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竟然發源於中國?

前段時間在閱讀唐朝的筆記小說《酉陽雜俎》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充滿了既視感的故事。大體內容如下:

在秦漢二朝之前,有一位吳姓洞主娶了兩位妻子。其中一位妻子早死,留下一名女兒,名叫葉限。葉限聰明伶俐,擅長淘金,深得父親的喜愛;但在父親死後,葉限受到後母的虐待,後母經常要求她到危險的地方伐木,或者到深水的井打水。一天,葉限得到一尾兩寸長、金色眼睛的金魚,並帶回家裡飼養。金魚一天一天的長大,只得把它放到池裡飼養。只有葉限每次走到池邊的時候,金魚才會浮上水面伸出頭來。

葉限的後母騙了葉限的衣服後,穿上它走到池邊,然後殺死了金魚,並把它燒來吃。葉限發現金魚不在池裡,放聲大哭。忽然,天上神仙降臨,安慰葉限,並要她把魚骨堀起,藏於家中;如此,向它祈禱的願望都能實現。於是葉限得到金銀珠寶與華衣美食。

到了某個節日,後母參與盛會,她吩咐葉限在家守著果樹。葉限待後母遠去後,亦悄悄跟上,還穿上翠綠色的紗紡上衣和一雙金鞋子。後母所生的女兒認出了葉限,後母看見葉限後亦起疑心;葉限害怕被她們發現,便匆匆回家,途中遺留了其中一隻金鞋子,由其他洞人所撿到。後母回家後,發現葉限抱樹而睡,便沒有追究。

一名洞人把金鞋子帶到洞穴附近的強大島國“陀汗”國售賣。國王得到金鞋子後,命令左右試穿,卻沒有人合穿。於是國王命令全國的婦人試穿那隻鞋子,發現她們全都不是那隻鞋子的主子。那隻金鞋子輕如羽毛,穿上它踏在石上也不會發出聲音。陀汗王認為洞人是搶回來的,便把他禁錮起來,但對之拷打後也無法得知金鞋子的來歷。

國王把金鞋子棄在路旁,併到處派人到人們的家裡搜查,如果搜出另一隻金鞋子,就將家裡的人捉拿。陀汗王在室內找到葉限,並發現她能夠穿上金鞋子,人們都相信她就是金鞋子的主人。由於葉限的一身打扮和舉止都美若天仙,國王便娶她為妻,並與葉限帶著魚骨一同回國。而葉限的後母及異母妹妹則被飛石擊中而死,洞人為了哀悼她們,就把她們埋在石坑裡,並命名為“懊女冢”。以後的人更會在冢前進行祭祀,而該處亦成了求女的地方。

陀汗王回國後,將葉限冊封為王后。回國後的第一年,陀汗王非常貪心,常常向魚骨祈求財寶,雖然都如願以償,但是到了第二年,魚骨就不靈驗了。國王把魚骨葬於海岸,以珍珠遮掩著,並以金銀圍著墓穴。之後,陀汗王出征討伐作亂計程車兵時,打算將那些金銀珠寶都用作軍餉,但那些金銀珠寶都在某一天晚上都被海浪衝走了。

相信稍微閱讀一下,就能發現,這不就是《灰姑娘》的故事嗎?沒錯,這個故事和灰姑娘高度相似,但是西方類似的故事,出現在17世紀,最早開始流行的版本是1697年法國人夏爾·佩羅所寫的《鵝媽媽的故事》中記載的《Cendrillon》,後來在1812年《格林童話》中發展為享譽世界的版本。中國的灰姑娘則是寫於公元803-863年之間,比西方記載的版本早了接近一千年。

《灰姑娘》竟然發源於中國?

廣西傳入說

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先生20世紀40年代在《譯餘偶拾》中提出灰姑娘的故事是在公元9世紀就傳入中國。篇末記錄故事的敘述者是邕州人,也就是現在的廣西南寧,所以是從南海傳入中國。

葉限的名字是灰的音譯,灰在英語裡是Asches,盎格魯撒克遜語為Asecen,梵文是Asan,發音比較接近。至於有梵文發音的考慮則是因為印度在古代長期是東西方民間故事和傳說互相傳播融合的重要途徑,很多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融合發生在印度。

