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六,是珠村人“拜貓”的日子。這一天,村裡村外的信眾們都攜帶貢品、冥鏹來到供奉“貓神”的北帝廟前,進行祈福、解困厄、打小人,期許新的一年順順利利,無災無難,財運亨通,平安健康。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拜貓”人多

到凌晨還絡繹不絕

據北帝廟的主事、今年已經75歲的陸少梅介紹,今年的“拜貓”一如既往地熱鬧,從正月十五晚11時(即正月十六子時)起,就陸續有人拿著貢品、“貓紙”來拜了。“因為怕正月十六那天人多,本村人一般十五晚上就過來拜了,一直到凌晨四五點。正月十六當天一整天,都會有很多外村外地人過來拜。”梅姨說。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據梅姨介紹,村民們祭拜的貓神所代表的並不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家貓、野貓,而是鼎鼎大名的玄壇真君趙公明,正月十六正是他的誕辰。根據民間傳說記載,趙公明是一位武財神,坐騎是一隻黑虎,因粵語中“虎”和“苦”同音,不吉利,因此民間供奉的是貓的形象。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平常放在北帝廟裡面的“貓神”,在“拜貓”的前一天就會移到外面,供大家祭拜。

流程繁複

遵循一人一事一拜

拜“貓神”的流程,也比較繁複,大家每拜一個事由,就要燒一次香,化一次“貓紙”,如果是家中人口眾多,來回進出點香、化紙都要好幾趟。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大家事先將祭拜事項不同的“貓紙”準備一一疊好,再按順序一一焚香祭拜。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大家拿來的貢品,直接放到門口的桶中並一一分開,作為中午烹煮“貓飯”的食材。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將米和茶混合著撒在供桌前,預示著時運將越來越好,小人散開。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焚化元寶、打小人,大家祈求生活順利。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外嫁到外村的潘女士,每年都會回到自己土生土長的珠村,跟母親一起來拜貓神。

她稱,從年前她就準備好祭拜貓神的事宜了,“貓紙”、元寶需要自己提前買好疊好,她與家人也虔誠地準備了好幾天。“已經將‘拜貓’當成是春節的一項必定活動了,上柱香,化元寶,再將心裡的期盼說一下,神明能保佑當然好,這也是自己對家人安康、對生活的一個寄託。”潘女士說。

今年前來祭拜的人群中,年輕的“80”“90”後也不少見,且多是剛剛成家、與朋友等一起相約而來。“今年主要是和老公一起來拜拜時運,希望新的一年比較順心。”“85後”程小姐稱,雖然他們不住在天河,但聽不少朋友推薦,說這裡每年正月十六來拜“貓神”的人很多,也希望沾沾好彩頭,便每年一起相約過來拜拜。

貢品用來做“貓飯”

吃了一年順順利利

拜完“貓神”後,大家還可以到北帝廟內的廚房中購買“貓飯”、供奉香油錢,以期盼來年好運。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兩位阿姨負責在北帝廟內記下各民眾供奉的香油錢,每人基本都是供奉20元,並還能得到一個利是。

“貓飯”一般是兩菜一飯,菜式為白蘿蔔悶豬肉,蒜苗拌白豆腐。豬肉和豆腐都是前來祭拜的信民們帶來的貢品,蘿蔔則是前一天就在市場上買好的。幾位家住附近的大姐,從當天一大早就在廚房中忙碌著,不間斷地烹煮飯菜,以滿足源源不斷前來盛“貓飯”的人們。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貓飯”每份10元,所有民眾都可以吃的,據說吃了一年順順利利哦。

在北帝廟中不難發現,負責整個“拜貓”活動的,大部分是一群平均年齡接近70歲的婆婆阿姨們,有20餘人,其中年紀最大的,也已有85歲高齡了。而在平常,她們也是每天輪流值班,負責每日廟中的開、關門及點香、打掃等工作,自覺擔起北帝廟每日正常運轉的職責。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正月十五當天值班的阿姨婆婆們一起吃齋飯。

這些婆婆阿姨們,還是珠村資深的“巧姐”,每年乞巧節,她們都會繼續沿襲古老的傳統,自覺帶動起珠村片區的乞巧節日風俗,向人們展示數百年來珠村濃郁的文化氣氛。

天河 | 天河珠村人的“拜貓”,原來是這麼回事!

一連忙碌了近兩天,臨近中午了,大家才有空坐下來,開心地聊下天。

“我們平常有空,輪流過來值班、聊聊天也挺好。現在年輕人都工作忙、生活壓力大,沒心思管這些,我們也沒辦法。”

梅姨無奈地說,幸好日常還有不少她的“契子”“契女”(乾兒子、乾女兒)以及村裡的熱心村民來幫忙,梅姨也不擔心傳統會消失,“大家肯定會把傳統延續下去,有這些傳統習俗文化,大家也會更團結。”

【圖文記者 曹翠娟】

【編輯 崢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