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尚武,秦國的戰車有多強?《詩經》裡用151個字就說得很清楚

秦國變法後迅速崛起,秦王嬴政從公元前230年發起滅六國之戰,僅用10年時間就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靠的是秦軍的強悍戰鬥力,秦國武士的強大令人印象深刻。

秦軍很厲害,但原因其實也不能歸功到嬴政一人頭上,從秦襄公開始,秦人尚武的風氣已經開始形成。

秦人尚武,秦國的戰車有多強?《詩經》裡用151個字就說得很清楚

在《詩經》裡,有一篇詩歌就生動記錄了秦襄公時期秦國軍事力量的強大,全文不長,僅有151個字,畫面感卻撲面而來。

這篇詩歌名為《小戎》,全文如下: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遊環脅驅,陰靷鋈續。文茵暢轂,駕我騏馵。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騮是中,騧驪是驂。龍盾之合,鋈以觼軜。

言念君子,溫其在邑。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

俴駟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鏤膺。

交韔二弓,竹閉緄縢。言念君子,載寢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秦人尚武,秦國的戰車有多強?《詩經》裡用151個字就說得很清楚

怎麼解釋呢?

在秦襄公那個年代,打仗主要還是靠戰車,當時叫“戎車”。

評價一個國家的武力值,習慣用多少輛戰車來衡量,一輛戰車叫一“乘”。

秦襄公時代計算兵力的方法,就是用一輛戎車代表多少匹馬、多少士兵。

一“乘”不單指一輛戎車,而是代表了一個戰鬥單元,包括拉車的四匹馬、車上的三名甲士、車下配合戎車作戰的二十二名步卒,加起來這一“乘”就是二十五人;到了春秋時,一“乘”擴大到七十五人,這還沒有把支援戎車作戰的後勤車“輜車”計算在內。後勤車配備的後勤兵又有二十五人。

照這個數字統計,在秦襄公他們那個春秋時期,人們常說的“三百乘”的對戰,在諸侯國之間就算是規模相當大了。一“乘”按五十人算,“三百乘”就是一萬五千人;一“乘”按一百人算,“三百乘”就是三萬人。

秦人尚武,秦國的戰車有多強?《詩經》裡用151個字就說得很清楚

戰車的外形是什麼樣的呢?

為了實現戰車在作戰中又快又穩當的目標,設計成了車廂前後短、左右寬的樣式,車廂的寬度容許至少三個人寬鬆地並排站立。“小戎”就是一般士兵的小戰車,所以車廂後面上下車的橫擋就設計得低,車廂較淺,故而叫“俴收”,車上又有五根皮條纏繞著車轅。

皮帶穿過銅環,御者揮舞馬鞭,車上還裝飾著精美的花紋。壯士出征,家裡嬌妻非常掛念,小夫妻感情很好,在妻子心裡,丈夫人品好,溫和就像玉一樣。她在自己的板房裡期待著丈夫得勝凱旋歸來。

這就是: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遊環脅驅,陰靷鋈續。文茵暢轂,駕我騏馵。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秦人尚武,秦國的戰車有多強?《詩經》裡用151個字就說得很清楚

那時候的戰車都是四馬力,什麼花紋的馬叫什麼名字,都有通用品牌,就像現在的知名汽車品牌,比如青黑色花紋相間像博棋的馬叫“騏”,左後腳白色的馬叫“馵”,紅黑色的馬叫“騮”,黑嘴的黃馬叫“騧”,黑色的馬叫“驪”。

是不是有些眼花繚亂了?記不清名字的話,就直接統稱它們為“牡”,就是公馬的意思。駕車的時候,中間的兩匹叫“服馬”,兩邊的兩匹叫“驂馬”,駕車的人用六根韁繩控制這四匹馬,這個技術可是相當之高,是當時大學課程的六大主科之一。

尚武的秦國,就連女子說起戰車來也是非常瞭解,就像這首詩的女主角一樣,能隨口說出丈夫所駕戰車上各個零件的拗口名稱。

就比如車中間的那根單轅,叫“梁輈”,就是因為它像有些彎曲的房梁,還像舟的形狀;車轅太長容易斷,就用皮條纏緊,皮條就叫“楘”;還有“遊環”“脅驅”“陰靷”“續”“鏤膺”“鞗革”這些皮製銅製的車具馬具,無不散發著令女人心動、令男人生出豪氣的光澤。

詩歌裡這幾句就是: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騮是中,騧驪是驂。

秦人尚武,秦國的戰車有多強?《詩經》裡用151個字就說得很清楚

在武器裝備上秦襄公是捨得花錢的,這不光體現了對作戰將士的重視,更直接關係到戰鬥勝敗。就拿盾牌來說,根據材質、大小分類,至少有五種,比如那一對“龍盾”,應該是接近頂級的防禦盾牌;再看那些長矛,柄上都裝上了被稱為“鋈錞”的白銅套;還有交錯裝著兩張弓的“韔”,很奢侈地用虎皮做成。

龍盾之合,鋈以觼軜。俴駟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鏤膺。

當時秦人的主要對手還是西戎,秦國抵禦西戎的戰鬥已經成為常態。《詩經》中這首《秦風·小戎》,體現了“秦風”的特點。在秦國,習武成風,男兒從軍參戰,秦國勇士就是駕乘著這樣的戰車在平原上進行戰鬥,為國效勞,成為時尚。

秦人尚武,秦國的戰車有多強?《詩經》裡用151個字就說得很清楚

《詩經》通常被我們當成一部詩歌集,但其實,詩歌正是古代人們記錄歷史的重要方式。如果換一個角度,從故事上去讀《詩經》,能得到更多的知識,比如上面說的這首《秦風·小戎》。

不管從文學性和故事性上來說,《詩經》都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但是《詩經》的語言是雅言和方言的結合,裡面許多詞年代久遠,現代已經屬於生僻詞,沒有學過一點古文,要讀懂《詩經》不是那麼容易。

如果您喜歡《詩經》,又對裡面的故事感興趣,那有一本書正好能滿足需要——《詩經是一本故事書》。

秦人尚武,秦國的戰車有多強?《詩經》裡用151個字就說得很清楚

它透過對傳統的學術解讀進行大眾轉化,把傳統文化閱讀者從枯燥的學術苦讀中解放出來。從飲食、工作、學習等方面,對《詩經》背後的故事、周禮制度進行全景式呈現,使讀者透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鮮活場景,達到讀懂《詩經》、瞭解歷史的多重效果。

作者王福利是冰心散文獎獲得者,多年致力於傳統文化研究推廣,在《人民日報》等報刊發表作品近百萬字,出版《止學:知止的人生智慧》《楚辭是一本故事書》等多部傳統文化著作,其中以散文解讀《詩經》著作《詩風畫境——走進〈詩經〉裡的風景》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

《詩經》是流傳2500多年的經典,既是唯美詩集,也是古代百科全書。《詩經是一本故事書》將帶您重讀《詩經》,感受經典的魅力——越古老,越美好。

而且,對學生來說,《詩經》是現在語文學習中必學的經典,瞭解一些詩經裡的故事和知識,能幫助理解,以後學習起來就事半功倍,對語文科目的學習有很大好處。

有興趣的朋友,點選下面連結可以瞭解更多資訊。

秦人尚武,秦國的戰車有多強?《詩經》裡用151個字就說得很清楚

《詩經》是一本故事書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