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本文來源:木心《文學回憶錄——木心講述》,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者:木心,浙江烏鎮人,中國著名畫家、作家、詩人。曾旅居美國多年,晚年回到故鄉烏鎮,著有《雲雀叫了一整天》、《魚麗之宴》、《文學回憶錄——木心講述》等。

導讀

我們常常說我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什麼,也常常聽到分手的人們說三觀不和。那你三觀是從何而來的呢?

木心對待三觀的順序是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那你周圍的朋友,幾個人具備人生觀呢?他們的人生觀從哪裡來呢?不從宇宙觀而來的世界觀,你的世界在哪裡呢?

你認為你有人生觀,也不需要世界觀,也更不需要宇宙觀——那你就什麼也沒有。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01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這五百多年,即所謂春秋戰國,區域性戰爭此起彼落,政治和社會的紛亂,使人的思想異常活躍,用現在的話說,都想求真理,找到價值判斷。

春秋戰國的哲學黃金時代,奇就奇在出了一批天才——三百年出十個哲學家,以西方機率論,不算太多——不幸,中國從那時以後不再出哲學家了,吃老本吃了兩千多年,坐吃山空。

一窮,窮在經濟上;二白,白在文化上;三空,空在思想上。

所以,唯物論之類進來,沒有抵擋。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02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老子,姓李,名耳,又稱聃,楚國人。傳說很多,反而真相不明,壽年大概很高,總是百歲以上,有說是超過兩百歲的。

為何我相信他特別高齡呢?是從他的哲理判斷的。中國哲學,我定名為“老年哲學”(西方哲學可以定名為“壯年哲學”)。其中,李耳的思想最透徹、孤寂、淒涼,完全絕望。

他看破兩大神秘:一是天,就是宇宙;二是人,就是生命。

天,宇宙,是不仁,是芻狗。這是李耳觀察到最後,咬咬牙做出的判斷。

老子的哲學著作只有一本:《道德經》,分上下篇,共八十一章(九九八十一)。傳說他要出關,官吏勸他留下一些言論,他才口授,別人記錄。我猜想,並非如此平平靜靜,魯迅寫出《出關》也是依照通常的傳說,加上摩登的挖苦,旨在諷刺世道。

我來寫,就寫老子出關,一不是遁隱,二不是仙去,三不是旅遊:他老人家是去自殺的。他在出關之際,內心的矛盾痛苦達於極點。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 範曾《老子出關圖》

老子恨這個世界,覺得犯不著留什麼東西給後世,他又愛這個世界,要把自己的思想落成文字,給後來的智者。

他的精神血統的苗裔明瞭他的痛苦,他的同代人沒有一個配得上與他談談,他徹底孤獨了二百多年。

但他要在未來中找朋友,找知音,於是有《道德經》。從文體看,他不是寫給“芻狗”們看的,而是寫給與他同等級的人。

所以,

老子的文體與其他的諸子百家截然不同,就是不肯通俗,一味深奧玄妙,也許一邊寫,一邊笑:你讀不懂,我也不要你讀,我寫給懂的人看。

後世奉《道德經》為道家的聖典、兵家的韜略、法家的理論。

我把《道德經》看作什麼呢?是老子的絕命書,也是老子的情書。

八十一章的第二十章,他破例哭出聲來:“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只我一個傍徨無著落,去哪裡呢?

這一章,與貝多芬晚年四重奏慢板所吐露的感慨、情操,是相通的。而且剋制了紊亂的傷痛,端端正正,繼續寫他的情書和絕命書。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03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李耳是個叛逆者。常言道,尼采哲學存在於尼采之前,老子莊子,便是尼采之前的尼采。

在這個世界上,這個宇宙中,渺小的人都是奴隸,即使當了皇帝(包括教皇),如果人格渺小,一樣是奴隸——

偉大的人,必是叛逆者。

中國,上、中、下三等人,都尊“天”為無上的主宰,尤其是儒家,以及後來的理學家,說到“天”,就跪下來了:“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天人合一”,“天命不可違也”。

獨有老子,一上來就拆穿把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叛逆的氣勢好大!

