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筷子為何被賦予了多子多孫的含義

筷子是中國傳統餐具。流行於中國及東亞、東南亞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又稱挾、梜、箸。筷子使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紂之前。《韓非子·喻老》說:“昔者紂為象箸。”箸,即是筷子。以象牙為筷,可見紂王生活的奢侈。

餐具筷子為何被賦予了多子多孫的含義

一些古籍中,在“箸”字的左邊加上了一個偏旁“木”,說明最早的筷子,主要以竹、木為材質製成。遠古人類的筷子多是天然的樹枝、動物骨角,原始社會末期出現經砍削的木或竹筷。夏商時出現象牙筷、玉筷,春秋戰國有銅筷、鐵筷,漢魏六朝出現漆、銀、金筷。後來又有犀角、烏木鑲金等質料的筷子。

筷子在先秦稱為“梜”,秦漢時稱為“箸”,隋唐時為“筯”。《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的“紂為象箸”,是最早關於筷子的記載。 製作講究的筷子要精心取材,前後經過十幾道工序,如鋸料、脫水、雕刻、上漆、磨光、繪彩、銼頭、燙火、鑲頭、烤蠟等。中國四川宜賓的楠竹筷、杭州的天竺筷、福州的漆筷,都是著名的品種。到了現代,因工業的發展,又有了塑膠筷子、鋁合金筷子、人造水晶石筷子等等。

究竟哪種筷子最健康,最有資格陪伴一日三餐呢?專家、醫生們認為,綜合考量,金屬筷清洗方便,不留殘渣,不會發黴,使用壽命長,是較健康的選擇。

外出就餐時也有人會選用一次性筷子,認為其更衛生,殊不知一次性筷子隱患多多。隱患之一就是保質期,外出就餐時一次性筷子的生產日期、廠家資訊我們往往是看不到的,也是最容易忽略的。第二個隱患就是一次性筷子太白,可能經過二氧化硫燻蒸等化學處理,如果一次性筷子有刺鼻的氣味一定不要使用。

在使用筷子後,一定要對筷子進行消毒。其中,最好的消毒方式是高溫消毒,利用紅外線和臭氧雙重消毒。在對筷子進行清洗時,一定要將筷子瀝乾,潮溼的環境會幫助細菌微生物滋生。同時,要定期更換筷子,最好半年更換一次,避免筷子長期使用出現安全隱患。

筷子不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工具,更承載著我們的文化傳承。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握起筷子,這似乎成了中國人從認知到成長必須的經歷。筷子還和許多民間習俗、禁忌、象徵緊密相關。吃飯時不能將筷子直插於飯碗中,因為只有在供奉祖先、祭祀時才在供品上直插筷子。筷子在古代一直被賦予子孫的含義,家裡的筷子多,說明人丁興旺;女兒出嫁,嫁妝中必有筷子,取“早(快)生貴子”之意。在你家鄉使用筷子有什麼禁忌或者寓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