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今天我們來說定窯的第二講

從定窯的器型來鑑定宋代定窯瓷器的真偽

其實將器型很困難,要承上啟下的講,器形是延續的,有些時代的花紋出現在不屬於那個時代的器型上就不對了。

已經用iphone11的時代,人群中出現一個“大哥大”也未免顯得突兀。

所以先說下早於宋的晚唐五代: 此期器物胎釉特徵與前 一期基本一致, 唯更加精細, 器物造型豐富, 有一些模仿自金銀器, 造型總的特徵是精細 薄胎, 碗類已為圈足, 口沿多作花口。

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制瓷 工藝明顯比前期進步。這是定窯長足發展時 期, 宋代以前定瓷精品多出此期。

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北宋時期: 與晚唐五代相比, 宋代 定瓷胎質、釉質均無重大變化, 唯釉色由純 白或白中泛青色變成了白中微泛黃或稱牙白色。

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我們常說的

“定窯不白”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為什麼五代時期定窯是白色的,到了北宋反而變黃了呢?因為燒製工藝的提升,定窯自北宋開始大量使用的煤炭,但是窯爐並沒有改良,所以煤炭不能充分的燃燒,氧化所致黃色。

但是說到定窯的每個環節,都不能忽略了定窯的燒製工藝。

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上圖為第一種是匣缽正燒法。一匣一器, 方法 同於唐代, 器物已很難見到偏青的色調。

這類器物都是北宋早期的經典之作,精良至極,今已十分少見,所以山人在這裡就不多提了。

常見的宋瓷多為覆燒法。即碗、盤等扣放 在支圈上, 疊置若干放於匣缽中燒造。

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其出品特徵是胎體薄, 圈足矮, 通體施滿釉, 唯 口沿處無釉, 稱為“芒口”。

這種倒置燒製的器型,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積釉是倒流的,上圖比較明顯,積釉是從圈足流向碗口。

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金代: 金代定瓷繼續發展, 胎、釉 特徵與北宋相比差別不大。

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碗、盤一類的裝 燒方法仍採用支圈覆燒, 釉質略次於北宋, 印 花成為主要裝飾手法,

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但這時的印花圖案與 宋時期有所不同, 花紋不如宋印花精美

金末元初: 此期定窯走向衰敗, 開 始出現了一種草率的裝燒方法——摞燒法, 即將碗坯簡單地摞在一起放入匣缽中燒造。

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為防粘連, 碗的外圈足底無釉, 內底相應刮 去一圈釉以放置上一件碗坯, 這道無釉帶稱 為“澀圈”。其胎釉特徵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 胎質粗劣, 灰竭色, 氣孔、雜質較多, 釉質 溫潤, 呈灰白色, 微有雜質, 內滿釉, 外施 半釉; 另一種胎質仍較細, 胎色白, 釉色白 而無雜質, 除澀圈和底足圈外施滿釉。

瞭解了基本的器型,那麼山人開始講具體的鑑別方法:

第一點

就是器物不能跟燒紙工藝起衝突,就像覆燒的積釉是什麼樣子的,正燒的工藝的器型什麼樣子的,這些最基本的點不能錯的。

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第二點

就是宋代大多數的器物還是手工輪制的,澄泥為範是極其珍貴的工藝,並不出現在常見的收藏品中,所以我們來看宋瓷的時候,還是要鑑定宋瓷的手製痕跡。

像這種精品的北宋斗笠,還是可以清晰看出來手工的拉痕。

第三點

就是宋代瓷碗造型以簡潔和實用為主,這與宋代瓷碗主要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進食器有關,宋代瓷碗在細部造型上的變化十分豐富。

宋瓷難鑑定?李逵李鬼真假難辨?學會這招就上手了

如口、唇、沿、腹、底、足等部位的變化十分豐富,有的僅衍生生造型就可以達到數十種,但這些造型上的變化極其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