當然這是楊憲益先生的個人觀點,雖然角度清奇,但是目前學術界是存在爭議的。

“灰姑娘型”故事在我國21個民族中都有流傳,故事異文達70多篇,且大部分故事異文都流傳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比如彝族的《阿諾楚》故事、納西族的《土司兒子和阿壽命》、壯族的《達稼的故事》、藏族的《兩對母女》等。因此有學者從這個角度,研究出截然相反的結論。

貴州起源說

馬築生透過研究認為:《葉限》故事產生於秦漢前的中國西南今貴州東南侗民族聚居地區,主要原因如下:

1、原文中“洞人”,即主要聚居在今黔東南地區的侗族。

2、邕州曾治後來稱為“南寧”的地域。中國歷史上曾兩次設定的“南寧州”皆轄有今貴州地域:

3、吳氏是侗族望族;魏晉時期,南方之地泛稱“南中”,特別指今雲南、貴州地區;

4、原文中提到的海,如果是發生在貴州,肯定不是大海,在雲貴川一帶,湖泊一般俗稱“海子”。(相信看過沙海或者鬼吹燈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個說法)

5、侗族對“魚”的崇拜,使“魚”成為侗族民間歌謠、民間故事中的常見題材。

《灰姑娘》竟然發源於中國?

廣西侗族

那麼從貴州起源的傳說,是怎麼傳播到歐洲的呢?

馬築生認為是阿拉伯商人成為了橋樑。在17世紀,精通波斯語言,專門研究古代文化的法國民俗學者彼狄斯·迪·拉·克羅依克斯訪問波斯首都伊斯法罕(現代伊朗首都德黑蘭)。他在伊斯法罕交了很多朋友,並結識了大僧正莫切裡士。莫切裡士知識淵博,著作很多,腦子裡記憶著許多東方的民間故事,並不斷地用文字對這些民間故事進行整理。莫切裡士與克羅依克斯一見如故,很讚賞他的學問,與他長時間地交談,同意他參閱自己的文字資料,研究自己收集的民間故事和自己從印度方言譯成波斯文的一些民間故事譯文。克羅依克斯將在莫切裡士這裡得到的一些東方民間故事譯成了法文,這些故事中多有關於中國的故事,如《杜蘭鐸的三個謎》之類。所以馬築生推測是灰姑娘的故事也是因此傳遞到法國。之所以叫灰姑娘,反而是因為葉限的中文發音適合翻譯為Asches,和楊憲益的看法正好相反。

那麼根據馬築生的研究,灰姑娘的故事的傳播路徑為:“秦漢前”產生於中國西南今貴州東南侗民族聚居地區,晚唐時期經“邕州洞中人”李士元口述,由中國西南傳入中國西部唐朝都城長安,被李士元主人段成式記載於《酉陽雜俎》續集卷之一《支諾皋·上》中。後來可能透過來大唐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傳播到了阿拉伯地區。17世紀時,在波斯首都伊斯法罕遊學的法國民俗學者彼狄斯·迪·拉·克羅依克斯將其譯介到法國。法國17世紀著名詩人夏爾·佩羅在1697年將其整理改寫後編入其童話集《我的鵝媽媽的故事,或昔日寓含道德教訓的故事》之中出版,“灰姑娘型”童話故事因此在歐洲廣為傳播。德國格林兄弟1812年和1815年出版了包括《灰姑娘》在內的兩卷《兒童和家庭童話集》,使“灰姑娘型”童話故事得名並傳遍世界。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學者斯蒂·湯普森稱其為“全部民間故事中最著名的故事。”“灰姑娘型”童話故事成為流傳最為廣泛的一個民間童話故事型別。英國民俗學者瑪麗安·羅福爾·考克斯的研究認為,“灰姑娘型”童話故事最早的書面記錄,是公元9世紀中國民間故事集《酉陽雜俎》續集之一《支諾皋·上》中關於葉限姑娘的故事。

雖然現在還沒有更充分的證據證明《葉限》故事經過阿拉伯人傳遞到歐洲,但是《酉陽雜俎》中的故事,從貴州侗族而來是比較可信的。家喻戶曉的歐洲童話可能是中國本土產生,文化的交流和傳播真是妙不可言。

參考文獻

“灰姑娘型 ”童話溯源 -馬築生

中西敘事形態下的“灰姑娘”解析-關貝貝

灰姑娘的亞洲起源——廣西壯族的故事講述者[美]費伊·比徹姆

《譯餘偶拾》- 楊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