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的忠心成就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日本長慶三年,公元1598年8月18日,桃山時代“天下人”豐臣秀吉因病逝世,幼子豐臣秀賴繼任。領“五大老”輔佐5歲的豐臣秀賴,並授“五奉行”運作政權。

“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上杉景勝(小早川隆景於豐臣秀吉前去世,上杉景勝補位大老)。”

“五奉行”:石田三成、淺野長政、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和增田長盛。

“大名,比較大的名主的簡稱,就是擁有土地比較多,佔領土地較大的領主,這些領主都有其武裝力量(武士)以保護領地”。類似於古代時期的諸侯。

戰爭起因

“五大老”中德川家康最具實力也最有野心。德川家康曾在豐臣秀吉奪取政權時期與之對抗,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大敗豐臣秀吉,導致池田恆興與“鬼武藏”森長可戰死,后豐臣秀吉憑藉政治手段與德川家康達成不戰合議。德川家康臣入豐臣秀吉桃山城,並被豐臣秀吉封至關東,以鎮關東諸侯。雖然德川家康失去了多年經營的根據地,但卻得到了豐臣秀吉政權下最大的領地,並且改建江戶城(東京)為居城。

豐臣秀吉設立的"五大老",其實根本上是想透過五人合議制度來牽制德川家康的勢力抬頭。

德川家康也在表面上也對豐臣秀吉效忠。

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的忠心成就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死後,一切也都按照他的安排進行著,而且在他死後一年內日本國內還是比較穩定的。但實際上當時“五大老”中上只有前田利家有資歷、有能力、有實力與德川家康相抗衡。其他三位之中,宇喜多秀家太年輕,才25歲;毛利輝元才能平庸,上杉景勝的封地又太偏遠,所以這樣的穩定很脆弱,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豐臣秀吉怎麼也想不到“五老”中的二號人物——前田利家在他死後第二年便由於積勞成疾隨他而去。這下,這種穩定隨著前田利家的去世而迅速被打破。

德川家康的諸多僭越行為,引得豐臣家最忠心的大名,“五奉行”之首——石田三成的不滿。在主君的權勢受到脅迫,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果斷第一個了跳出來。先是策動上杉景勝囤積糧草、整頓軍備。德川家康則在大阪城“挾天子令諸侯”,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為豐臣家不忠之臣,於是德川家康以“上杉傲慢無禮,不願奉詔上洛,有謀反之心”為由,起兵討伐上杉景勝。趁著家康出兵的時機,三成又說服毛利輝元,加入討伐德川家康的隊伍。

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的忠心成就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公元1600年(長慶五年),德川家康號令天下大名出征上杉景勝。石田三成得知訊息後,遂聯合“大老”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大谷吉繼、增田長盛、安國寺惠瓊等大名密謀討伐德川家康。趁京畿空虛之機,首先集結進攻伏見城,攻打數天後在叛變的“奉行”長束正家部的帶領下,攻破城門,殺死了跟隨家康多年的老臣鳥居元忠。並派兄長石田正澄截留了趕往東國的西國大名。就這樣,以毛利輝元為總大將,以石田三成為實際核心的兵力達10萬之眾的軍事力量,組成“西軍”。

德川家康在得知鳥居元忠的急報後,立即率主力南歸江戶。派二男結城秀康,領小笠原秀政、鳥居忠政、蒲生秀行等軍,約有一萬八千人牽制上杉景勝。隨之因“策謀事件”與石田三成不和的“奉行”淺野長政加入。而後,秀臣時期多數武斷派大名福島正則、細川忠興、黑田長政也因痛恨石田三成而紛紛加入,於是以德川家康為領袖,以武斷派大名為主力的“東軍”組成,大軍總兵力亦達10萬,向西揮師。

戰爭經過

戰爭伊始,石田三成說服美濃岐阜城主織田秀信加入西軍,分兵鎮壓畿內和近畿各城,打算在廣闊的濃尾平原上和東軍展開決戰。而東軍方面則兵分兩路,南線走東海道,以福島正則為先鋒,家康居後策應,中線走東山道,由家康的繼承人德川秀忠率領德川軍主力兩萬七千人向西挺進,打算合攻美濃。

來看西軍部署:以中山道為中心,以笹尾山和松尾山為兩翼,中間略往後收縮,左右毫無顧忌地展開,以鶴翼之陣佈陣。兵力大多駐紮在山上,在其陣前,也就是正東方,有一片相對平緩的開闊地,中山道在此連線北國街道和伊勢街道,好像一個巨大的十字路口。按照石田三成的規劃,這個十字路口就是東軍葬身之處。

其實在西軍部署到位之前,東軍先鋒已經陸續邁入戰場了。首先是猛將福島正則,正對宇喜多秀家統率的西軍中央本隊。隨後跟進的是田中吉政、黑田長政、細川忠興等部,排列在福島軍的北面,朝向石田三成所部;京極高知、寺澤廣高、藤堂高虎,排在福島軍南面於藤川高地,以保障側翼安全。 此為東軍第一梯隊。

第二隊包括古田重勝、織田有樂齋、生駒一正等部,排在北側陣隊之後;還有本多忠勝、井伊直政和松平忠吉,分別安插在南北陣列中,都是德川家康的直屬部下。主將德川家康緊隨其後,率3萬主力駐軍桃配山。

