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校園情聖》

伍思薇導演時隔十六年再次執導的電影,網飛的又一部型別片。說實在的,對校園愛情片不太感興趣的我來說,《校園情聖》挺寡淡的。

動畫、配樂、個人視角下的內心旁白、羞於啟齒的曖昧情愫,這些風格化的元素構成了美式校園青春戀愛輕喜劇。主人公不會真正面對生活的壓力,無論是情竇初開,還是身份認同,他們所遇到的問題都是些非常直接、純粹的情感問題,所以校園型別片的視野很狹窄,大多數都在講述青少年的孤獨感。《校園情聖》也不例外。

影評:《校園情聖》

表達的內容雖然沒什麼新意,但是在表達的方式上,本片還是有一些獨特的。這種獨特需要對比《壁花少年》、《愛你,西蒙》這些美國本土導演的電影才能發掘出來。

伍思薇作為亞裔女性導演,她把東方女性的溫柔、堅韌注入到電影中。女主角Ellie雖然面對著文化衝突、性取向等等問題,但她沒有陷入到喊口號式的情緒宣洩中。配角們展現出來的形象並不狹隘、醜惡,僅僅是與主角不同,而這種強烈的不同也讓人感覺到,主角其實並沒有真正融入到美國本土文化之中。在《壁花少年》和《愛你,西蒙》裡,主角最後都收穫了朋友們的安慰與鼓勵,而在《校園情聖》裡,Ellie其實並沒有得到群體式的支援,主角三人自我成長,也只能自我成長。

影評:《校園情聖》

視聽語言上,有兩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一個是單人鏡頭和過肩鏡頭在短短几秒內的銜接。

單人鏡頭裡,Ellie沉浸在自己的愛情裡。

過肩鏡頭裡,Ellie慌張地向Paul解釋自己剛才的失態。

雙人鏡頭比單人鏡頭更強調角色之間的關係。

另一個是在教堂,Ellie遙望著被矇在鼓裡的Aster。

在前幾個鏡頭裡,由於都是特寫鏡頭,沒有中景以上的鏡頭,再加上兩個角色在畫面中處於相對位置,所以,即使觀眾知道兩個人並不是在真正對望,但對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沒有一個清楚的概念。

之後,鏡頭進行了變焦和上移,急速拉大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在電影中,空間上的距離也是心理上的距離。這個排程加強了電影的戲劇張力。

電影內的東西就差不多了,說說電影外的。

《校園情聖》是我連著寫的第二部網飛型別片。我覺得,網飛越來越像1948年之前的好萊塢製片廠。

電影行業在大體上分為三個部分,製片、發行、放映。48年之前,好萊塢的電影公司(“五大三小”)對電影資源進行了垂直整合,實現了一體化管理,壟斷了美國電影行業所有的環節。

大家一直在說網飛作為線上流媒體代表,改變了群眾的觀影方式。其實,真正改變的是放映方式,網飛在無形之中再度實現了電影行業資源的垂直整合。網飛現在製片方式就像以前的製片廠,對著名導演的作品進行大預算的投資,比如阿方索·卡隆的《羅馬》、馬丁·斯卡塞斯的《愛爾蘭人》,用這些電影衝口碑,然後用大量高度風格化重複化的型別片增加產量,最後再投資低成本獨立電影。

直到48年的“派拉蒙判決”,“五大”被迫放棄自己的院線,美國電影行業才迎來百花齊放。如果線上流媒體重新實現對電影行業,至少是放映這一環節,的壟斷,那對電影藝術本身來講,不見的是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