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一手造成的考古錯案,導致歷史書跟著錯了幾十年

眾所周知,郭沫若是考古界的“瘋狂達人”,一輩子心心念唸的就是挖開各種各樣的墓,美其名曰是“要讓老祖宗的東西重見天日”,可是,他卻忽略了“保護”,在不能做到有效保護的前提下的發掘,那都是變相的毀滅。

郭沫若一手造成的考古錯案,導致歷史書跟著錯了幾十年

郭沫若比如郭沫若挖墓成癮,普通的古墓根本滿足不了他的胃口, 一心要挖“帝陵”,終於在他各種的周旋下,上方同意了,於是郭沫若打算先從明十三陵中朱棣的陵下手,奈何找不到入口,此時又整好發現萬曆皇帝的定陵凹下去一塊,於是就挖了萬曆皇帝的陵。

結果,由於沒經驗,墓中的一切精美器物都氧化在空氣裡了,根本沒有來得及儲存下來,這次的發掘除了毀了一座帝陵,其他什麼也沒得到。郭沫若只叫囂挖掘,卻連基本的措施什麼的,一概沒有做過,真心不懂老郭到底圖個啥?只圖個挖掘的快感?拋墳還能上癮?當年滿清入關,可是都沒動明朝帝陵,沒想到毀在了自己人手裡。

郭沫若一手造成的考古錯案,導致歷史書跟著錯了幾十年

在地宮出土的很多文物拿到地面上時依舊非常光鮮,但在如今流出的考古照片來看,這些珍貴文物幾乎毀於一旦;除了一些瓷器,絕大部分的文物都因保護不當被破壞得幾乎殆盡。而墓室中幾百年不朽的金絲楠木棺也被當成廢品丟到山澗,萬曆皇帝的屍骨在後來被鞭屍。

郭沫若一手造成的考古錯案,導致歷史書跟著錯了幾十年

l>從萬曆的龍袍就可以看出挖掘定陵的破壞有多大,龍袍出土時和影視中的相差無幾,但現在看起來和一堆稻草相差無幾。

這次帝陵的發掘十分的失敗,可憐萬曆皇帝的屍骨都被燒了,裡面的東西除了氧化的,剩下的棺槨什麼也被扔了,知道的這叫考古,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盜墓的和尋仇的一起組團來了呢,對墓主人來個先盜墓再鞭屍。

幸好上方立刻叫停了郭沫若的這種瘋狂行為,並且下了一道死命令,永遠不能再動帝陵!估計上方心裡也是罵娘,說好的專家呢?就是這種啥都不知道,只是瘋狂的盯著挖墓?心塞的想斃了他,天天瞎嚷嚷挖挖挖。

郭沫若一手造成的考古錯案,導致歷史書跟著錯了幾十年

另一件事也和郭沫若脫不了關係。就是我國發現的迄今為止最早的青銅器——後母戊鼎。

是的,這個鼎叫“後母戊鼎”,不是“司”,因為商朝的銘文是反著刻的,“後”的意思是“王后”,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但是當時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親自跑過去考證的,因為看到鼎上有“司(後)母戊”三個字,直接就給這鼎命名為“司母戊”了。

郭沫若一手造成的考古錯案,導致歷史書跟著錯了幾十年

以至於,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學的一直都是“司母戊”,老師也從來沒解釋過這名字的意思,怎麼解釋?原本就是錯的,哪來自圓其說的解釋?

考古不是隻挖掘而已,更不是草率的隨便確定,沒有合適的保護措施,沒有保護的能力,就讓他長眠地下不好嗎?既然打著考古的名義,那就請認真點,別又過了十幾年之後,突然告訴我們的子孫,那個啥啥啥是錯的,說實話,這種鬧著玩的行為,真是接受不了。

後人有感嘆曰(保護古墓郭沫若,愛護壁畫張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