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為何叫“秦”?甲骨文改寫認知

作為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充滿了傳奇色彩,不僅是後世王朝的師表,而且“秦”字還是國外對中國稱呼(China)的來源,在另一面秦朝也留下了很多謎團,其中之一是“秦”這個國號有何來源?

對於國號“秦”的來歷,歷史上通常認為是先有地名“秦”,然後封給秦人祖先“非子”,進而演變為國號“秦”,就像商地與商朝、周地與周朝、齊地與齊國、趙城與趙國、魯地與魯國等一樣。然而,甲骨文卻改寫了認知,原來“秦”是一種植物,周王封非子於秦地,還有一層含義。

秦國為何叫“秦”?甲骨文改寫認知

商朝末期,有一位忠義將軍叫飛廉,他有惡來與季勝兩個兒子,長子惡來死於牧野之戰中。武王滅商後,飛廉不滿周朝統治,帶著贏姓部族參與了紂王之子武庚發動的叛亂。根據清華簡記載,武庚之亂後,周朝將東方一帶的嬴姓部落遷到了西邊,橫跨半個中國,於是嬴姓部族就來到了西北地區。

周成王時,寵信季勝之子孟增,於是季勝後代迅速擺脫前朝罪臣的身份,開始發達了起來。周穆王時,季勝重孫造父平定徐夷叛亂有功,於是周穆王將趙城賜封給造父,之後季勝這一脈就成了“嬴姓趙氏”。季勝兄長惡來的後代,

攀附冒稱

也自稱“趙氏”,史書上說“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

周孝王時,惡來後代非子善於養馬,得到周孝王的賞識,就讓他在汧水、渭水之間主管馬匹。之後幾年,馬場裡的馬匹被非子照顧得很好,周孝王非常滿意,於是就想讓非子繼承其父大駱的宗脈。但大駱的妻子是申侯之女,育有兒子“成”,是大駱的宗脈,因此申侯等人不願意讓非子繼承家產。

最終,周孝王沒有廢黜“成”,而是將非子另外安排:你的祖先伯益(大禹治水助手,後來大禹禪位於他)為舜帝主管牲畜,讓牲畜繁育得很好,所以帝舜賜了贏姓,如今他的後代為我養馬,我就分他土地,讓他做一個附庸國,於是“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秦國為何叫“秦”?甲骨文改寫認知

問題在於,周孝王給予非子的封地,為何名稱叫“秦”?

一般解釋認為,“秦”是“伯益之後所封國”,是上古一個地名,然後周王轉封給秦人祖先。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從禾,春省。一曰秦,禾名。”清朝段玉裁註釋說:“以地名為本義者,通人所傳如是。(秦禾名)此別一義。”

也就是說,周孝王賜給的這塊地,原本名稱可能叫“秦”,或者秦地在其他地方,由於非子與伯益的特殊關係,周孝王就將此地命名為“秦”。

然而甲骨文中的秦字(下圖),下部是雙禾——秝,上部像雙手,表示收穫,中部像朝天生長的禾穗,因此“秦”其實是一種“禾”。清代學者朱駿聲就指出“秦,禾名”,而不是地名。近代日本學者高田中周指出,“以禾名為古訓是。秦為禾名,必當在秦主立國之前,此非為國名而作造之字可識也。”

秦國為何叫“秦”?甲骨文改寫認知

那麼,“秦”到底是什麼植物呢?其實,秦字的字形就透露了真相。

甲骨文中與“禾”有關的漢字,字形上往往只有一個“禾”字,而秦字下面卻有兩個“禾”。同時,“秦”衍生出來的漢字“蓁”、“榛”、“臻”、“溱”等,本義都含有叢生、積聚、眾多、眾聚的意思,與密植叢生有關。因此,秦字下部的兩個禾字,其實就是表明這種植物生長狀態——密植叢生!

根據文獻記載,穀子的大名叫禾,一切谷科的別種都帶有“禾”字。《說文解字》中又記載,穀子別種有穆、移、私、秦等。

因此,“秦”是穀子,特徵是密植叢生,穀穗朝天,這與一般穀物需要間隔生長、穀穗下垂生長大不相同。學者雒江考證指出,“秦”其實就是一種叫“草谷”的穀子,是一種專門用於餵養動物的飼料草,如今在西北地區還有小量種植,種植方式與用途是“撒下種子,不間苗,也不鋤草,讓其密植叢生,成熟後連同穀穗一起收割,鍘成草節餵養耕畜”。

秦國為何叫“秦”?甲骨文改寫認知

史書記載,非子養馬幾年之後,不僅馬匹數目大大增加,而且養的馬雄峻無比。聯絡到“秦”是一種飼料草,這就不難想到,非子應該是更善於種植。在汧、渭之間,非子利用當地適宜種植的條件,大量種植“秦”,源源不斷地提供馬飼料,讓周孝王的馬場得到飛速發展,由此得到周孝王的讚賞。如今看來,“秦”是一種極為普通的飼料草,但在3000餘年前卻具有劃時代的影響力。

也就是說,非子依靠種“秦”養馬,從而得到周孝王給予的封地與附庸的身份,為了紀念這一發家之本,於是就將封地命名為“秦”。

需要說明的是,周孝王應該沒有給封地命名,因為只說“分土為附庸”,沒有說將封地命名為“秦”。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周平王繼位,面對破落的都城與近在咫尺的犬戎威脅,周平王決定東遷洛陽,秦襄公出兵護送而立功,被周平王封為諸侯,於是“秦”就升級為了國號。戰國中期之後,秦人威震四方,“秦”之稱呼先後傳到印度地區、中亞、以及歐洲,最終演變為“China”。

參考資料:《史記》、清華簡、甲骨文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