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海南有多倒黴,朋友為他修住房被革職,不得不住在樹林裡?

謫貶三年後,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於元符三年(1100)六月二十日離開海南,在渡瓊州海峽北赴廉州時,抬眼雲飛鬥轉的無際高天、俯瞰浪濤奔湧的遼闊大海,回想大起大落、榮辱變幻的人生經歷,感慨化為詩曰:“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我們彷彿聽到了蘇東坡迎著朝陽的大聲吶喊,一吐胸中塊壘,盪滌汙水髒名,撫慰難平心緒,還原生命本色。

紹聖四年(1097)六月十一日,東坡弟弟蘇轍送東坡父子上船。陪蘇東坡到海南的是他三兒子蘇過。二夫人走後陪東坡患難的妾王朝雲在惠州染上瘟疫去世,對他也是個打擊。宦海沉浮、人生起落、浪跡天涯,不斷地折騰,沒有驚恐,而是習慣。離別之前,蘇東坡給朋友廣州太守王古寫信表達心跡:“某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春與長子邁訣,已處置後事矣。今到海南,首當做棺,次便做墓。仍留手疏與諸子,死即葬於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撫柩,此亦東坡家風也。”悲涼中更顯豪氣。

過海登岸後,蘇東坡父子往目的地儋州走,七月初二到達。初到南荒,舉目無親,一個被貶的官員,也沒人認得,其困難可想而知。他說:“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爾。惟有一幸,無甚瘴也。”剩下的就是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達觀的人生哲學。

蘇軾在海南有多倒黴,朋友為他修住房被革職,不得不住在樹林裡?

紹聖四年八月剛到昌化軍(今儋州市)任軍使的張中來看望“有罪”之臣蘇東坡。原來,張中在來儋途中,路經雷州,拜訪雷州知州張蓬,張蓬是蘇東坡的門生,詳細介紹了蘇東坡的情況,並請張中到儋州時多多關照自己的老師,並寫了一封信讓他帶上。張中看到蘇東坡住的條件太差,就派士兵修葺自己公館旁邊的一個破舊不堪的驛所,把蘇東坡接過去住。

當年十一月,蘇東坡與新軍使張中一同拜訪儋州逸士黎子云。《廣東考古輯要》載:“黎子云,儋州人,家居城東。昆仲貧而好學,城南有別墅,所居皆林木水竹,清幽瀟灑。蘇軾雅敬禮之。每與弟載酒過從,請益問奇。”這次拜訪,在座的許多客人建議大家湊錢建一屋,以為往來遊息之所。東坡欣然應許,並取《漢書·揚雄傳》中“載酒問字”的典故,名其屋曰載酒堂。蘇東坡《和陶田舍始春懷古二首並引》也有記載:“儋人黎子云兄弟,居城東南,躬農圃之勞。偶與軍使張中同訪之,居臨大池,水土幽茂。坐客欲為醵錢作屋,予亦同之。名其屋載酒堂。”於是軍使張中就在離城二三里、黎子云家園裡建起了載酒堂。從此這裡便成為蘇東坡和朋友聚會之地。當地黎子云兄弟、符林、王霄等讀書人常“請益問奇”“日益親炙”,過從甚密。儋州,乃至海南文化從此出現新的面貌。

元符元年(1098)四月,朝廷派官員視察並報告貶謫大臣的情形,那個官員發現蘇東坡住在用公款裝修的官舍,還頗受軍使張中的優待關照,回去稟報朝廷,於是將張中革職,並把蘇東坡逐出。蘇東坡在城南一片林子裡找了一塊地,用僅有的一點錢,在當地居民和朋友的幫助下,蓋了一棟簡陋的房子,並給房子取名“桄榔庵”,又打了一口井。作《桄榔庵銘》和《新居》詩,以記其事。當時這裡鹿很多,夜裡躺在床上,能聽到黎民獵鹿的聲音。有時早晨獵人叩門,以鹿肉相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