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高手|陳祉希:80後職業化製片人的秘密武器

製片人主要是幹嘛的

摘要

]陳祉希說,無論什麼時候,保持自我的理性與清醒都是最重要的,她十分認定自己身上“八零後製片人”的標籤,並將在這條路上繼續精進不休。

幕後高手|陳祉希:80後職業化製片人的秘密武器

騰訊娛樂專稿(撰文/秦川璽 攝影/隋希 編輯/任義)

要說2015年,電影 行業哪種型別最火,毫無疑問是喜劇。票房11。6億的《煎餅俠》到票房14億的《夏洛特煩惱》,包括橫跨2015至2016的《唐人街探案》近8億票房,證明了市場對喜劇的需求性。而在這幾部熱門喜劇之中,《煎餅俠》與《唐人街探案》,都是由陳祉希製片的專案。作為80後女製片人,她還曾經制作過那部票房奇蹟《泰囧》。

和陳祉希認識三年時間。見面的場合包括法院、釋出會現場、《煎餅俠》與《唐人街探案》的劇組裡,以及前兩天《唐探》破7億之後的週末下午。這寥寥數次的見面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無論是在聚光燈內外,無論她有多忙碌,陳祉希總是穿著精心搭配過的洋裝,精緻的妝發和她招牌式的熱情笑容是她的標誌。時刻保持外表的精緻,是她嚴格自我管理的一部分,與之相匹配的是——“內心要保持強悍”。

陳祉希畢業於中戲,演過女一號也客串過路人甲。如同一個演員擁有過於靚麗的外形容易被人認為靠臉吃飯,在製片人圈“過於靚麗”的陳祉希,也曾遭受過外界的指點,不過大家好奇的是這位年輕人的“背景”。畢竟《唐人街探案》不僅搞定了泰國警察局,讓泰國大皇宮為此關閉了一天,還有曼谷市中心重點路段的封閉,這些最終使得電影的所有動作戲份與環境配合得天衣無縫。人們總覺得,沒有背景,這些事情無法解決。

從轉行做製片人開始,陳祉希就從未掩飾過所謂的“富二代”背景。“我家裡人都做生意,他們生意做得很好,我從小受他們影響,商業嗅覺與生俱來。”但在半個下午的聊天之後,我們發現,眼前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孩,之所以能讓自己監製的作品獲得巨大的成功,是因為她擁有自己研發的“秘密武器”。

幕後高手|陳祉希:80後職業化製片人的秘密武器

《唐探》劇組獨佔大皇宮前廣場拍戲

敬業:為拍一個景守株待兔找部長

在泰國拍戲的困難程度,堪稱國內的十幾倍。在去泰國之前至少半個月,就要把中文、英語、泰語三版劇本發給泰方稽核。不僅如此,拍攝之前,所有的場景都要提前報批。

陳祉希介紹,“中國是明天我要用這個景了,我打一個電話說,你給我出一個價格,讓我把這個景用了吧。泰國不一樣,泰國是在你沒有開機之前,要把所有劇本規劃的場景70%以上報給電影局,開機之後一個星期以內的場景不允許更改。”如果確實需要更改,必須帶著有效證明,證明的確有不可違背的突發狀況必須協調。且需要跟著協拍公司,親自去電影局協調。

“而且每一天都有電影局的人,拿著小板凳坐在片場看著你拍,他會去對你給他的泰文劇本,如果你拍的畫面和說的臺詞跟他的泰文劇本不一樣,他會罰你,甚至可以讓你當時就停拍,管理是非常嚴謹的。”當年拍攝《泰囧》時有一個小插曲,在成片之後,有一句臺詞是在調侃泰國人“生活節奏慢”,但是英文翻譯卻將“慢”翻譯成了“lazy(懶)”,陳祉希回憶,“泰國方面後來就問我,說你不能說我泰國人懶,我們只是慢。所以後來我就很注意,因為那一個詞,我們就明白了一定要尊重他們的國家和文化”。在《唐探》完成之後,陳祉希主動將成片拿到泰國去讓對方審查,並得到了對方的讚揚。

泰國電影局是設在泰國旅遊局之下的部門,拍攝的任何場景,跟電影局報備之後,都需要經過主管部門,也就是旅遊局的同意。然而,同一時期在泰國拍攝的電影太多,很多都需要對大場景的協調,泰國電影局自然忙不過來。於是陳祉希想到“擒賊先擒王”,直接找到電影局的“上級”旅遊局來搞定,“當時我的想法是,一定要找到旅遊局的部長。如果這些大的場景沒有她發話是搞不定的,因為旅遊局只能協調旅遊局,電影局只能協調到電影局,但是如果我能把電影局、旅遊局和警察局、曼谷市政府全部串在一起,可能只有部長級的人士才能夠搞定這個事情。”

但部長不是誰都能夠見得著,陳祉希在旅遊協會的朋友爆料說部長會在5月3日出現在某個酒店參加一個會議。當天會議八點半開始,陳祉希七點半就出現在了會議室的門口。待部長走近時,陳祉希主動走上前,拿了厚厚一疊的電影資料,做完介紹之後交給部長。