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的忠心成就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藍色紫色為西軍,紅色為東軍

9月14日,上午井伊直政軍與宇喜多秀家軍開始步槍對射。稍後,在彈雨之中,東軍先鋒福島正則軍對宇喜多秀家軍展開正面突擊。石田三成、島勝猛軍與黑田長政、細川忠興軍開始交戰。不久,松平忠吉軍為抵擋島津義弘軍而向北轉移。古田重勝、織田有樂軍對小西行長軍展開攻擊。同時,藤堂高虎、京極高知與大谷吉繼軍開始交戰。為防備小早川秀秋變節,大谷吉繼分出一部分兵力,對松尾山進行防備。在福島正則軍加入寺澤廣高軍,對宇喜多秀家軍繼續激戰之時,家康本隊與本多忠勝軍開始向戰場移動。

石田三成眼見兵力懸殊,遂向島津義弘請求援軍,但遭拒絕。西軍方面燃起狼煙,催促松尾山上的小早川秀秋軍與南宮山東的毛利秀元軍參戰,也均未得到迴應。在西軍大谷吉繼、島勝猛、宇喜多秀家軍的力戰下,東軍雖然兵力戰優,卻也沒討到好。島津義弘軍對松平忠吉、井伊直政軍展開反擊。同時,藤堂高虎、京極高知軍被大谷吉繼軍擊退。

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的忠心成就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石田三成

雙方你來我往,誰也沒有取得明顯的優勢,於是坐擁1萬5千兵力的小早川秀秋成為關鍵。對早已有內應之約的小早川秀秋軍遲遲未行動,家康感到焦急,隨即命一支步槍隊繞道去松尾山,沿黑血川一帶向小早川秀秋本陣一陣齊射。這一招果然奏效,牆頭草小早川秀秋因此判定,東軍此時佔有一定優勢,才會攻打松尾山,於是下定了決心加入東軍。但是還沒完,因大谷吉繼預先對小早川秀秋軍有所防備,激戰之下,小早川秀秋軍的攻擊還被擋了回去。但誰都沒想到的是,一見小早川秀秋投敵,早已被家康寢返(說服背叛)的赤座直保、小川佑忠、朽木元綱軍紛紛倒戈,劍指西軍。大谷吉繼軍抵擋不住,節節敗退。最終大谷吉繼軍崩潰,家臣戰死,大谷吉繼自刃。

戰爭結果

大谷吉繼軍全滅的訊息傳開後,西軍兵敗如山倒,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長軍如山體洩洪般紛紛潰敗。同時,本多忠勝軍對早已堅持不住的石田三成軍發動大舉攻擊,石田三成軍崩潰,往北國街道方面敗走。島津義弘軍往伊勢街道方向敗走。南宮山東麓的安國寺惠瓊、長束正家、毛利秀元、吉川廣家敗逃四方。至此關原之戰結束,

東軍大獲全勝

此戰之後,德川家康確立了霸權,後受封

“徵夷大將軍”,

並在之後徹底覆滅了豐臣氏,日本戰國時代從此結束,進入江戶幕府和平時代。

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的忠心成就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西軍敗因分析

豐臣秀吉時代,由於秀吉自身原因,已經出現派系之爭:文吏派(文臣)與武斷派(武將)。武斷派認為文吏派沒什麼本事,天下都是自己流血犧牲打下來的,加之秀吉出於制衡考慮對兩派賞罰不均,逐漸兩派開始對立。豐臣秀次的死,更是在兩派之間添了一副助燃劑。在秀吉生前兩派還能相互配合,共謀國事,畢竟都是秀吉親手提拔起來的。但在秀吉死後,兩派矛盾逐漸激化,武斷派福島正則、黑田長政、淺野幸長等七將謀劃襲殺石田三成,後經德川家康調解,三成躲過一劫,但卻遠離政治中心。

以石田三成為代表的文臣派,可以說對秀吉家是絕對忠誠,曾在秀吉生前宣佈誓死輔佐豐臣秀賴。所以在德川家康野心慢慢暴露出來的時候,三成急忙奔走在諸大名之間,密謀討伐家康,以保豐臣家政權的長久。文臣的忠君氣節在三成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但是三成所集結的勢力中,除了文吏派之外的大名,要麼是被半道攔截的,要麼是無奈臨時加入的,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上杉景勝也由於家康方面的牽制未能參戰。

總體來說,石田三成討伐德川家康的時機還不成熟。其一,主君秀賴年紀太小,不足以提供援助,事實上秀賴在此戰中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其二,三成自身實力較小,雖然擁有大片領地,也有幾位悍將相助,但相比家康還是弱小許多;三,也是三成發起討伐的直接原因:擁有"大老"毛利輝元和宇喜多秀家相助,雖然戰前兵士數量上足以抗衡家康,但人心不齊,難以對抗家康。

反觀德川家康,自身擁有強大的實力不說,而且“老謀深算”:極力拉攏與三成不合的武斷派大名,這些大名都是跟秀吉南征北戰出身,自然不是有勇無謀之輩;能夠意識到西軍的不齊心,並加以利用。家康能夠在西軍組成後與小早川秀秋這樣的關鍵人物達成共識,以作內應。豈有不勝之理?

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的忠心成就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尼約城堡—德川家康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