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文/星空婉兒

這個夏天,最熱的一部劇無疑就是《陳情令》了。夏天已過,可是陳情未絕,粉絲們熱情不減。

看過的人可能都注意到了,裡面的人物都有兩個名字,一個是名一個是字。比如:魏嬰,字無羨;藍湛,字忘機;藍渙,字曦臣。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大部分人都稱呼含光君為藍忘機,只有魏嬰稱呼他為藍湛。抱著嚴謹的態度,我統計了整本書的稱呼情況:

在整本書中(含番外),“藍湛”這個稱呼共出現324次,“藍忘機”共出現2251次,“魏嬰”共出現127次,“魏無羨”共出現4264次。其中魏無羨和藍忘機稱呼對方都是直呼其名,不稱呼對方的字,只有一處例外,後文將具體分析。

我們來研究一下人物對話時的稱呼,就會發現全書中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其他人都是稱呼“忘機”“藍忘機”“含光君”等。

這是為什麼呢?這裡面隱含著怎樣的玄機呢?

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01

名與字的區別

在現代,我們名與字已經合併。但是在古代,名與字有著很大的區別。

據《周禮》記載:“婚生三月而加名”。

《禮記·曲禮》曾記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也就是說,小孩子出生三個月後,父親便會給他起一個名;等到孩子成年時,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於是便再取一個字,用於社交。

在男子二十歲時,會進行冠禮,

這時候男子需束髮,戴上禮帽,以示成年。

而女子十五歲時,將進行笄禮。

“笄,簪也”(《說文解字》)。“笄”就是古人盤頭髮時所用的簪子。女子髮式的改變,意味著女子成年,可以進行婚配。

在男子進行冠禮、女子進行笄禮之後,德高望重的長輩會賜予他一個字,此時

同輩應該互相稱對方的“字”以表示尊重,同輩如果直呼其名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在《陳情令》中,魏無羨第一次稱呼“藍湛”是在藏書閣被罰抄《家規》的時候,原文是這樣寫的:

魏無羨是個很會給自己找樂子的人,尤其擅長苦中作樂。既然沒有別的東西可玩,那就只好玩藍忘機了。

他道:“忘機兄。”

藍忘機巋然不動。

魏無羨道:“忘機。”

聽若未聞。

魏無羨:“藍忘機。”

魏無羨:“

藍湛

!”(這是魏無羨第一次叫“藍湛”)

藍忘機終於停筆,目光冷淡地抬頭望他。魏無羨往後一躲,舉手作防禦狀:“你不要這樣看我。叫你忘機你不答應,我才叫你名字的。你要是不高興,也可以叫我名字叫回來。”

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魏無羨對藍湛的稱呼從“忘機兄”到“忘機”到“藍忘機”到最後的“藍湛”。這四者是有著漸變的過程的,其實是越來越不禮貌的一種稱呼。

從後面藍忘機的反應和魏無羨說的“你要是不高興,也可以叫我名字叫回來”便可以知道,魏無羨很清楚“藍湛”這個稱呼並不禮貌。

接著藍忘機果然叫魏無羨的名而不是字,叫了回來,因為此時藍忘機被捉弄,溫文爾雅的他只能用直呼其名來表示自己的憤怒,原文如下:

那本書被扔到地上,藍忘機如避蛇蠍,剎那退到了藏書閣的角落,怒極而嘯:“

魏嬰

——!”(這是藍湛第一次叫“魏嬰”)

魏無羨笑得幾乎滾到書案下,好容易舉起手:“在!我在!”

可見,他們第一次彼此稱呼對方的名,即“藍湛”和“魏嬰”都是在生氣的情況下的稱呼,是一種失禮的行為。

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既然按照社交禮儀,同輩應該稱呼對方“字”,那麼,什麼人可以稱呼“名”呢?

(一)自己

在與人交流時,為了表示謙虛,應該稱呼自己的“名”,而不能稱呼自己的“字”。

如:岳飛參軍時,對自己的介紹是:“在下敢戰士岳飛”,這是一種謙稱。而張飛在跟敵人交戰時,吼道:“賊人休走,你張翼德爺爺在此!”這時候張飛以字自稱,是為了表示自己的霸氣和對敵人的蔑視。

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岳飛

(二)長輩

長輩可以選擇稱呼晚輩“名”,也可以選擇稱呼晚輩“字”。如果稱呼“字”,則表示更尊重對方。

比如《陳情令》中,藍啟仁稱呼藍忘機為“忘機”,但是稱呼魏無羨則直接用“魏嬰”;虞夫人對魏無羨的稱呼也是“魏嬰”,如:

她(虞夫人)轉身指向魏無羨,厲聲道:“魏嬰!你給我聽好!好好護著江澄,死也要護著他,知道不知道?!”

