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

廣德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蘇浙皖三省八縣市交界處,廣德有建制已經有1800多年,在這近歷史長河中,廣德歷史上近千年一直是地區級市:廣德軍、廣德路、廣德府、廣德州。

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

▲廣德縣文化中心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升廣德縣為廣德軍 (治廣德桃州鎮),轄境相當今安徽廣德、郎溪等縣地。 至紹興初(約1131年後),廣德軍先後屬江南路、江南東路。宋的軍、府、州、監同屬於路。

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

▲地圖編繪:徐厚冰

軍相當於現在的地區級市,據曾鞏《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載:“太宗皇帝在住四年,乃按地圖因縣立軍。”、“蓋廣德居吳之西疆,故障之墟,境大壤沃,食貨富穣,人力有餘。”《元豐類稿》(卷十八至卷二十一)另外據《廣德縣誌·人口(人口數量和分佈)》崇寧元年(1102),廣德軍有41500戶,人口有100722人。從史料我們可以看出,廣德一帶從社會、經濟、人口等方面來看其在當時歷史時期是相對比較繁榮。

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

▲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廣德軍為廣德路,路設總管府領廣德、建平(今郎溪)兩縣,屬江浙行中書省。二十八年二月,立江淮行樞密院,治廣德路。正十六年(1356)六月朱元璋部克復廣德,改廣德路為廣興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廣興府屬京師直隸,不久改稱廣德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廣德路領2縣,人口達339780人之多。

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

▲地圖編繪:徐厚冰

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

▲元代地方行政管理系統圖示

明洪武四年(1371)九月降廣德府為廣德直隸州,十三年(1380)四月省廣陽縣入州。永樂元年(1403)廣德州直隸南京。

明時廣德達到繁榮時期。廣德州人口最多時,即洪武二十六年(1393)達247979人;

明時廣德古建築得到有效保護和延存。朱元璋下令改廣德路為廣興府(不久改稱廣德府),洪武令邵榮、趙繼祖修建城牆;廣德古縣城始有城牆。二十六年

( 1598年)

知州段猷顯重鼓角樓;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何鳳起重修開化寺並改名為天壽寺。

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

▲天壽寺

明朝時祠山文化享譽大江南北。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賜看祠山經院為明教院,崇寧年間(約在1104年間)又改為明教禪院,變成了佛教寺廟。 據《明史》和《祠山志》載,元朝末年, 朱元璋曾題詩稱廣德祠山為“天下英靈第一山”,在廣德和廣德祠山殿題有詩詞四首。因張渤和祠山的一再加封和屢加贈賜、佛道諸家的推波助瀾、文人雅士的不斷渲染。祠山、祠山廟、祠山爺、祠山殿等名揚天下,香火日盛。

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

▲橫山一角

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清平江南,廣德州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改屬安徽布政使司。雍正十一年(1734)十二月廣德州改屬安徽寧池太廣道。咸豐四年(1854)暫歸浙江巡撫代管,同治三年(1864)復屬安徽,隸徽寧池太廣道。光緒三十四年(1908)五月廣德州改屬安徽皖南道。

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

▲地圖編繪:徐厚冰

清時是廣德州由強盛逐步變衰時期。單從人口數量變化來看,清順治初年州屬221053人,經太平軍之戰、病疫等原因。《廣德州志》載:“同治元年(1862)大疫,先是州民在賊中困苦流離,死亡過半。至是又病疫,五月至八月,積屍滿野,死亡殆盡”,“幾數十里無人煙”,“州民戶口舊有三十餘萬,賊去時遺黎六千有奇”。咸豐九年(1859)廣德人口為312614人,同治四年(1865)廣德土民僅存5078人,另有客民(移民)1250人。六年之中,廣德就有30餘萬人死亡或流落他鄉。由此可知,廣德州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所遭受的重大創傷。

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

▲圖片來源於網路

民國元年(1912)4月改州為廣德縣(仍駐今桃州鎮),不領建平縣,直屬安徽省。從979年至1912年,廣德作為“地級市”有九百多年曆史,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了重要的歷程。

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

廣德歷史上的曾經輝煌已經成為過去。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特別是近年來,廣德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機遇,圍繞“追趕蘇浙、挺進百強”奮鬥目標,深入實施“1166”工作部署,以建立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撤縣建市工作穩步推進,廣德縣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快速發展,廣德州不在了,廣德市指日可待!(作者:徐厚冰)

廣德在歷史上作為地級市,有近千年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