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長弓箭支和明清弓箭有何不同?因地制宜

英格蘭長弓箭支和明清弓箭有何不同?因地制宜

英格蘭長弓和中國明清弓箭分別是單體弓和複合弓的典型代表,它們都集中了兩國弓箭的技術傳承,僅僅從箭支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兩國弓箭技術的不同。

英格蘭長弓箭支和明清弓箭有何不同?因地制宜

英格蘭箭支一般長一碼(90釐米),箭只頭部是鐵製箭鏃,箭桿相對於中國弓箭來說粗而直。在1484年制弓業者行會的製造標準時,箭桿應當“以最高的標準打磨光潔,剝掉樹皮並塗以清漆。”長弓箭桿使用輕材質製作的箭叫飛箭,射程長,用來射擊遠處目標,長弓手用拋射的方式射出這種箭支;如果敵人逼近,長弓手們就會使用的是白蠟木、樺木等重材製作箭桿的重箭,這種箭桿直徑大約約1。3釐米,可以直射騎士。

英格蘭長弓箭支和明清弓箭有何不同?因地制宜

長弓箭支的箭羽由三片羽毛(通常是鵝毛)組成,羽毛呈120度夾角用膠水固定在箭尾17到22釐米的地方,為了防止它們在飛行中脫落,英國工匠還用皮繩特意固定住。在百年戰爭時期,100支上好的長弓箭造價是16便士,一鎊就可以買下1500支長弓箭支。而一個騎士的日薪就達到了2先令,摺合24便士,所以儲存大量的弓箭非常划算,倫敦塔內就常年儲存有數十萬弓箭。

英格蘭長弓箭支和明清弓箭有何不同?因地制宜

中國箭支一開始就是通體筆直的箭桿,歷代的工匠發現無論自己製作的多麼標準,箭桿的配重始終不能達到理想狀態。這是因為即使是同一棵樹的木材,就算是材質一樣,它們的密度也不一樣,這就造成了箭桿配重不一樣,影響了弓箭的射擊效果。

英格蘭長弓箭支和明清弓箭有何不同?因地制宜

中國工匠發現向陽一面的木材密度比向陰一面的木材密度大,於是製造箭桿的弓箭就有了陰陽之分。春秋戰國時代成書的《考工記》就記載了當時的工匠利用水來測量木材密度的方法,製作弓箭時工匠們讓密度大陽面木材充當箭桿的下半部分,這樣射出的弓箭彈道會更加穩定。

英格蘭長弓箭支和明清弓箭有何不同?因地制宜

由於發現了溫度可以影響木材的密度,匠人們又發明了用火烤的方法來改變木材的密度。這麼做固然改變了木材的密度,但也讓箭桿的形狀變得不那麼筆直,因此他們又發明了一種叫“箭端”的工具矯正箭桿。和古代很多實用技術一樣,這種方法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沒有明確的數字依據,整個過程對工匠經驗要求很高,很難保證整體質量。中國工匠們透過不斷地改變箭桿的形狀來取得更好的效果,明代的《射經》中就提出箭桿要在三分之一處逐漸變細,把箭桿的形狀變得粗細不一來增加威力,清朝弓箭的箭支普遍是流線型箭桿。

英格蘭長弓箭支和明清弓箭有何不同?因地制宜

在箭羽材料的選擇上,中國人一向認為鵰翎最好,其次是鷹等猛禽,鵝等家禽的羽毛最次。這是因為先擇的箭羽都是飛禽的飛行羽毛,家禽的飛羽由於長期退化所以不是箭羽的最好選擇,明代的《天工開物》一書就指出,由於南方弓箭上都是鵝毛,所以質量上遠不如北方弓箭,所以在明朝人看來英格蘭長弓的箭羽就不是好貨色。

英格蘭長弓箭支和明清弓箭有何不同?因地制宜

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明清士兵的弓箭技能逐漸退化,英國也因為圈地運動失去了海量自耕農弓箭手,但兩國弓匠在武器探索上所做的努力卻始終值得我們欽佩。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繫頭條號簽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