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臺的傳說

望夫臺的傳說

望夫臺的傳說

望夫臺,又叫望夫岡。在古縣渡境內昌江南面,突兀在梅花村落中間,遠遠望去,山頭上一株柳樹,一株楓樹依稀可辨。山雖不高,但立在山頭上卻也能俯視到五里外的昌江水面上的船來船往。離開家鄉有半個多世紀了,有許多的陳年舊事都模糊了,而望夫臺卻忘不了。那個時候在家裡,每天清晨起床開啟大門,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河對岸的望夫臺。就是這樣一座遠不如廬山,近不如芝山的不起眼的小山包,卻也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氣息,流傳著兩個久傳不衰的民間傳說。其中之一的梅女望夫的故事,早在一千七百年前,就被東晉史學家幹寶收集到他的傳世之作《搜神記》一書中,被當代的學者們譽為“對世界文學的貢獻之一”。

梅女望夫的故事說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望夫岡附近的村子裡,有一個年輕人叫陳明,為人忠厚勤勞,正直樸實,與本村的一個姓梅的大戶人家的小姐自幼青梅竹馬。梅小姐長得端莊美麗,又知書識禮。雖然家庭富有,但不嫌棄陳明家道貧窮,愛著他的為人誠實。兩人情投意合,於是,兩家為他們二人訂下了終身,擇日完婚。

想不到“人有旦夕禍福”,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正當梅小姐在家日夜準備嫁衣嫁鞋時,突然有一天,原本晴朗的天氣,霎時間烏雲陡暗,飛沙走石,一陣狂風把正在房間內做嫁鞋的梅小姐捲走不知去向。陳明得知後悲痛欲絕,發下誓言一定要找到梅小姐。這時陳明的鄰居秦文自吿奮勇,主動提出要陪同陳明一道去找回梅小姐。陳明本不願意連累他人,可想到要儘早地找到梅小姐,多一個人多一雙耳目多一份力量,也就同意了。二人沿著那天的風向,一路找來,山重水複,四鄰八村,披星戴月,風餐露宿,顧不得荊棘載途,艱難險阻。一天,在一個荒郊外發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二人商量著,梅小姐會不會被風颳進了這個黑洞,陳明決心下去探察一下。秦文用繩子將陳明放下洞去,自己在洞口等候。陳明下到洞中,點起火把,七轉八轉,終於找到了氣息奄奄的梅小姐。兩人相見真是悲喜交加,說不盡的滋味。原來這個洞是妖精洞,妖精把梅小姐攝來,逼其成婚,梅小姐百般抵抗拒不相從。此時正好妖怪熟睡如死,陳明迅速拿出隨身帶來的利斧,一斧將妖怪砍死,便急急忙忙把梅小姐抱到洞口,用秦文放下來的繩子仔細地把梅小姐綑好,向秦文發出訊號,秦文用力將繩子扯上去。秦文發現扯上來的不是陳明而是梅小姐,真是喜出望外。梅小姐上來後,顧不上自己虛脫的身子,焦急地請求秦文趕快放繩子下去拉陳明出洞。不料秦文突然變臉,將繩子遠遠地拋下山去,拉著梅小姐就往回跑,梅小姐哭喊、掙扎、哀求都無濟於事。原來秦文對梅小姐也早有愛慕之心,如今見有機可乘,而且機不可失,於是就見色起意,起下歹心。可憐陳明還在洞中靜靜的等候著,卻再也等不到秦文再放繩子下去了

秦文將梅小姐救回家中,就要梅小姐和他成婚,梅小姐以死相抗,發下誓願,不找到陳明終身不嫁。可是當梅、陳兩家人再到原地去尋找時,卻怎麼也找不到哪個大黑洞。然而,痴情的梅小姐滿腔希望絲毫不減,每天登上屋後的小山岡翹首盼望,天天盼望著未婚夫能回來,不論颳風下兩,也不管天寒地凍或是炎天赤日,從早到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於是人們將這小山岡就叫“望夫岡”。

而不知從什麼年代起,昌江兩岸的古縣渡又流傳著另一個版本的傳說。說的是元朝末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歷時一個多月。陳友諒憑著多於朱元璋三分之二的兵力和強大的戰船裝備,屢戰屢勝,其夫人李氏讓人在營外一個山岡上搭起一個高臺,每次開戰,她都要登臺觀戰。每當陳友諒得勝回營時,命掌旗手將繡有“陳” 字的大帥旗高高擎起,李氏夫人就在營門口設宴恭迎丈夫凱旋。有一次戰鬥結朿後,被勝利衝昏頭腦的陳友諒竟然想跟夫人開一個玩笑,命掌旗手將“陳” 字帥旗倒拖著回營,信心滿懷的李氏夫人站在高臺上看見大旗是倒著拖回來而不是象往日那樣高擎著回來的,以為丈夫打了敗仗,突然心血來潮,氣往上湧,一陣眩暈倒撞下臺而死。自此以後,陳友諒屢戰屢敗,最終被朱元璋消滅。當年李氏夫人搭臺觀戰的小山,人們就叫它“望夫臺”。 如今那個山頭上還有殘存的斷磚碎瓦,似乎可以佐證。

2014年6月(根據民間傳說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