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繪畫藝術真的與禪宗有關嗎?為何有如此冷逸!

八大山人繪畫藝術的孤獨感真的與禪宗有關嗎?什麼原因讓他的變得冷逸,為何他晚年會還俗!

八大山人的繪畫藝術真的與禪宗有關嗎?為何有如此冷逸!

我們都知道清朝初期有比較著名的四大畫僧,其中石濤出家比較早,八大山人出家比較晚,大概是成年之後出家的目睹了明朝的滅亡,他們兩個人都是朱元璋的後代,石濤則是出生在廣西湘江,小時候被下人偷偷帶出去的,為了躲避追殺遁入空門。

八大山人自成年之後目睹國破家亡的痛處,也是不得已才遁跡佛門,依佛門長達三十多年,而這三十多年居住地也不是很固定,到處流浪,晚年才固定下來。雖然離開佛門,但是其長期受佛學思想的影響,貫穿了他的一生,成為他的主流思想。最主要的是受到曹洞宗的影響最為深遠,這也導致八大山人為其藝術的孤獨精神打下了深深的禪家的烙印。

八大山人的繪畫藝術真的與禪宗有關嗎?為何有如此冷逸!

說是禪宗給了八大山人獨特的智慧,這一點也不假,從他的作品當中也可以看出,他畢生用藝術的語言來表現禪。

最為明顯的就是八大山人用他的畫告訴觀眾,一個空寂的時空,空空如也,孤獨無依,幽絕冷逸,他的作品當中畫的鳥兒大多是一隻,而他畫的不僅僅是一隻鳥的命運,而更多的是在訴說他自己,也正如曹丕的詩說:“人生居天壤間,忽若飛鳥棲枯枝。”一定程度上來說人和一隻鳥兒沒啥區別,而生命過程其實就是孤獨者的短暫棲居。八大山人為什麼會用畫一隻鳥兒呢,大概就是在向大家展現對人孤獨命運的一個思考。

八大山人的繪畫藝術真的與禪宗有關嗎?為何有如此冷逸!

那麼八大山人晚年的作品,其實也是對孤獨寂寞世界的一個品味,孤獨的人生才是成仙成道必須經歷的一個點,都說順成人,逆成仙,就是要和眾生反著來,易經就告訴我們,反者道之動的道理。

這透露出他對人生命價值的一個清醒的認識,這世間一切也只有孤獨的才是最為真實的。這是對於禪門所講述的“孤獨乃真實相”這一觀點的一個寫照,但是這一切在八大山人看來,總是要歸於“自性”,歸於自由的,只有這樣才是真實的存在,否則一切則為虛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生命的意義,而八大山人甚至是修道人所講的孤獨其實是一條通往自由的路。

八大山人的繪畫藝術真的與禪宗有關嗎?為何有如此冷逸!

這條通往自由的路雖然前期很痛苦但是後期會讓你無往而不利,也有人說自律也是自由的一個開始,可以這麼說,只有自律才會讓你以最快的速度達到你想要的結果而這個過程也是孤獨,痛苦的,但是越往後你會發展你會超越很多人,這也就意味著你會被別人更容易獲得更多的資源。

就好比孤月當空,光從何生?月從而生的禪理,欲明白這樣的道理需要放棄一切在外所學的知識,從心開始,心學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依據,所謂心生萬物就是這個理,而這裡的月從何起,就是由人的意識在做決定,而意識又是從心中而發,乃心中所生。

八大山人的繪畫藝術真的與禪宗有關嗎?為何有如此冷逸!

八大山人一生悟道參禪,自然深諳其中緣由,他藉助於繪畫表達了他這方面的思考,而不是用語言直接告訴世人,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自然語言同他修為一樣的人才了明白其中道理,才能明白八大的苦口婆心。

八大山人的畫中出現最多的就是孤鳥、孤雞、孤樹、孤獨的菡萏、孤獨的小花、孤獨的小舟,這些孤獨的意象,而這些物象都無所依賴,都是孤獨的存在,就像他一樣,而周圍沒有與他一樣的同伴,高階的哲人都是這樣孤獨的獨處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周圍沒有與他們言語的同伴,於是獨處這。

八大山人的繪畫藝術真的與禪宗有關嗎?為何有如此冷逸!

我也不是憑空而說,是有根據的,他的詩詞也可以說明,比如他的《題畫山水》詩道:“去往天下河山,僅供當時瀏覽。世界八萬四千,究竟瞻顧礙眼。”而這個世界就好像被葛藤互相糾纏,人類更是被知識、習慣所束縛糾纏一樣,而在其中喪失了真性,於是八大山人乾脆利落要斬斷糾纏人類的這個葛藤,撕開牽連,尋得生命的真實相,放棄虛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