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上一期小編給大家簡單介紹了IF排行榜第一名的CA期刊,這一期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業界飽受讚譽、難分伯仲的

Nature和Science

如果兩大期刊一較高下,誰會更勝一籌?

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在這兩大期刊表現如何?

Round1 綜合素質

Nature和Science徵稿範圍與JCR分割槽都是

多學科領域

。從Nature和Science的高引文章可以看出,期刊論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

生物

物理

相關領域。

腫瘤、石墨烯、能源仍然是關注度最高的三大熱門研究方向。

Science隸屬美國科學促進會

(AAA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僅有5個子刊,包括

Science Advances, Science Immunology, Science Robotic, Science Signaling,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合作期刊又包括了11本開放獲取期刊。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Nature是學術出版商Springer旗下期刊。由出版商運營的Nature,似乎更看重中國市場,不僅有專門的中文網站,並且在中國設立有

北京、上海、南京

三個辦公室。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Nature子刊高達

163

個,不僅對

生命科學、物理、化學、地球科學

這幾大熱門學科進行了細化,還包括了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社科人文類期刊

。綜合來看,由學術出版商運營的Nature似乎更具市場活力,開放度更高、包容性更強。

Round2 歷史底蘊

Nature創刊於1869年,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Nature期刊歷史介紹介面上可以看到Nature上發表過的重要科學研究成果,其中包括1896年倫琴發現X-射線,1921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1925年Raymond Dart提出的人類非洲起源說,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雙螺旋結構設想等等。

(https://www。nature。com/nature/about/history-of-nature)

Science創刊於1880年,相比於Nature豐富的期刊歷史介紹主頁,Science似乎低調很多,並沒有專門的歷史介紹介面。據考證,

Thomas Hunt Morgan的連鎖互換定律,愛因斯坦的引力透鏡,埃德溫·哈勃的螺旋星系(Spiral Galaxy)

等都是在Science首次發表。

兩本期刊一直都在你追我趕,21世紀初為爭奪首發人類基因組圖譜暗暗較勁。2001年2月15日,Nature搶佔先機發表了由國際人類基因組測序聯盟完成的人類基因組測序結果;次日Science緊隨其後發表了由Celera Genomics公司完成的人類基因組測序結果。又是一場沒有高低之分的較量。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這一回合兩本期刊似乎難分伯仲,兩本期刊都是人類科學文明的發展與進步的見證者。

Round3 期刊影響力

根據Web of Science統計資料,多學科分類下,Nature一直以微弱優勢領先於Science。

縱觀21世紀以來,Science僅在2005年、2006年領跑,其餘年份均是Nature穩居榜首。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Nature多學科分類中排名名次

Nature 2020年影響因子49。96,Science 2020年影響因子47。728,近幾年兩者差距並不大。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近五年Science和Nature期刊影響因子走勢

Round4 中國學者參與度

這一回合,我們來看一下中國學者在兩本頂級期刊的參與度。

Nature和Science有自己的學科編輯團隊,掌握稿件生殺大權。

Nature由兩大學科的37位學科編輯組成,

生物學編輯21位,物理、化學和地球科學16學科編輯,包含一位中國學者。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Science編委會由31位學科編輯組成,高階編輯Di Jiang曾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Nature並未公佈審稿編輯委員會名單,在此不做分析。根據Science期刊主頁公佈的審稿編輯委員會資訊,我們可以看到

五位大陸高校科研單位中國學者的身影,其中四位來自中國科學院,一位來自清華大學。

他們分別是陳玲玲(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丁洪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盧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頡偉(清華大學)、朱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我們再來關注一下中國科學家在兩本期刊的發文情況。中國大陸在Nature和Science發文數量排名僅次於

美國、英國、德意志聯邦

三國之後排名第四位。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Nature近三年國家/地區發文情況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Science近三年國家/地區發文情況

非常值得關注的是,新中國成立後,作為我國科學研究的先鋒隊,

中科院異軍突起,

在兩本期刊均表現不俗,

發文數量在Nature和Science分別排名第十位和第九位。

雖然我們不難發現距離第一名加利福尼亞大學我們還有一些的差距,但是我們作為後起之秀正在逐步縮小與前幾名的差距,實力也不容小覷。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Nature近三年機構發文情況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Science近三年機構發文情況

小結

Nature官方資料顯示,從文章投稿到接受處理時間約為

226天

;Science為

138天

,其文章接受率僅

5.6%

。Science和Nature一直秉持最嚴謹的科學態度,兩本期刊任然是科學發文的巔峰。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一場較量下來,無論是在影響力方面,還是在稿件質量方面,兩本期刊都是棋逢對手、難分優劣。我們在分析兩本期刊的同時,也看到了我國的學術論文不僅有了量的積累,也有了質的飛躍。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我國的科學成果在世界尖端領域佔有了一席之地。

就在今年7月27日,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

我國成為全球高質量科技論文第二大貢獻國,

在材料科學、化學、工程技術等12個學科,高水平論文引用次數進入世界前兩位。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潘建偉教授領銜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研團隊獲美國科學促進會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 (Newcomb Cleveland Prize),中國科學家在國際科技獎項上嶄露頭角。

《Nature》與《Science》之間的較量,誰會更勝一籌?

在我國的研究成果逐漸走入國際視野同時,我們也深刻地意識到,我國需要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本土期刊。值得高興的是,本土期刊茁壯成長,已經具備一定的業內影響力,中科院主辦的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Cell Research,Molecular Plant

影響因子相繼破10。

文章有力量、學者有話語權、期刊有影響,

隨著國家的發展強大,我們的科學事業也在不斷進步,相信不僅我們的科學成果能站在巔峰,我們的學術期刊也能成為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版權宣告:文章來源艾思說刊,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