回去之後,她開始堅持不懈地同部長秘書郵件聯絡。沒過幾天,她就接到了部長秘書的電話,通知她前往辦公室彙報。“我一進去以後嚇到我了,她叫來了負責唐人街商會的會長、警察局的局長、市政府秘書長、旅遊警察的局長、負責唐人街地區的區長、電影局的副局長、旅遊局的工作人員,一屋子的人就看我一個人彙報。我說的重點是,有《泰囧》在前,《唐人街探案》今年又能再次拉動泰國的旅遊,我必須說的很仔細,她才會覺得OK,提供了一些支援。”

後來在拍攝一場在市中心的動作戲時,需要政府在白天的時段封街。“那段路是曼谷的核心交通樞紐,跟我們長安街二環樞紐地位差不多,我從區長一直協調到警察局,到最後實在沒有人可以做主了,我再次去找部長申請。部長寫了一封親筆信說請支援我們,最後才有了這個3小時的封路拍攝和大皇宮廣場的拍攝。”

幕後高手|陳祉希:80後職業化製片人的秘密武器

《唐人街探案》的釋出會別出心裁在航母上舉行

人緣:從公交到航空母艦都是朋友幫忙

拍攝完成之後,這部電影分別以“海、陸、空”為主題,作了三場非常獨特的釋出會。業內盛傳,這部電影的宣發費用高達三千萬。聽到這個數字之後,陳祉希 笑笑,“也不是租航空母艦,航空母艦給錢也不會讓你用。”

這些都是陳祉希身邊好朋友給的資源。

“國內很多傳統型的製片人可能是從製片主任一級一級升上來,他們可能更專注的是一個專案的孵化流程,但是對我們年輕一代的製片人來講,可能更多地需要對於專案本身的理解,對於市場的定位、以及周邊資源的整合,這些可能是新一代製片人跟傳統的製片人所不一樣的地方。”

對於周邊資源的整合,是陳祉希的強項之一。《唐人街探案》宣傳期間,包括深圳和整個海南的公交上,影片的片花迴圈播放了差不多一個多星期,陳祉希說,這些廣告其實一分錢也沒有花,因為這些公交廣告是一個朋友的廣告公司負責運營的。她調動的“免費資源”還包括很多地鐵手把廣告,也來自於朋友的廣告公司“支援”。陳祉希說她另外一個朋友剛剛收購了全中國的高鐵宣傳位置,陳祉希讓朋友把公司現有專案詳情發給她,這樣做下一部電影的時候,她便知道應該如何將這些品牌植入到電影之中,以置換其公司擁有的廣告和宣傳位置。

甚至包括在泰國拍片,也是託福於各路朋友的幫忙,才能順利進行。當初找到部長,是由 許多 泰國商會的朋友們聯名擔保,才得以順利成行。對於這些“好人緣”的秘訣,陳祉希說:“秘訣就是你要有始有終,做事情要靠譜。別人幫你後你有沒有給對方一個很好的回報。我求誰辦了什麼事情,或者託某人找另一個人的聯絡方式,他把這件事情辦好了之後,我一定會再回來告訴這個人道謝,一件事情做完,我一定會對幫助我的人有相應的感謝。我邏輯很清楚,不會給人有過河拆橋的感覺。所以積累的人緣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陳祉希覺得,每一個人在每一件事物裡其實都是需要存在感的,“比如你在片尾幫他打上致謝,他就會開心,他覺得你會做人。所以我覺得可能在這個行業裡面,智商是一方面,更多時候需要的是情商。”

幕後高手|陳祉希:80後職業化製片人的秘密武器

陳祉希從不掩飾自己“富二代”的身份

眼光:18歲年入三百萬 為朋友不惜虧本拍電影

陳祉希的眼光,也是有目共睹的獨到。早在2000年,剛來北京上大學的陳祉希就借來20萬元,投資了一個做手機移動增值服務的專案,盈利模式清晰明瞭——她跟華納唱片簽了100首流行歌曲的使用權,然後把這100首歌接入到中國移動終端,“那時大家不都玩彩鈴、給某某點首歌之類的嗎?如果大家下的彩鈴或者點的歌正好在我買的那100首歌之內,我就能跟中國移動分版權費。”這個專案讓當時才18歲的陳祉希一年就掙了三百萬。

陳祉希的媽媽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陳祉希自認自己的眼光與情商,很多都來自於母親對她的薰陶。她也坦言,是富足的家庭條件讓她能從容地面對投資時可能遇到的“掙與賠”的挑戰。

“從小我媽媽就跟我說:財散人聚、財聚人散,你到底要選擇什麼?錢是很重要,但錢不是留給一個人賺的,要賺就大家一起賺。如果所有事情你都算賺了,你讓別人掙什麼?別人無利可圖,幹嘛還要陪著你?在共同道路上各取所需,互相滿足、彼此成全,但不要有傷害和欺騙,這是合作的基礎。”

