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獄卒,違抗漢武帝聖旨,拼死保下襁褓中的漢宣帝

史上最牛獄卒,違抗漢武帝聖旨,拼死保下襁褓中的漢宣帝

文:沙塵暴(讀史專欄作者)

01

《漢書·宣帝紀》有這麼一句: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系郡邸獄。

意思是曾孫還在襁褓中的時候,就被關進了郡邸獄。

西漢時期的王侯、郡守以及各郡國,喜歡在京城的邸舍臨時設定羈獄,這就是所謂的“郡邸獄”。

這裡所謂的“曾孫”,指的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劉詢。

劉詢原名劉病已,提到這個名字,人們便會想起“史上唯一在監獄中長大的皇帝”這個標籤,這個皇帝,便是堪稱一代明君的漢宣帝。

公元前91年,“巫蠱之禍”發生,年老昏聵的漢武帝受酷吏江充矇蔽,逼反了太子劉據,結果劉據造反失敗,導致全家被殺,長子劉進和妻子王翁須也不例外。

劉進的兒子劉病已,也就是漢武帝劉徹的這個曾孫,當時才幾個月大,尚在襁褓中,僥倖“逃”過屠殺,但被關進了郡邸獄。

這麼小的孩子被關進監獄那種條件惡劣的地方,又沒父母照顧,連奶都沒得吃,能不能活下去,上帝也不敢保證。

但他遇到了一個好獄吏,不但活了下來,還活得好好的。

這個獄吏,名叫丙吉。

丙吉是今山東人,小時候就對法律很感興趣,刻苦鑽研律令,長大後憑這個特長,在魯國當了個獄吏。

被徵召到京城的時候,丙吉已經不是普通的獄吏了,已因功升為廷尉右監。

“巫蠱之禍”後,由於被株連的人太多,辦案需要大量人手,現有官員實在忙不過來,漢武帝便把丙吉抽調到京城,令他負責審理與“巫蠱之禍”案件有關的囚犯。

丙吉為人寬厚,對劉詢很是同情,何況才幾個月大的劉詢,本來就是無辜的,拋開其身份不說,即使是普通囚犯,這麼小的娃娃,也應該得到好的照顧。

據《漢書·卷七十四·魏相丙吉傳第四十四》,丙吉在監獄中挑選了兩名謹慎、厚道的女囚,一個叫胡組一個叫郭徵卿,命她們好好照顧劉詢,特別吩咐她們,要把娃娃放在寬敞、乾燥的地方。

02

四年後,因“巫蠱之禍”大病一場的漢武帝,病情更加嚴重。

有所謂的風水師對他說,經常看到長安的監獄中,像炊煙那樣冒出“天子氣”,漢武帝便下旨派人去監獄,將獄中關押的囚犯,無論罪行輕重,統統殺掉。

只有這樣,才能防止監獄中“誕生”一個皇帝。

奉旨到監獄殺人的是內侍郭穰,他是晚上來到關押劉詢的郡邸獄的。

作為漢武帝身邊的人,其他人見了郭穰,莫不恭敬有加,甚至像耗子見了貓,因為他們明白,得罪了皇帝身邊的人,絕對沒好果子吃。

丙吉卻緊閉監獄門,拒不開門,對郭穰說:“這地方你不能進!”

郭穰蒙了,請他給個理由,丙吉說,這裡住著皇上的曾孫,他是無辜的,其他無辜之人都不能隨便殺死,何況是皇上的親曾孫!

一個非要執行皇帝的命令,一個拒不開門,雙方就這樣僵持著,一直到天亮。

好話歹話說盡,口水說幹了幾次,郭穰也未能踏進監獄一步,氣急敗壞地回去了,回去後把情況報告給漢武帝,同時對丙吉進行彈劾:這傢伙抗旨不遵,應該殺頭!

這時候的漢武帝,才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對郭穰說:“殺你馬拉戈壁,這是上天讓他這麼做的啊!”

漢武帝的意思是,這是上天派丙吉去救我的曾孫啊!

醒悟過來後,漢武帝立即宣佈大赦天下,被關在郡邸獄中的囚犯,“獨賴丙吉而生”。

《漢書》在講完這個故事後,還發了一句感慨,說丙吉一個小小的關門動作,簡直恩及四海,功德無量。

冒著違抗皇帝命令被殺頭風險,救了那麼多無辜者的性命,他配得上這個評語。

史上最牛獄卒,違抗漢武帝聖旨,拼死保下襁褓中的漢宣帝

03

然而,由於生下來沒多久就沒了爹孃,又長期生活在監獄那種惡劣的地方,劉詢的身體很差,經常生病,幾次差點病死,這也是他為何之前被起名“劉病已”的原因。

無論名字是誰起的,起名字的人,都希望這個娃娃的病,一下子消失。

漢武帝大赦天下後,被關在郡邸獄的囚犯,都得以走出監獄,重獲自由。

那時的劉詢雖然才四歲多一點,但也不該再呆在監獄裡了,丙吉便給京兆尹發了一份公文,要他安置。

與公文一同送去的,既有劉詢,還有在監獄中照顧他的女囚胡組。

在京兆尹看來,漢武帝的曾孫“大駕光臨”,不但不是好事,反而是一個巨大的燙手山芋,他不敢接受,又把他送回,“物歸原主”。

那時候,丙吉給劉詢找的“保姆”胡組,也刑滿該回家了,劉詢對她已經有了感情,捨不得她離開,丙吉便與其商量,徵得對方同意後,便拿出自己的錢僱傭胡組,請她繼續照顧劉詢。