當然,奴隸們不服,反問道:“那麼聖人呢,聖人是最仁的呀。”老子立即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我常要講我的認識論,次序是這樣的: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

在座有人說,這個次序誰不知道呀。那我改動兩個符號的方向:

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

看來也不能驚世駭俗。但我問,你周圍,你過去的朋友,幾個人具備人生觀呢?再推論,那些人的人生觀哪裡來?不過人云亦云而已,極少是由世界觀引申而來。

不從宇宙觀而來的世界觀,你的世界在哪裡?不從世界觀而來的人生觀,你不活在世界上嗎?

所以,你認為你有人生觀,沒有、也不需要世界觀,更沒有、也更不需要宇宙觀——你就什麼也沒有。

飛禽走獸不需要“禽生觀、獸生觀”,一樣地飛,一樣地走,這是運氣、福氣。做人而不幸成了知識分子、藝術家,不免就要有一個人生觀:它是從世界觀生出來的。那世界觀呢,當然溯源於宇宙觀。

爽爽快快地說一遍:宇宙觀決定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人生觀。老子、莊子、尼采、釋迦牟尼,都從這樣順序而思考的。

唯物辯證法號稱無所畏懼、積極樂觀。如果全世界科學家一致預測有一顆星球,半年內將與地球相撞,兩球同歸於盡,請問唯物主義者們,站得住腳嗎?

只有從宇宙觀來的世界觀、人生觀,這才真實懇切,不至於自欺欺人——老子的哲學,特別清醒地把宇宙觀放進世界觀、人生觀。

老子看君、看民、看聖人、看大盜、看雞、看犬,從宇宙的角度、宇宙的眼光。

一般書生之見、市儈之見,乃至學者、專家、大儒,都說老子消極、悲觀、厭世。我說,正是這一代代的愚昧無知、剛愎自用,才使老子悲觀、厭世、消極。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04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上次講中國古代歷史學家,我處處要講他們的文學造詣、文學成就。今天談哲學家,開門見山,這座山,是中國最大的山。

具有永恆性、世界性的中國哲學家,恐怕不多,大概一個半到兩個。諸子百家,是倫理學家,研究社會結構、人際關係;是政論家,討論治國之策。

只有老子思考宇宙、生命。莊子,是老子的繼續,是老子哲理的藝術化。

中國哲學家只有老子一個,莊子半個。

如果認為莊子文章如此好,算一個吧。那麼中國總共兩個哲學家,但性質不同,後人說起來總是“老莊哲學”、“老莊思想”。魏晉那麼多絕頂聰明人,沒有人給老子、莊子做“本質定位”,我是說,老子、莊子的氣質,有所不同。

老子是阿波羅式的,冷靜觀照,光明澄澈。莊子是狄俄倪索斯式的,放浪形骸,鬱勃汪洋。老子是古典的,莊子是浪漫的。老子是苦行的,莊子是享受的。老子內斂剋制,以少勝多,以柔克剛;莊子外溢放射,意多繁華,傲慢逍遙。

奇妙就奇妙在,兩者其實一體。希臘人崇拜日神和酒神。日神主音樂,酒神主舞蹈。音樂、舞蹈,不是總在一起嗎?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05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老子生活的時代,是很壞的時代。

政治卑鄙齷齪,各種治國理論紛紛出籠,而天下愈弄愈亂,原因:一,理論有謬誤。二,實踐歪曲理論。所以,老子才提出“無為”、“無治”。

可是我總是覺得老子這般說法,是生氣,是絕望,是唱反調,是現狀逼得他往極端走。所以,老子哲學是傷心人語,看透人性的不可救,索性讓大家回到原始狀態。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非常極端,非常不現實。

世界上所有“烏托邦”構想,以老子最徹底,最有詩意,最脫離現實,絕對不可能。他的理想和當時的現實,他對他之後的一切歷史現實,都是宿命地叛逆。明知做不到,不可能,他偏要這樣說。

這種近乎橫蠻的心理,一定來自極大的痛苦。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也是發脾氣的話,一是等於說,你做皇帝、做官僚、做軍閥,都用不著;二,這麼著,大家不必鉤心鬥角、不必投機販賣,不必爾虞我詐。

老子最早知道中國的兩種特產:一是暴君,一是暴民。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一語雙關,既對暴君說,又對暴民說。他反對法治,也反對人治。無為而治,等於架空皇帝,使其不成為暴君,只有商標,沒有貨。

對於“人”(民和君),老子為什麼如此暴烈而偏激呢?