為了朋友兩肋插刀,也是陳祉希的個性。她甚至為了讓 潘粵明 從離婚的傷痛中走出來,不惜虧本200萬,也要拍《怒放》。當時潘粵明處於人生路上的尷尬階段,對錶演有堅持,不太想接電視劇。恰好 滕華濤 帶著這個劇本找到他,陳祉希也參與進來,一共兩千萬的成本,她投資兩百萬,“一分回報都沒有”,公司的同事都覺得理智的她在這件事情上有些任性。但陳祉希這樣形容她和潘粵明的感情:“他這些年跟 董潔 戀愛、結婚我一路看過來,他結婚時圈內沒有請任何人,但請了我,就好象紅雷哥結婚,圈裡面也只有我去了,我跟很多人的情感很真,大家能真的把我當家人,我也真的把他們當家人對待。”包括在潘粵明和董潔打官司的那段時間,陳祉希甚至一度放下手中工作,作為經紀人幫他操持。

當年《泰囧》曾兩度流產,陳祉希也是出於義氣相助,她對 徐崢 說“你做吧,前期的錢我來投。”頂著巨大的壓力,陳祉希找母親借了一筆錢作為前期投資,“找了很多家投資方都沒人投,最後只有光線投了,但是光線投資的前提是必須要把演員全簽下,光線才投錢。但是那個時候影片的籌備都已經開始了,前期的錢都是我們公司出,我們都到了泰國,準備開機的那天才簽下渤哥,光線才注入資金,所以那個時候對我來說是最壓力大的時間段。如果籤不下來那就什麼都沒有了,而且會對不起很多人,人家都去泰國籌備了,你只有前期的錢,後期怎麼辦?”然而《泰囧》創造了票房奇蹟,證明了陳祉希的眼光沒錯。

幕後高手|陳祉希:80後職業化製片人的秘密武器

作為製片人,陳祉希最大的特點是,在中國電影當下這個火熱的“IP”時代,她堅持原創

智慧:不跟隨大流,做專案不做IP

“對於我而言,假如一年做十部電影,每個電影賣三四個億的話,其實跟我一年做四部精品電影賣的總量差不多。”如今,陳祉希帶著自己的公司,與儒意影業進行了合併。作為公司領導之一的她,也並不期望快速擴張製作數量,依舊堅持走“少而精”的路線。她這樣說:“包括在國外,一旦你做得特別大了以後,成本上揚,每年做特別多電影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價效比不高。如果3個專案可以賣到20個億,成本還是3個專案的成本,假如你做很多部電影,但是其中一些電影可能票房只有1億多,2億多,甚至5000萬到7000萬,那麼一年出產10個電影,可能總票房數也是20億,可是這就變成了10部電影的成本,成本將遠遠大於做3部電影的成本。”她對儒意影業未來的定位,是“品牌電影”。

作為製片人,陳祉希最大的特點是,在中國電影當下這個火熱的“IP”時代,她從來不做IP改編電影,只做原創,且都能夠形成獨創的電影IP,無論是《泰囧》《煎餅俠》還是《唐人街探案》,一開始都是原創專案。

當初 大鵬 帶著《煎餅俠》找到陳祉希時,她首先意識到的不是《屌絲男士》的IP,而是影片“全部是真人、實名化出演”的獨特表達方式,讓她動了心。

“目前我們的電影市場很火熱,我接到過無數個電影公司老闆給我的電話,他們拿著買來的IP、劇本來找我,說你能不能幫我把這個拍成電影?你可以開價格,投資、股份、比例你說了算。但這種專案一般我都不會接,因為我覺得目前這種專案的孵化方式並不適合目前中國電影市場的情境,我覺得往往這種情況下孵化出來的產品會有問題。” 陳祉希舉例,有一個電影公司老闆雄心勃勃地開發了很多模式,他打電話告訴陳祉希,按照這個模式來,電影專案可以賣到2。5億,原話是“基礎就是2。5億起”。但對於陳祉希來說,一切的包裝還是要回到內容,因為所謂的模式一旦出錯,那就會從2。5億開始減分。但如果內容本身足夠好,無論怎麼包裝都會是一個超過2。5億的專案。

“我做專案很多時候都不是拿到劇本再去找導演。我通常有了概念或者點子,再尋找喜歡這個專案的導演,跟導演一起孵化這個專案,這樣專案的孵化時間和週期就會縮短;還有一種比如說導演自己心中已經有一個想法了,在實現過程中,我會幫給加一把助力,導演需要什麼我來進行輔助,然後呈現出來,這樣完成度才會比較高。”

未來,陳祉希需要面對的是《唐人街探案》的續集,以及 肖央 導演的《天氣預爆》,同時還有很多“慕名而來”的潛在合作者每日不斷的見面、會議。她說,無論什麼時候,保持自我的理性與清醒都是最重要的,她十分認定自己身上“八零後製片人”的標籤,並將在這條路上繼續精進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