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三)夫妻

對於關係極其親密之人,同輩之間也是可以稱呼“名”的。換句話說,

如果同輩稱呼對方的名,有兩種可能:一是不禮貌,表示生氣或者貶低對方的身份;二是表示親密無間。

那麼,為什麼藍忘機和魏無羨都要直呼對方的名呢?尤其是皎皎君子藍忘機,絕不會不知禮數。

縱觀全書,藍忘機只叫過一次“魏無羨”這個字,而且是在這種情況下:

藍忘機慍道:“此道損身,更損心性!”

魏無羨道:“損不損,損多少,我最清楚。至於心性?”,他反問道:“我心性究竟如何,你又知道些什麼?”

藍忘機怔了怔,忽然怒道:

“……魏無羨!”

(藍忘機唯一一次叫魏無羨)

魏無羨也怒道:“

藍忘機!

你一定要在射日之徵的關頭跟我過不去嗎?想我去受你們姑蘇藍氏的禁閉?你以為我真不會反抗?!”

此時魏無羨因失去金丹,被迫修習鬼道,而藍忘機擔心此道損身,更損心性,因此加以勸阻。奈何藍忘機不善言辭、口才太差,最終雙方造成誤解,都生氣地直呼對方的字,來表示疏遠。

總而言之,在古代,一般情況下同輩應該稱呼對方的字以表示尊重,只有自己、長輩、親密之人可以直接直呼其名。

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02

名與字的聯絡

古人的名與字,一般不是隨便取的,有一定的內在聯絡。

一、按兄弟排行取字

在古代,有伯、仲、叔、季的排行方法,其中“伯”表示老大,“仲”表示老二,“叔”表示老三,“季”表示最小。

如果兄弟不止四個,那麼從第三個到倒數第二個都可以成為“叔”。

“孟”與“伯”同義,

也表示老大,但是不同的是:“伯”是正房出生的孩子,而

“孟”指偏房出生的孩子,即妾的兒子。

這種稱呼在我們現代其實也有一定的延續。比如我們稱呼父親的哥哥為“大伯”,稱呼父親的弟弟為“小叔”。

古人在給孩子取“字”時,有些是按照家中孩子排行直接取字。

如:三國時孫策長子,字伯符;次子孫權,字仲謀;孫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孫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孫權

我們耳熟能詳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中,孟姜女的取字也是遵循了這一方法。

據《左傳》記載:孟姜女原名姜孟,是齊國一夫人所生的長女,後嫁予杞梁為妻。不久,杞梁戰死疆場。在丈夫死後,因為悲痛,杞梁妻“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十日之後,城牆為之崩塌。

慢慢地,這個故事演變成孟姜女哭長城,長城為之崩塌。而姜孟的名字演變成孟姜女,丈夫杞梁的名字演變為範杞良、萬喜良等。

這些人的字都是按照他們在家中的排行所取的,這種例子不勝列舉,比如我們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他排行老二,字仲尼。

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孟姜女哭長城

二、按近義詞取字

有些人在取名和字時,選擇一組近義詞或者同義詞,兩者之間互相解釋,互為補充。

比如: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名平,字原。《爾雅·釋地》:“廣平曰原。”其中,“平”和“原”是近義詞。

東漢末年的政治家曹操,字孟德,一方面是因為他是曹嵩的長子,同時“操”與“德”同義,表示操守、德行的意思。

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諸葛亮,字孔明。其中“亮”和“明”為近義詞,表示明亮、光亮。

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諸葛孔明

三、按反義詞取字

有些人的名和字意思相反,兩者是互相對立的關係。

例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字退之;“愈”表示前進的意思,與“退”相反,暗含“不進則退”的寓意。

再如:唐朝文學家王績,字無功;唐人杜如晦,字克明。“晦”表示昏暗的意思,與“明”相對。

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韓愈祠堂

四、按聯想取字

這類人的名與字之間有內在的聯想,但是這些聯想未必都是顯而易見的。有些可以直接觀察得知,有些需要結合相關背景知識,才能明白其中蘊含的聯絡。

比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另一個弟子司馬耕,字子牛。他們的名和字,均合成“耕牛”一詞,在意義上有內在聯絡,這種聯絡比較明顯。

再如:著名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居易與樂天有什麼聯絡,需要一定的相關背景才能得知。其中“居易”是因,“樂天”是果;只有居處安寧,才能知命而樂天。兩者之間暗含著因果關係。

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藍忘機為藍湛|古人名與字的奧秘

白居易《長恨歌》劇照

結語

古人的名與字裡面暗含了各種文化和奧秘,裡面既有長幼之分,又有尊卑之分;既有尊稱和謙稱,又有親密與否的差異。什麼時候該叫名,什麼時候該稱呼字,都是有法可循的,不可以胡亂稱呼。

在取名與字時,可以按照兄弟排行取字,也可以按照同義相協,亦或者是反義相對的方式,有的則傳遞著某種聯絡。

一般而言,同輩之間直呼其名是不禮貌的行為,那麼,為什麼魏無羨和藍忘機要明知故犯呢?為什麼只有魏無羨稱呼他為藍湛呢?我想,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作者介紹:@星空婉兒,一個酷愛讀書、酷愛旅遊的愛笑90後女孩,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座右銘: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希望能以文會友,歡迎大家一起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