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眼”可稱之為瞼腺炎,如果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可出現面板潰破

導語:“針眼

”在中醫上又稱“眼癤”,“土疳”等,目前現代醫學多稱之為瞼腺炎。在臨床上主要以紅、腫、熱、痛等症狀為

主要表現。

但是近年來在兒童群體中發病率及其複發率較高,雖然本病與其他疾病比較其致盲風險並不高,但是也常常給兒童及其家長

帶來苦惱

,給其工作和學習帶來影響,治療不當或者不及時,可出現面板潰破,嚴重者可留下疤痕,影響

兒童的身心健康

“針眼”可稱之為瞼腺炎,如果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可出現面板潰破

01

針眼又稱“土疳”“眼癤”等,兒童偏食或營養過勝可能會誘發疾病

1、祖國醫學對本病的認識

針眼又稱“土疳”

“眼癤”

等,現代醫學多稱為瞼腺炎。針眼的病名出自於隋代巢元方所編著的《諸病源候論》,

《證治準繩》

雲“土瘡證,……,俗呼偷針是也,……有止生一目者。”

因此得出

其病名及病位。《諸病源侯論目病諸侯》有言“人有眼內毗頭忽結成,……便生膿汁,……

為偷針

”。

對針眼病的演變過程進行了非常簡單明瞭的講述,

《審視瑤函》

雲“土瘡病,……微則自然消散,甚則出血流膿。”對

針眼的預後

及轉歸進行了論述。以上古籍對本病從不同的症狀、

體徵等方面

進行歸納敘述,因而得出不同的病名,但都與現代醫學所研究的麥粒腫十分類似,因此可歸於

同一型別的疾病。

2、病因病機的認識

《諸病源候論。目病諸候·針眼候》

曰“……熱氣客在目間,熱搏於津液……”《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言“犯觸辛熱燥膩風沙火”或“

竅未實

,因風乘虛而入”。從而提出了此病的病因病機。

《靈樞·大惑論》

曰:“精之窠為眼,……,筋之精為黑眼,……,

肌肉之精為約束

。”

因此後世醫家歸納之稱為

“五輪學說”

,因胞瞼屬脾,稱為“肉輪”,脾主肌肉,約束眼瞼肌肉的運動。而脾與胃相表裡,

上胞屬脾,

下胞屬胃,故當胞瞼被侵襲時,多責之於脾和胃。

針眼

多數是由於感受風熱毒邪,外邪侵襲胞瞼;或者過食辛辣厚味,滯於中焦,久而化熱成毒,以致

脾胃蘊積熱毒

,上攻於目形成針眼。

“針眼”可稱之為瞼腺炎,如果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可出現面板潰破

若疾病發生後

治療的不徹底

,導致餘邪沒有完全祛除,或者因為素體虛弱,衛外不固,容易感受風邪者,常常可以

反覆發作

。胞瞼處於眼睛的最前位置,因此具有保護眼球、滋養潤滑結膜、角膜以及清除眼球表面的塵埃和

毒邪等功用

。容易形成麥粒腫的兒童患者都是比較偏好甜辣食品、

肉及油膩食物

,不喜歡吃蔬菜。

目前大部分兒童為

獨生子女

,家長過於寵溺,導致兒童有偏食或者營養過勝的狀態,嗜食肉類,把飲料當水,

零食當飯

。為了有效的預防針眼疾病的發生,一定要給兒童樹立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對兒童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不僅對預防

本病重要,

對其今後的身體健康成長

也尤為重要。

瞼腺炎反覆發作的根本是因為脾胃積熱的

內在身體環境

,其外在條件是感受外邪。臨床觀察發現,具有複發性瞼腺炎的兒童大多伴

有口渴多

、口腔異味、汗出或但頭汗出、唇紅、手足心熱、腹脹腹痛、

大便乾硬

、睡眠不實、齗齒等表現,兒童時期愛好甜食和肉類,兒童素有

“脾常不足”

而且

“食已仍不知飽足”

