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朱元璋的謀臣,為何李善長被封為公爵,劉伯溫只封為伯爵

李善長和劉伯溫都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在謀略上是超過李善長的,而且劉伯溫給朱元璋所出的計謀,都是戰略性的,涉及大政方針的。劉伯溫對於朱元璋的作用,相當於張良對於劉邦的作用。可為什麼,朱元璋最後封李善長為公爵第一人,劉伯溫卻只得到伯爵的待遇呢?

同是朱元璋的謀臣,為何李善長被封為公爵,劉伯溫只封為伯爵

(劉伯溫劇照)

我覺得這件事,主要原因在於劉伯溫對朱元璋事業的投入度,沒有李善長的大。

無論是劉伯溫還是李善長,都是古代的知識分子。不過,他們所代表的,是兩種型別的知識分子。

劉伯溫所代表的,是立志做“帝王師”角色的知識分子。這樣的知識分子,有一肚皮的學問。在天下大亂的時候,他們對天下大勢看得清清楚楚,也知道當下的諸侯中,哪些人是能夠成大氣候的真命天子,哪些人只不過是混世魔王。

不過,不管是混世魔王,還是真命天子,他們都不會和他們靠得太近。當混世魔王來請他們的時候,他們固然不會跟著他走。就算真命天子,他們投入度也不會很高。他們可以給真命天子出主意,講大政方針,但不會被真命天子所奴役。他們只接受“帝王師”的角色,要的是帝王對他們的敬重。他們也不會過多地接受真命天子給他的賞賜,他們的心態是超然物外的,更多願意過一種遠離紅塵的生活。

同是朱元璋的謀臣,為何李善長被封為公爵,劉伯溫只封為伯爵

(朱元璋畫像)

在這方面,張良為後世的這一類知識分子做出了傑出的榜樣。張良在和劉邦共事的時候,保持了自己內心的獨立。他不要劉邦封給他太多土地,只接受留地一個地方。他也不接受劉邦的官位,把自己超然物外。

劉伯溫顯然立志要做一個這樣的知識分子。他從元朝辭職回家後,一直過隱居的生活。最後被朱元璋請去,才給朱元璋出了那些好計謀。劉伯溫在幫助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也像張良一樣辭官回鄉,想過隱居的日子。

正因為劉伯溫對朱元璋的事業,投入度不高,因此,他所起的作用,就沒有李善長大。所獲得的封賞,也沒有李善長多。

李善長對朱元璋的事業是真情投入。

同是朱元璋的謀臣,為何李善長被封為公爵,劉伯溫只封為伯爵

(李善長劇照)

李善長在朱元璋事業的投入上,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出謀劃策。李善長的出謀劃策和劉伯溫不一樣。劉伯溫更多是大政方針,而李善長出的主意,則都是戰術性的,有非常好的可操作性。朱元璋拿來就可以用,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是後勤保障。李善長相當於劉邦的陳平加蕭何。他不但能夠給朱元璋出謀劃策,在後勤保障上,對朱元璋的幫助也非常大。朱元璋建國以後,李善長更是作為宰相,幫助朱元璋,建立了各種規章制度,鞏固了大明王朝的統治。

三是人才推薦。李善長不但幫助朱元璋起草招賢納士的文稿,給朱元璋塑造了光輝的形象,讓天下有識之士都爭著來投奔。而且親自稽核,幫助朱元璋選拔人才。

可以說,李善長對朱元璋的事業,是全方位的投入。在古代知識分子中,他的角色定位不是“帝王師”,而是“帝王相”。是希望當帝王的宰相,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正因為李善長投入得比較多,很用心,因此,他所起的作用才更大,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建立的功業才最多,也才被朱元璋封為公爵第一人。

當然了,也正是因為李善長投入度太高,在朱元璋的事業中,留下的痕跡太多,所以朱元璋對李善長才特別忌憚。最後借胡惟庸的案子,把76歲高齡的李善長處死,其家族也被一併殺了70多人。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