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幾乎是粉碎性的決絕。原因,就是他的人生觀、世界觀,都從宇宙觀來。

天地不仁。

這個觀念,真是偉大卓絕,當時極摩登,現在更摩登。

這一點,老子超越了多少思想家、宗教家。

有沒有更摩登的觀念呢?

有:

天地無仁無不仁。

所以老子悲傷、絕望、反激、咒詛,出壞主意,制定了很多對付自然、對付人的策略,歷代軍事家都藉此取了巧、學了乖。老子,也免不了被異化的命運。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06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有毒,你是否能抗毒?

老子的文學性呢?語言直白,可是含蓄,這是很難的。幾乎看不到還有別人能用這種文體。

直白,容易粗淺,含蓄,晦澀了,而老子直截了當說出來,再想想,無限深意,我喜愛這種文體!

文學、藝術、哲學、思想,像人的肉體一樣,貴在骨骼的比例關係,肌肉的停勻得當。形體美好,穿什麼衣服都好看——最最好看,是裸體。

思想、情操越是高超、深刻、偉大,越是自然地湧現。

可是怎麼會含蓄無窮呢?因為思想情操本身細緻豐富。請看希臘:希臘的雕像,裸體的;希臘的神廟,那柱子,那浮雕,都可說是裸體的。圓就是圓,三角就是三角。到巴洛克(Baroque),就穿衣服了,到洛可可(Rococo),全是裝飾,內在的真實被掩蓋了。

我們來看看老子的文筆和文體。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他的意思是說:原理呢,可以講的,但不能用一般的方法講:要給萬物定位稱呼呢,也可以的,但不能用通俗的既成可解來分類。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直通現代藝術,直通現代物理學。

人的精神世界,宇宙的物質世界,都是恍恍惚惚。從“人”的角度去觀照、去思索,更是恍恍惚惚。先要承認“恍惚”,才能有所領會。

上面幾句,簡,直白,含蓄。

老子奇特,他主張退、守、弱、柔,這在全世界的思想領域中,獨一無二。

一是他的氣質,二是他吃夠了苦,對付宇宙自然,對付人事生活,退、守、弱、柔,才能保全自己,立於不敗。東方文化、東方精神,無疑老子是最高象徵,《周易》也和老子哲學通,都是吃足苦頭的經驗。

老子的理想世界,全然夢境,是他個人的詩的烏托邦。

老子之後,世界背向老子而發展,無論大綱細節,處處與老子的理想相違背。

老子沒有歷史眼光?沒有群眾觀點?老子一個人空思妄想?我不這樣看。老子的想法、原則,是對的,問題在於,人類是壞種、壞坯,做不到,也不肯做老子所希望的,不能怪老子。

這是老子純藝術的一面。

另一面,是老子哲學的實用性,一步一個腳印哩——你要“揚”,先“抑”之;你要得到它,先放棄它;你要推翻它,先擁護它。最簡單比喻:你要收穫,先埋種子。對待天命,老子的話最樸素,最有實效。

話說回來,哲學、文學,不可以拿實用主義去看。

哲學、文學屬於極少數智慧而多情的人,是幸福,是享受。和大多數人沒關係。

全世界讀《道德經》的人,還真不少。二次大戰前,德國大學生讀尼采。大戰後,必讀李耳。

《道德經》的英譯、法譯、德譯,版本不斷更新。最近美國的什麼書店又請人重譯老子,李老先生就有這點魅力,世界忘不了他。

偉大的思想都有毒的,你能抗毒,你得到益處。

老子的觀點和方法,可供與老子同品格的人借鑑應用。但不幸,老子的方法論,常被壞人拿去為非作歹了,還反咬一口,歸罪於他。大陸有青年犯法,交代時說,讀了尼采著作的緣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