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道”之美

“殉道”之美

“殉道”之美

“殉道”之美

“殉道”之美

作者丨無痕

“殉道”之美

近日,追溯武俠。頗感近年無佳作,感慨殉道者精神之消逝,亦足見時代之變遷。想起電視劇《長沙保衛戰》中的一個橋段,將軍寧肯戰敗自裁以謝天下,亦不肯不戰而退,斷送長沙。

臨陣脫逃的師長請求死在戰場上,為彰軍法,亦不可得。

師長飲彈自絕,留下了“我是孬種”的恨言。叛變的電訊科長,為了家人的生命安全,摒棄了大義,至死還在以“孝”辯解求生。將軍簡言之“這是兩碼事”。

“殉道”之美

忠孝古難全,國士,當有國士之精神,方可受國士之禮遇。

一部電視劇拍出了軍人誓死保衛家國的熱血精神,那是男人的“殉道”,這也是一部有“精神”的劇作。

“殉道”之美

電視劇《甘十九妹》,滿書都是一個“悲”字。導演用大幅筆墨刻畫了徐氏母子。那個嚴厲的母親,總是罵兒子“沒用的東西”,耗盡一生編創對付殺死丈夫的水紅芍的武功。

她的智慧,她的青春,都留在對“武學的痴迷”和對敵人的“仇恨”裡。

“殉道”之美

那個孝子,那個每每深夜捕捉“百年鱔王”的徐慶,在母親戰死後,匍匐於地。他說他恨,不恨殺死母親的美若天仙的十九妹,他恨自己,聲淚泣漣。

縱然狠辣的甘十九妹亦為之動容,答應放孝子一條生路。而徐慶卻拔刀自盡了。這是殉道,殉的是“孝道”。

君辱臣死,父母見辱,子女情何以堪。美麗如甘十九妹者,亦難如徐慶自裁之美。十九妹一句“這是何苦”詮釋了徐慶一生的“苦”。徐慶死的苦極了,他的一生母親都在罵他“不中用的東西”,他卻“深夜捉鱔”日夜思慮減緩母親的病苦。

縱然閱劇千遍,每每為導演改編的這一鏡頭淚眼潸然。孝子自裁,孝心永恆。這就是“道”的永生吧。

“殉道”之美

中華,是一個文武兼修的民族,若到處都是大腹便便、滿腹經綸,這是不是一種悲哀?“白天讀書,夜間習武”的古訓似乎漸行漸遠了。陳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大漢強音仍然震懾古今,大宋張載“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橫渠四句仍在耳畔迴響。

中國人那浩若星海,巍巍如山的文化精神早已傳佈世界。

“殉道”之美

而今我們的家風呢?我們的追求呢?我們是否仍然能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壯美與激烈!日本“大化改新”取經中國,加速了社會進步,

他們遣唐使,學習漢字造字法、制度文化,如今已深入骨髓。而觀看戰爭劇,亦每每敬畏於日本人的殉道之舉。

切腹,是對失敗責任的懺悔。屢敗屢戰的人總是讓人感慨,感慨於他們的“勇猛精進”。中國的導演們無形之中,把日本人的“尚武精神”、“殉道精神”放大了,崇高了。

“殉道”之美

悲劇,是最真實最偉大的作品。

生命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誰的一生又不是一部悲劇呢!

大作家都懂得“以死寫生”。立身傳道的國人,殺身成仁的國人,每每讓我們心神為之震顫。那些卑微的如螻蟻的生靈,也會選擇一種大大的壯烈,用汗水,用鮮血,用尊嚴,去立身行道,書寫一個“文道”,鐫刻一個“武道”,

生生不息的傳承著生命,傳承著文化,傳承著道統......

“殉道”之美

在禪室裡,懸掛一個“靜”字,修身。在訓練場上,刻一個“武”字,鍛體。殉道的腳步必將走向雲霧縹緲的遠方,走進祖國千年文化的歷史深處,

走進每一個殉道者的心靈深處。而每一個作者也珍視著自己筆下的每一個人物,為他們書寫他們遵從的“道”。

“殉道”之美

2020年6月6日

作者:孟凡榮 筆名(無痕)

山東日照人,熱愛先秦文學,歷史學,認為一切文學創作都是對歷史的記錄,都是一種文化尋根。阡陌之小草,格物束心,看風中之雪,聽雨中心事。

“殉道”之美

往期文章精選

◆人最大的教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以五月的鮮花,擁抱你

◆歲月裡的驚鴻,恰好彼此喜歡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裡找到我

○情不知何起,愛不知所蹤

□記憶童年丨又見榆錢飯

○史鐵生丨奶奶的星星

人生是一場自我遇見,依心自觀的修行

禪與道的人生

恰好此時窗外有風

虛無之詩丨愛上更小的人間

閻連科丨上天和生活選定那個感受黑暗的人

先知預言,人的此時彼時

你的孩子,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

原諒我是個愛胡思亂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