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好人為什麼後來都變成了壞人?原因有兩點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什麼是好人,什麼又是壞人?

有人認為樂於助人的人就是好人,而冷漠無情的人就是壞人。有人認為真誠熱情的人就是好人,而虛假偽善的人就是壞人。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因此對於一個人是好是壞的判斷,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標準。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好與壞是一對矛盾,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貫通,即可以相互轉化。

因此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人可以變成好人,好人可以變成壞人。

例如,在外偷竊成性的小偷回到家卻是一個孝順母親的好兒子,這就是壞人可以轉化成好人。平時待人真誠、拾金不昧的好人遇到他人無意間掉落的鉅款卻選擇私吞佔用,這就是好人可以轉化成壞人。

然而,在心理學中,好人向壞人的轉變與下面的條件密切相關。

身邊的好人為什麼後來都變成了壞人?原因有兩點

情境力量扭曲行為

津巴多曾經建造了一座“監獄”,位於斯坦福大學心理系大樓的地下室。

他想要驗證一個假設:相對於一個人的內在性情和天性,周圍的環境、事件發生的情境對其行為有更強大的影響。他請來一位曾經服刑多年的前科犯作為顧問,儘可能地將“監獄”模擬得更加真實。

該研究計劃持續兩週,地下室被精心改造過,監獄裡安裝了攝像頭和通話系統以方便實驗人員監控“看守”和“囚犯”的行為。

這是心理學史上最具爭議的研究之一,實驗人員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觀察到的現象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看守和囚犯對於現實和“扮演”之間的界限逐漸變得模糊起來。

身邊的好人為什麼後來都變成了壞人?原因有兩點

看守一開始只是盡責地扮演著自己的看守角色,但他們逐漸變得嚴厲,開始要求囚犯做一些勉為其難的動作,如果做不到還會有懲罰。

他們開始變得冷酷起來,就像電影裡真的看守那樣,冷漠而無情。

而囚犯也漸漸變得卑微順從,他們為了儘可能少受到懲罰,不得不對看守進行討好,他們就像真的囚犯那樣,喪失了人性。

在實驗人員看到的畫面中,人性被擱置,人們的自我受到了衝擊,看守表現出病態、醜惡的一面。而囚犯只想著逃跑、保證生存以及憎恨看守。

津巴多及其後繼研究證明了情境的力量是巨大的,情境力量可以扭曲我們的行為,使我們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壞人。

身邊的好人為什麼後來都變成了壞人?原因有兩點

如果我們待在學校,那我們會是一個好好學習的人。

如果我們每天在社會上跟小混混廝混,身邊全是不學無術、遊手好閒的人,那我們也會變成那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對情境力量的完美解釋。

嚴重的認知失調

費斯汀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認知失調是指

當一個人的認知成分產生衝突或者自己的態度與行為之間不一致時,個體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並且會想辦法消除這種緊張。

人們的態度與行為總是保持一致,例如,我們喜歡旅遊,就會專門抽時間與親朋好友出去遊山玩水。我們喜歡健身,就會每天晚上雷打不動地去健身房揮灑汗水。

如果我們認為一個人不值得我們交往,我們就會想辦法遠離他。如果我們覺得生活充滿希望,我們的行為就會透出樂觀積極之感。

身邊的好人為什麼後來都變成了壞人?原因有兩點

正是因為人們心中對事物的態度與外露出的行為總是保持一致,人們才能夠心安理得地為人處事,要是態度與行為不一致,就會產生緊張感。

例如,一個學生每晚挑燈夜讀,透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績的進步,但是當他看到另一個貪玩好耍的同學透過作弊達到了比他更好的名次,並得到老師的誇獎時,他的內心就會極其不平衡,頓時憤怒、不甘、自嘲等情緒淹沒他。

他會想:為什麼有人作弊都能比我考得好?我還有必要努力嗎

身邊的好人為什麼後來都變成了壞人?原因有兩點

費斯汀格認為,當個體遭遇認知失調時,如果能夠為行為找到適當的理由,就會減輕焦慮感,可以避免自身認知的改變。

但學生們往往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價值觀,他們受外部影響較大。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通常會透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來減少認知失調,於是有些學生自己也開始作弊,反正“不努力就能拿高分,何樂而不為呢?”

可見,好人與壞人只在一念之差,情境和認知失調的力量能夠深刻地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人們在生活中應該始終秉持自身獨特的價值觀,不為外界所動搖。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ersonality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