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頻繁出現的“王孫”,到底是個什麼“梗”?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白居易在《賦得古原草送別》中寫道: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王維在《山中送別》中亦云: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注:“明年”又作“年年”)

古詩詞中的“王孫”,出鏡率著實很高,比如李重元《憶王孫·春詞》中的

“萋萋芳草憶王孫”

,再比如王維《山居秋暝》中的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王孫”到底是誰?其表面含義之下又有何寓意呢?

古詩詞中頻繁出現的“王孫”,到底是個什麼“梗”?

“王孫”二字最早出自《左傳·哀公十六年》:

“王孫若安靖楚國,匡正王室,而後庇焉。啟之願也。”

顧名思義,“王孫”的本義是“王爵的子孫”,後泛指貴族子孫,古時也用來尊稱一般青年男子。

但是,上述古詩詞中的“王孫”,卻另有典故,出自《楚辭·招隱士》:

“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大意是:

王孫久留深山,看到異鄉的春草茂盛,突然想念家鄉,想要歸去。

王夫之注曰:

“王孫,隱士也。秦漢以上,士皆王侯之裔,故稱王孫。”

古詩詞中頻繁出現的“王孫”,到底是個什麼“梗”?

這篇《楚辭·招隱士》的作者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一說為淮南王劉安的門客淮南小山代筆。無論其真正執筆者為誰,其作文目的都是陳說山中生活的艱苦險惡,勸告所招的隱士(王孫)歸來。

至此,再回頭看上文提及的詩詞會發現,它們有著非常明顯的共同點,那就是都由

“春草綠”

寫到了

“歸不歸”

,而

“王孫”

,則是連線二者的橋樑。至於

“萋萋”

二字,則是形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實際上還是在寫春草。

春草、王孫、歸不歸,這三個片語成了中國古詩詞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典故,只要提到,表達的就是一種離愁別緒,而這種鄉愁之情,則是由異鄉的春天引發的——異鄉的春天縱然再美,也比不上家鄉的情感羈絆。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以及王維《山中送別》中的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都是這種用法,而《山居秋暝》中的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則是反用典故,表達“王孫”可以留在山中,但萬變不離其宗,其立意仍是落在了“王孫”到底應該“留”還是“歸”的選擇上。

古詩詞中頻繁出現的“王孫”,到底是個什麼“梗”?

讀懂了“王孫”這個典故,讀懂了“春草綠”與“歸不歸”之間的關係,隱藏在中國古詩詞中很多其他“密碼”便可一同破解。

比如,王安石的《夜泊瓜洲》為什麼會從

“春風又綠江南岸”

,突然想到

“明月何時照我還”

再比如,崔顥的《黃鶴樓》為什麼會從

“芳草萋萋鸚鵡洲”

突然過渡到

“日暮鄉關何處是”

,併發出了

“煙波江上使人愁”

的感慨。

以上種種,也都是由異鄉的春天與春草,引發了詩人的鄉愁之情。

用典是古詩詞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辭。何謂“典故”?古代的典故,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梗”,它像是一種語言暗號,無需明說,寫的人和讀的人都懂。古詩詞中的“王孫”便是這樣一個“梗”。

(本文完,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