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武無第二”,但為什麼各門派有那麼多從未敗過的大師

都說“武無第二”,但為什麼各門派有那麼多從未敗過的大師

過去說“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按最初解法,是說文章上的事不容易比較,而且文人往往自命清高,誰也不服氣誰,所以很難評比出第一。

這裡也有個說明,古代所說的文章與現在所說的文學作品不完全相同,古人對文章的理解是——

人情練達即文章,

文章表達的是作者對事物的觀點看法,自然是立場不同,感受不同。而評價文章寫的好壞,也是如此。

如果具體區分文化型別,如文學之小說、詩歌,文藝之書法、繪畫,從技法上、立意上,還是可以分出高下的。

但是武術就不是一樣,“武”指的就是個體的武力,武力的比較就很直觀了,即便是二虎相爭,也能分出高下。比試多了,就總能比出一個公認的高手出來。這個公認的高手,也就是絕對的第一了

打過了第一,自己便是第一,第一之下的全都向著第一挑戰,打不過第一就都不是第一,也就沒有絕對的第二、第三了。等於說,

群體自然就被分成了兩類,即是第一與非第一

,之後那些人都無所謂了。

過去的說法是,第二都被第一打死了

。實際上是第二的頭銜被群體佔據,而沒有絕對的個體了。

現代競技比古代規則清晰,然而按著社會經驗,全國的競標大賽,往往只有蟬聯的第一才會

被認為

是真正的王者,第二名、第三名可能每年都不一樣,也應了“武無第二”。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然而在現實武術界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是文有第一而武無第一。無論是書法家還是文人,往往有一篇文章天下傳的聲譽,因為文事而名滿天下,這就是第一。反而在武術界,沒有絕對的第一,

表面都很謙虛,奉承對方武功高強,而背後多數自命不凡,人人都認為自己的武功天下第一

,長久的時間裡,民間武術門派之間沒有第一、第二的排名,而且都說自己的師父沒有敗績。

這是討論過去武術大師比武,為什麼經常打成平手的第三篇。鐵萼堂總結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目的使然。第二種情況是惺惺相惜。第三種情況是權宜之計。

第一種情況已經探討過了,感興趣的朋友留意文章底部連結。本篇主要說第二種情況。

比武之中惺惺相惜,相互照顧名譽

第二種情況,是不得已動手,或者動手的用意只是探討武學理念,再或者

被環境推動,不得不打

。好比林沖,是老闆逼著他納投名狀,不打你就別幹了。好比董海川與楊露禪,兩家主人說了,你倆都這麼厲害,乾脆你倆比一比,這才叫刺激!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老闆說幹,那就得幹

。一邊掐一邊琢磨,最好是互助互利,完美收場,最完美的收場無非是棋逢對手而又滿足感官刺激。一方面,效果不刺激,老闆不滿足,必須打得好看;而另一方面,又不能分高下,因為拳手代表的是老闆,打了對手沒什麼,但打了對方老闆的臉,非但自己不好過,也跟老闆惹麻煩。

人要明白自己所處層次

,知道誰跟誰是在一個朋友圈,打了哪一個老闆的臉,自己都不好乾。所以《水滸傳》中描寫,

打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往往就出來人喊停了

過去為大家主服務的鏢師、拳師,情商也都必須高,鏢局也是商業模式,武術只不過是職業技能之一,好的名譽肯定有利於業務,但是隻想著名譽,有時候會反會丟掉業務。

再有就是惺惺相惜,這個《水滸傳》中充滿平手情節,小說與評書對後來綠林、武術界影響都很大。武學理念探討為目的的,比如郭雲深挑戰董海川,他的目的就是看看對方的真東西,比較一下,受受啟發,所以看到了也就滿足了,比武是為了逼出對方的真實水平,

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並不是非要弄死一個才行

有深仇大恨解決不了,還要透過正大光明的比武形式,那是小說、電影裡編排的情節,為的是展示武功與品格。

現實社會結了死仇,往往不會透過比武解決,而是怎麼陰狠怎麼來

,怎麼有把握怎麼來,呼叫綜合資源打壓對手。

再還有原本不想打,但是

一山不能容二虎

,弟兄們先起了衝突,都說自己大哥是業界第一,對說對方吹牛皮,最後不可收拾,大哥不得不出面碰碰。

好比周口碼頭的事情,袁鳳儀與張老祥,隔著一條河,一人主事一方,原本井水不犯河水,但那一次,一家人受了冤屈,投靠了張班頭,而對家則請到了袁鳳儀,兩個大哥站在橋頭問話。問著問著達成和解,最後結成了兄弟,這其實是一方之福。袁鳳儀年長許多,而且逢年過節還要安排徒弟送禮品,看上去他有讓步,然而袁鳳儀的業務也進了關帝廟。外人很難揣測中間是一個什麼玄機,但總之是一人多了個哥哥,一人多了個弟弟。

不少時候,比武雙方是能論出高低的,甚至不用決鬥,搭搭手也能分出高低,除非當今那種把自己洗腦的假大師。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為了面子,自己練到什麼地步,有多大分量,心裡真沒有數嗎?

因此,成名的人物,對於比武其實是能避則避,沒有比武,自然就沒有敗績。

也有真正打成平手的情況

放在過去,習武不是什麼高貴職業,能打人也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過去雖有利用,但沒有協商炒作。而一個人在本分情況下,在業內積累起了名望,那都

非常難得

,所以過去有品行的高手,都會照顧到對方的顏面與心理。因此

贏了說“承讓”,輸了說“領教”

,都是真心的

當然也有真正打成平手的情況,好比雙方的格鬥風格差異太大,打不到一起,空耗下去沒有意思。好比民國時候在北京舉辦的華北地區國術擂臺賽,最後的冠軍角逐是蟬聯的冠軍形意門劉書勤,對手是後起之秀六合螳螂單香陵,劉的崩拳、虎撲很厲害,而單香陵用地趟螳螂,閃轉騰挪,遠近飄忽,幾次交接都是全身而退,最後誰也拿不下誰,三回合結束之後,也就平手收場了。

再有實力相差無幾,非要比出個高低也許就要出人命了

,因此各自保留,以後再說。甚至有,即使你想著拼到底,朋友、老闆反而捨不得你拼。古典小說、評書中很多這樣的橋段,差不多了就鳴金收兵了,留下了不相上下的美名。

還有一種是文人思維,求真心理使然。

新中國武術挖掘時期,有一位形意八卦門董老師,被組織安排到另一支八卦掌同門處學習,他原本功力很高,實戰名氣很大,但為了學習另一種風格,他清空了自己,把心態調整到初學狀態。學成之後,同學切磋,也就以新技術較量,打成了勢均力敵的局面。然而同學爭勝心理很強,他認為自己從學較早,代表著門戶,於是改考核為比武,提出讓董老師放開來打,董老師是個直爽的性格,用起形意勁,幾下就把同學放翻了。

對於明理、豁達之人,他會從一個高度上審視彼此,做出盡客觀的評價,而客觀的評價,反而不那麼容易分出絕對的高低。尤其當下,大家很難沉下心來去琢磨一個業餘的事情,交流不如記錄,互動不如輸入。

因為篇幅所限,咱們一篇一篇探討,喜歡

鐵萼堂原創

分享,還請

關注

討論

,留下記號。內容擷取、理念引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與原文連結。

說好了假打表演,擂臺上卻痛下黑手,武道大師不講武德?

過去武術大師比武,為什麼經常打成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