,嗜好食肥甘厚味,導致脾胃受損,不能正常受納運化水谷,食滯中焦,氣血津液的

執行不暢

。食積日久,鬱久化熱,釀生脾胃積熱,為兒童瞼腺炎的反覆發作提供了

內在條件

“針眼”可稱之為瞼腺炎,如果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可出現面板潰破

兒童脾胃積熱則是針眼反覆發作的

根本原因

,其反覆的本質是兒童脾胃積熱的身體內在原因,常因感受外來邪氣而觸發此病。如果脾胃積熱

不能及時消除

,便反覆發作,只有清除病因,才能有效的減輕甚至

阻止復發

02

瞭解祖國醫學對本病的治療方法,耳尖放血有明顯的瀉熱和開導功用

1、耳尖放血

祖國醫學

《針灸大成》

就有“灸耳尖,治眼生翳膜”的記載。《耳穴辨治綱要》雲“耳尖……偏於涼”,

《耳穴治面病》

雲“本穴性質屬陰,……清涼消急,……清熱瀉火,……護正之工”。明確闡釋了耳尖放血具有清熱

瀉火之功用

。根據“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原理可以得出外感風熱型針眼可以透過

耳尖放血

的治療方法得到有效的

治療。

耳尖放

在中醫眼科學中屬於刺絡放血技術,可以有效的加強病患的身體素質,具有明顯的瀉熱和

開導功用

,能夠快速有效的解決針眼患者的寒戰及發熱等全身的中毒症狀。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

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精陽氣上走於

目而為睛

”。

說明了耳透過經脈與眼睛的

關聯

。耳尖點刺放血透過放血的方法減輕胞瞼的紅腫和疼痛。用此種方法能夠使瘀滯在體內的熱毒之邪跟

隨血液

一道排出體外,達到在較短時間內發揮清熱解毒,瀉火

止痛的作用

“針眼”可稱之為瞼腺炎,如果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可出現面板潰破

臨床表明,

耳尖點刺放血的治療方法的確有臨床療效,是治療早期瞼腺炎的有效治療方案。雖然此方式縮短了治療時間

且操作簡單

,但是對於兒童來說並不容易接受,兒童對於放血器具存在害怕心理,因此在治療上存在

一定困難。

2、中藥燻蒸

《禮記》中有:

“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

的描述。因此中藥燻蒸的治療方法在古代已經形成,中藥燻蒸治療就是透過中藥燻蒸治療儀對草藥

進行蒸煮,

使藥物蒸出的熱氣直接燻蒸患者眼部,眼部面板較

薄且血運豐富。

藥物蒸汽更容易被

面板直接吸收

,熱蒸汽可以使面板區域性的毛細血管擴張,從而加速血液迴圈,激發組織細胞受體的

生物化學作用

,促進炎性分泌物的吸收和消散。中藥燻蒸是透過儀器不斷輸出藥物蒸汽,直接透過眼部面板將藥效

傳達至病處

,使區域性血管擴張,加速血液迴圈,促進紅腫,

炎症吸收。

採用清熱解毒藥物對患眼

燻蒸治療,

除了具有溼熱敷的作用以外,還可以透過藥物直接接觸於眼部,以達到脈絡通暢,清熱

解毒消腫

的效果,區域性熱敷的方法適用於早起未成膿的

患者

“針眼”可稱之為瞼腺炎,如果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可出現面板潰破

3、針灸

針灸是

過對穴位進行區域性刺激,透過經脈循行,到達病處。陽白、攢竹、瞳子骼、睛明、絲竹空、

魚腰、承泣

、合谷、四白等陽經穴位是針刺治療時的常用穴位。《靈樞·經脈》中記載:“膀胱足太陽……,

起於目內眥

,……,交巔。”

“膽足少陽……

,起於目銳眥

,……頭角”。陽經的穴位循行均經於目,不僅可以瀉陽經的熱毒,還可以助

臟腑瀉其熱邪

。而眼部穴位的選取需在紅腫區域以外,選用瀉法,達到清熱

解毒之功效。

4、其他

採用口服

五味消毒飲

加減聯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治療早期麥粒腫患者,五味消毒飲具有清熱解毒,

散結之功用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經臨床證明亦有很好的抗炎作用,二者合用使治療效果更佳,中藥四季青中的主要化學成分具有

很好的抗炎

和消腫作用。

“針眼”可稱之為瞼腺炎,如果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可出現面板潰破

可選取眼周穴位

:攢竹、太陽

、魚腰、絲竹空,四肢穴位:外關、後溪、合谷、三陰交、申脈,對其進行按揉,以刺激穴位有痠麻脹痛之感,穴位多為陽明經之穴,均有瀉熱之效,三陰交為脾經穴位,而胞瞼對應脾臟,可以很好的起到清熱化溼作用。

結語

:針眼的發病與性別年齡、季節氣候基本

沒有關聯,

可以單眼或者雙眼發病。目前針眼的中醫治療方法繁多,但是傳統方法對於兒童來說有諸多

不便之處

,採用溼熱敷時既保證熱度,又要

避免燙傷患者,

兒童很難把握尺度;中藥外敷法更是複雜,多數患者很難按時堅持治療;耳尖放血雖然對早期

麥粒腫有效

,但是對反覆發作的兒童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