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是什麼樣的人?

這題目可把我問倒了。西安人留給我的印象跟成都人差不多:生活十分安逸,幸福指數極高,比較會享受生活。空暇時間喜歡三五知己約起吃吃烤串,喝喝啤酒,沐沐足。土生土長的或來了一段時間的西安人,幾乎都有自持物業,甚至有多套物業。汽車不管是是四個圈的(奧迪)還是兩個圈的(QQ),反正大家都屬於有房有車一族,週末一起進山洗洗肺,吃吃農家樂,幸福的不要不要滴!

西安人是什麼樣的人?

週末進山遊玩,俗稱洗肺

西安人是什麼樣的人?

有人說,深圳的人員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包容性極強。我覺得西安在這一點上,有過之而無不及,簡直是個大熔爐。有一種說法,唐朝鼎盛時期,長安人口達到100萬,外國人佔總人數的5%。唐朝至少任用了23名胡人宰相。除了胡人,日本也向唐朝共派遣了19批遣唐使,不少人參加了科舉考試,在唐朝為官。我們學的歷史課文裡,就會提到一位叫阿倍仲麻呂的,他的中文名叫晁衡,自19歲來到長安,三十多年間,一直在唐朝為官,最高官至安南都護。估計當年那些外國人若留下來了後代,全被西安融化成了現在街上走著的某位漢人。

西安人是什麼樣的人?

西安古城牆

西安人是什麼樣的人?

大唐芙蓉園

或許是因為我接觸面太窄,我在西安接觸的很多人,聊天一問,祖籍可能是河南的、湖北的、山西的、山東的、甘肅的、寧夏的、四川的等等。甚至還有原來戶籍在上海,因為當了西安的兒媳婦,生了倆孩子後,一家4口,兩個人戶口落在上海,兩個人戶口落在西安。當然,也遇到了不少廣東人。

潮汕鋪子的老闆娘告訴我,改革開放初期,西安年輕帥氣的小鮮肉南下廣東打工,兩人一見鍾情,她未能把根留住,反而被帥哥“拐騙”到了西安安家落戶。如今懷念家鄉的味道,所以開了這麼一家潮汕鋪子餐廳。新西安人給我留下一種印象,往上推一輩的話,很多新西安人祖籍連陝西都不是。

新西安人中,除了外省籍的,來自本省其它地區的人也很多。現在居住在西安的很多人,可能是來自本省的商洛、寶雞、漢中、延安、榆林……。有一年國慶節假期結束後,我問一個朋友有沒有到外地什麼地方旅遊,他告訴說去了一趟咸陽玩。What? 我聽了覺得非常奇怪,咸陽也屬於外地?我第一次購買機票來西安,票上顯示的就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打那時起,我就認定咸陽就屬於西安。

提到咸陽,大家都會聯想到這是秦人的都城,絕大多數人可能也會認為只有咸陽才是秦人的都城。秦人有“九都八遷”之說,咸陽只是秦人最後一個都城,作為秦都的時間不過是140年。自周孝王封非子,秦人建立附庸政權開始,一直到秦朝滅亡一共歷時約700年,咸陽作為秦都的時間只有秦政權存在歷史的五分之一左右的時長。

西安人是什麼樣的人?

九都八遷圖

有西安人自詡為秦人的後裔,但有文化人卻告訴我,別說西安,整個陝西99%的人都不是秦人的後裔。陝西人祖上來源特別複雜,現在很難說誰是純粹的陝西人,誰自己祖上是地地道道的老陝。陝西充滿了移民文化,陝西人祖先來源如它的歷史和文化一樣多元、豐富和多彩。

西安人是什麼樣的人?

秦始皇統一六國圖

小時候學歷史,知道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了文字,進而以為陝西人說話應該是字正腔圓最標準的。在以前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電視通訊又不發達的年代,我確實想象不到西安人平日也是操著滿口的地方方言。如今若和老西安人在一起,他們一開口還是地方方言,只不過是他們如果發現你是聽不懂方言的外來人,他們能很輕鬆自如地開啟普通話交談模式,不像老廣那樣,切換成普通話模式以後就更加不普通了,讓北方人更加聽不懂。

別認為西安人說的陝普就是完全標準的普通話,其實它裡面也經常會夾雜一些很有特色的用詞,說話也會有地方口音。有一個週末早上九點多打電話給一位朋友,我問他“你現在在幹嘛呢?”他告訴我“bia床上”。什麼叫“bia床上”?解釋了半天才明白,“bia床上”大概意思就是躺在床上、貼在床上的意思。

有一次開車出去,因為不認識路,那時候又不像現在這樣隨手能來個手機導航。恰好有一位當過兵的寶雞籍的人認識路,於是讓他陪我去。上車後,他跟我說“端直坐”。我因為長期伏案工作,確實習慣了佝僂著背。聽他說端直坐,我想這位當過兵的人就是不一樣,於是再調了調座椅靠背,身體坐得更直了。“端直坐”,他又說了一聲。“我已經坐直了呀?”我反問道。“我叫你端直走,一直往前走,沒有叫你端直坐。”哦,端直走等於一直往前走?好吧,我錯了……

去袁家村遊玩,這麼一小包蓼花糖,費盡口舌,村民堅持要125元。幾欲放棄,可又饞蟲難耐,幸有旁人指點:她說的是一包二十五,不是一百二十五。西安人不妨自己用你們的地方口音說一遍,反正我聽到的就是一百二十五。

西安人是什麼樣的人?

蓼花糖

陝西充滿了移民文化,也造就了西安人的大度和包容,多元和厚重。曾經見過一位老哥,初次見面,我雙手畢恭畢敬地遞給他一張名片,聽他自我介紹了一聲他姓啥,聽得我是滿臉懵逼,沒想到老哥他直接掏出身份證來讓我看。唉,沒文化真可怕,他的姓我當時還真的不認識:“此”字下面一個“言”字。咱臉皮薄,也不能在文化底蘊深厚的西安人眼中顯得太沒文化了,所以儘管不認識這字,但咱從身份證上看到了年齡,稱其為老哥肯定不會錯。見面分手後,回家的路上第一時間查了這個姓,原來應該讀“zi”。這位老哥是一個大善人,發家致富後不忘家鄉父老鄉親,回家鄉給每戶村民都免費建了一棟二層的小洋樓。

若託西安人辦事,他們很少會直截了當地拒絕你。他們拒絕人的方式相當委婉、隱晦,其表達方式類似於說只要有一個支點,就能把地球撬動。初時我遇到這種情況,總是千方百計、絞盡腦汁努力地去找支點,後來才醒悟過來我根本找不到這個支點。我曾經問過一個非常熟悉的西安朋友,為何西安人不習慣直接回絕別人。他想了想笑著說:可能是一種禮儀吧。他說我們西安人都比較講究一個面子,不能讓人下不了臺。如果當面馬上拒絕,首先對於有求於我的人來說,他會覺得我當場駁了他的面子,哪怕是在酒桌上說事,這酒也沒法喝了。對於我自己來說,別人會來求我,實際上把我當成了個能人,我也不能顯得我沒這個本事幫不了忙呀?我半開玩笑地說,那你就不怕應人事小誤人事大?他說應該不會的,我們很多人都已習慣了這種表述方式,對方能聽得明白。

說著說著,對西安人的概念反而越來越模糊了。現在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描畫西安人的形象了,希望朋友們也來描述一下你心中的西安人形象,最好是西安人自己給自己來一幅自畫像。

西安人是什麼樣的人?

西安人是什麼樣的人?

陝西自然博物館-認知自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