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傳統民俗文化

曲周傳統民俗文化

曲周龍燈,曲周縣傳統民俗文化之一,為漢民族龍燈代表。曲周龍燈的龍體造型特點是:巨口張、目生光、角尖厲、須飄揚、身婉長、尾剛勁、千鱗萬甲、神采飛揚,威武壯觀。曲周龍燈舞法多變,計有二十多種招式,其中以鑽龍、滾龍、盤龍最為精彩。舞龍分兩法,一是在行進間進行,讓龍搖頭晃尾,如太空遨遊,一是原地掄舞使龍上下翻飛左右盤旋,意為神龍發威,氣吞山河,極為壯觀。表演時,觀看的人川流不息,熱鬧非凡。

曲周傳統民俗文化

曲周花車,原名拉花車,漢族民間舞,始於明,盛於清,至今不衰。曲周花車以冀南地扭子步為基調,同時吸收了戲曲中的部分技巧,其特點是細膩活潑。典型的舞法有撲蝴蝶、抖肩、抖膀子、晃腰、下叉、鷂子翻身、小開門等。道具主要是花車,表演時以跑圓場為主,同時加入串八字、爛泥窩、臥車、上下坡等聲面。

曲周傳統民俗文化

曲周儺舞聚英叉會 ,是曲周縣安寨鎮南陽莊村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蹈,起源於清代,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曲周儺舞聚英叉會將戲劇表演、武術動作融合於儺舞表演之中,並從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中汲取內容,創作新節目,形成了娛人娛神的民間舞蹈。演出時場面變化複雜,表演細膩瀟灑,生活氣息濃厚,具有原生態特徵。對於研究當時的民間文化、民俗風情以及社會背景、精神寄託、經濟狀況提供了實體性資料。在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藝術學、戲劇學方面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資料價值。

曲周傳統民俗文化

曲周柳子腔,是曲周縣獨具特色的傳統戲曲藝術,發源於侯村鎮堤上村。曲周柳子腔在劇情內容、唱腔唸白、形體動作、音樂伴奏等方面均有其鮮明的藝術特色。曲周柳子腔很少有帝王將相的朝代戲,多以生、旦為主,輔以丑角作陪襯。劇情內容往往以家庭為背景,透過夫妻、未婚夫妻、婆媳、姑嫂、妯娌、鄰里等相互之間的恩恩怨怨,演繹悲歡離合的故事,宣傳道德倫理,宣揚傳統美德,對人們進行懲惡揚善的教化。保護和開發曲周柳子腔,對於豐富戲曲藝術,豐富農村業餘文化生活,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