劉詢的身體很差,伙食需要開好一點,針對這個問題,丙吉專門找到掌管掖庭宮府藏的官吏,後者明白丙吉的意思,為難地說,想給劉詢吃上等伙食,要有皇上的詔令才行,沒有詔令,是沒法解決的。

所謂的上等伙食,也不過是要麼能吃到一點米和肉而已,丙吉也懶得向上面彙報了,更不等什麼詔令,每月將自己的薪水拿一部分出來,解決劉詢的衣食。

生活問題解決了,但老是在外“漂泊”,不是長久之計,丙吉便把劉詢送到其祖母史良娣家,交給史良娣的兄長史恭,囑咐他好好撫養。

04

後來,丙吉當上了車騎將軍市令,又升為大將軍長史,成為大將軍霍光(霍去病之弟,漢武帝託孤大臣)的部下,深受霍光信任和看重,連後來漢昭帝駕崩,迎接昌邑王劉賀繼位這麼重要的事情,霍光也是派丙吉去辦的。

漢昭帝是公元前74年駕崩的,那時候的丙吉,已經官至光祿大夫、給事中。

誰知劉賀很不爭氣,繼位後違法亂紀,霍光一氣之下把他廢了。

廢掉劉賀之後,讓誰來填補這個空出來的位子,霍光與車騎將軍張安世等大臣,商議了很久也定不下來。

那時候的老劉家,後代都是紈絝子弟,基本沒啥能爭氣的。

丙吉便給霍光彙報了劉詢的情況,說這個孩子現在十八九歲了,由他祖母的兄長親自撫養和教育,精通經術,既有文化又有才能,辦事也很穩重,為人也很有禮節。

總而言之,根據丙吉的描述,這個劉家後裔,具備當天子的資質。

當然了,丙吉並未斷言劉詢天生就是當天子的料,而是建議霍光先考察一下他的能力,如果覺得他還行,就先讓他入宮侍奉太后,讓天下人先知道有這麼個人,然後再決定是否讓他繼位。

對於丙吉,霍光那是相當地信任,既然他說那小子不錯,那就錯不了,霍光便派宗正(掌管皇帝親族或外戚勳貴等有關事務的官員)劉德和丙吉一起,去把劉詢接到宮裡來。

公元前74年七月,劉詢即位,是為漢宣帝,丙吉被賜爵關內侯。

把劉詢推上龍椅後,或許是為了避嫌,丙吉對之前對宣帝的救命之恩和關照絕口不提,所以朝廷上下,都不知道他的功勞。

當然了,丙吉之所以對此守口如瓶,也是他為人厚道的本性使然——“吉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孫遭遇,吉絕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而宣帝自己,丙吉所做的這一切,從未有人向他透露,他自然不知道。

05

直到公元前67年劉詢親政,掖庭宮一個名叫則的婢女,讓其丈夫上書說,她曾經護養過劉詢,漢宣帝這才知道,他的命,竟然是丙吉救下來的!

婢女則讓其夫上書陳述自己的功勞,當然是想得到相應的好處,但她的話,漢宣帝不能隨便相信,自然要令掖庭令去查問。

那個婢女對負責查問的人說,你們若不信,可以帶我去問御史大夫丙吉,當時的情況,他比誰都清楚。

丙吉確實比誰都清楚,但事實卻與則的說法,稍有出入。

丙吉記得,則的確也照顧過劉詢,但他更記得,則的照顧很不用心,她還因此而捱過板子。

所以在丙吉看來,出了力的人不一定就有功,要說有功,只有渭城的胡組和淮陽的郭徵卿有功,她們照顧陛下的時候,才真正把陛下當親人對待,悉心照料。

既然提到了這兩位,丙吉覺得,是時候給她們表功了,便把她們當初如何辛苦地照料宣帝,寫成材料彙報上去。

漢宣帝立即詔令丙吉把她們找來,但她們都已不在人世,宣帝厚賞了她們的子孫。

而對於在丙吉看來沒有功勞的則,漢宣帝同樣給予了厚賞,除下詔免除她的奴婢身份,還賞錢十萬。

獎賞了這幾位“保姆”,漢宣帝意識到,這個丙吉,怎麼對這些情況瞭解得這麼清楚呢?他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他把丙吉召來,親自詢問,丙吉先是不肯說,再三追問之下,才透露了一點。

宣帝非常感動,給丞相下詔說,朕落難的時候,御史大夫丙吉對朕恩重如山,說明他有很美的德行,《詩經》說得好,凡是恩德都該報答,丙吉應封為博陽侯,食邑一千三百戶。

不料,正要給丙吉封侯時他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劉詢很著急,想搶在丙吉離開人世之前,完成加綬封地的程式。

見皇上擔心丙吉再也不能起來,太子太傅夏侯勝安慰他說,陛下別擔心,臣聽說有陰德的人,一定會享受到他的快樂,並影響到子孫,如今丙吉雖然病重,但他還未享受到得到報答帶來的快樂,所以他不會死的。

原本是一句安慰話,誰知這話說過沒幾天,丙吉的病竟然痊癒!

病好後,丙吉做的第一件事,是上書謝絕封侯,而且態度非常堅決。

在他看來,這是憑空名受賞,歷來為他所不齒,所以他不接受封賞。

公元前59年三月,丞相魏相去世,丙吉接替丞相職務,又活了四年,於公元前55年正月去世,諡號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