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黃信:加強打造南京文化符號,推動雨花石的挖掘與保護

省政協委員黃信:加強打造南京文化符號,推動雨花石的挖掘與保護

我蘇網訊 記者/奚欣晨

去年底,江蘇省委在“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要“擴大江蘇文化影響力”、形成“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江蘇文化符號”,南京市也相應提出放大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品牌效應。

在城市文化品牌性符號方面,南京雨花石具備獨特、豐富的科學、歷史、文化以及欣賞、傳播價值。因此,今年上會由省政協委員黃信牽頭,部分文化藝術界省政協委員一同參與,帶來了一個集體提案:

“關於傳承發展南京雨花石文化、培育南京文化符號的建議”。

省政協委員黃信:加強打造南京文化符號,推動雨花石的挖掘與保護

“天賜國寶、中華一絕”,雨花石是南京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雨花石文化是南京城市史的重要特色。但是在傳承發展方面還存在一些應當引起重視、切實加以解決的問題。黃信認為,

“南京雨花石有歷史、有文化,更重要的是它還具有紅色文化。一塊小小的雨花石,如何放大它可感知的文化效應,甚至與文旅相結合,打造成既有社會效應,還有經濟效應的文旅結合的專案,這方面還做得不夠。”

省政協委員黃信:加強打造南京文化符號,推動雨花石的挖掘與保護

早在上世紀20年代,國際地質學界就將新近紀南京雨花石的地層(形成於距今2300萬年至258萬年)命名為“雨花臺組礫石層”。 勘查表明,此類可供觀賞的礫石自長江四川段起就有發現,但精華匯聚南京,獨佔美名。

雨花石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自然觀賞石,上世紀50年代,南京北陰陽營原始文化遺址有重大考古發現,出土的76枚雨花石表明,至少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南京的先民們已經賦予雨花石文化含義。

省政協委員黃信:加強打造南京文化符號,推動雨花石的挖掘與保護

去年9月,江蘇省政協文藝界開展界別活動,黃信與其他委員們一起先後參觀了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徵爭雨花石展和江蘇石油大廈徵爭藏石藝術館,並與南京地域文化方面的專家進行座談交流。

在考察中委員們表示,雨花石是中華傳統文化和南京故事的活載體,保護傳承雨花石文化,有助於挖掘南京特色文化精髓,推動南京地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在這次考察之後,黃信認為更要把雨花石文化重視起來,“雨花石曾經被許多人所熟知並喜愛,後來有一段時間人們對它的熱情漸漸淡了下來,我們應該重新加強打造南京地域性文化符號,在南京的文化建設中,給予雨花石文化重要地位,推動雨花石的挖掘與保護。開發一個更具形象、更有視覺衝擊力的符號體系,緊扣紅色文化,著力挖掘雨花石文化的精神價值。在這基礎上發揚雨花石傳統文化,引起社會關注。”

省政協委員黃信:加強打造南京文化符號,推動雨花石的挖掘與保護

省政協委員蔡偉也在採訪中感嘆道:

“雨花石的文化符號太強了,比如中秋、大海、霧凇等,一系列繪聲繪色的符號會讓你產生很多聯想,它比人工做出來的圖案更具有感染力。只要你走近雨花石,你就真的會深深地被這些小石頭所吸引,你能感受到這些石頭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被更多的人知道、瞭解,並被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