安寧療護:不是安樂死,卻能讓臨終病人帶著尊嚴,安詳離開

故事開頭,小九想先問你2個問題:

① 家人患癌了,你會怎麼辦?

② 自己患癌了,你會怎麼辦?

看到第一個問題,許多人的回答是:我要全力搶救,哪怕是為了孝順。

但看到下一個問題,他們的立場轉換,回答變成:我不想拖累家人,會放棄治療。

老杜一家也糾結過這個問題,但最終,他們選擇尊重老人的意願,揮揮手向世界告別……

安寧療護:不是安樂死,卻能讓臨終病人帶著尊嚴,安詳離開

一、確診肝癌晚期,堅持回家

不知道為什麼,老杜很討厭醫院這個地方。雖然女兒一直催著他去做體檢,但他每次都用各種理由搪塞過去,說自己的身體自己清除。

然而,不幸還是降臨到老杜身上。兩年前,86歲的老杜突發高燒,意識不清,送去醫院後被確診為

肝癌晚期

為了讓父親安心治病,女兒請醫生編造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騙”老杜說他只是得了普通肝病。

安寧療護:不是安樂死,卻能讓臨終病人帶著尊嚴,安詳離開

住院一段時間後,老杜看著同病房的病友來了又走,走了又來,一撥換一撥,最後終於坐不住了,強烈要求出院。此時所有檢查已做完,只要他願意,可以馬上進行手術或化療。但老杜不顧家人和醫生的苦苦相勸,如願以償出院了。

醫生無奈,但也只能尊重病人的選擇,他叮囑老杜:無論如何要按時吃藥!

二、每天做想做的事,覺得很幸福

回家後,老杜每天去公園鍛鍊身體,閒暇時找老朋友聊聊天、下下棋,嘴饞了就去老字號吃小吃,好不快活。

有一次,老杜出門一整天都沒有回家,女兒聯絡不上他,心急如焚。找到老杜後,女兒快急哭了,老杜卻說:

慌什麼,我又不是老年痴呆!其實我早就知道你們瞞著我,早就知道自己的病情了!

後來,由於病情發作,老杜不得已又進了幾次醫院,只是每次醫生問他哪裡不舒服時,他的回答都是“沒有,好得很!”。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老杜住進安寧療護醫院後,沒多久便去世了。

安寧療護:不是安樂死,卻能讓臨終病人帶著尊嚴,安詳離開

後來女兒表示,確診肝癌後,父親堅持不手術不化療,只做藥物治療,自己和家人都尊重父親的選擇。

只要他想治,傾家蕩產我都願意

。可是我很瞭解父親的性格,他不想徒增痛苦,也擔心進了醫院不能自己做主。在安寧療護醫院裡,我第一次見父親哭,他說感謝我們理解他。”

在人生最後的時光,老杜盡情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想必,也不留遺憾了吧。

三、安樂死真的好嗎?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死”是特別忌諱的詞。但對於身患絕症的人來說,死也許是一種解脫。因此近年來,安樂死的討論越來越多,在我國都存在很大的爭議。

1.救死扶傷原則與減輕痛苦原則之爭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責任和義務,但在治病的同時,醫生也應考慮如何減輕病人的痛苦。當病人已經沒有生存希望,還要遭受巨大痛苦時,醫生是否要拋棄“救死扶傷”的原則,幫助病人結束痛苦?

安寧療護:不是安樂死,卻能讓臨終病人帶著尊嚴,安詳離開

2.尊重人權與情境選擇之爭

很多人說,每個人都有選擇死的權利,尤其是絕症病人。但也有人反駁,當一個人處於極度痛苦時,做出的選擇可能是不理智或不明智的,不是本人真實的想法,這種情況下進行安樂死,是否真的是一件好事?

3.中國傳統“孝道”與現代親情理念之爭

反對者認為,中國人“百善孝為先”,同意親人安樂死,是不孝的一種表現,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要拼盡全力。支持者認為,尊重親人的意願也是孝道的表現,不必為了自己的名聲,讓親人遭受痛苦。

目前,安樂死在荷蘭、比利時等國家是合法的,但有嚴格的限制,我國不認可安樂死,如果實施會構成故意殺人罪。

安寧療護:不是安樂死,卻能讓臨終病人帶著尊嚴,安詳離開

關於安樂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阮齊林

認為,在醫療、養老都是個人負擔的情況下,我國還無法實現安樂死合法化。如果安樂死合法化,

將會出現病人無人照顧,即使不想死,也容易產生輕生的念頭

。最終會使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和突出。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王磊

則認為,無論是從法律上還是從醫學上,

都很難定義“不治之症”

。更何況醫學技術日新月異,昨天的不治之症,可能明天就新藥了。怎麼衡量安樂死條件,依然是一個難題。

其實,在我國現今的環境下,與其討論安樂死,不如重點關注

安寧療護

四、安寧療護,解除患者的痛苦

醫院裡,每天都有即將去世的病人,他們身上插滿管子,躺在病床上動彈不得,沒人知道那是怎樣的痛苦。這些病人,何嘗不希望安寧、平靜、有尊嚴地走完這一生?

而安寧療護的出現,在減輕臨終病人痛苦的同時,還能讓家屬的心裡好受一點。

安寧療護:不是安樂死,卻能讓臨終病人帶著尊嚴,安詳離開

安寧療護,也稱緩和醫療,是為臨終期病人提供生理和心理上的照護,

讓病人活得有質量、活得有尊嚴,獲得安詳與寧靜的一種醫療方式

安寧療護並不等於放棄治療

,一方面,它可以控制病人的不適症狀,給予心理上的撫慰。另一方面,它可以指導家屬如何科學照護病人,同時減輕愧疚感和負罪感,

不必揹負“不孝”的心理壓力。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生還是死,是一個嚴肅又矛盾的選擇。當身患絕症,生命即將走向終點時,你會如何選擇呢?

參考資料:

[1]邸淑珍, 張學茹, 司秋菊,等。 安寧療護視角下護理人文關懷的探索[J]。 中國護理管理, 2018, 018(003):302-305。

[2]安樂死在中國能合法化嗎?。醫師線上。 2015-01-23

[3]安寧療護 生命最後的尊嚴。生活與健康報。 2020-10-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