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導 讀

建窯,以在瓷釉上的紋理表現是道家思想在瓷器上的一種反應。北宋徽宗曾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能夠得到皇帝的評價,可見建窯瓷在當時受到皇室的重視程度。釉的配方與火的精妙,燒出了建窯風格最美的韻味,成為中國古陶瓷中的精品之作。

以 下 正 文

公元1935年6月27日,在中國上海海關工作的美國人詹姆士·馬歇爾·普郎瑪帶著一名嚮導,從上海取道浙江進入福建,長途跋涉了近千公里找到了福建省一個叫水吉鎮的地方。在這裡他僱傭村民挖掘了八個籮筐的黑釉陶瓷運回了美國。當地人並不知道這些滿山遍野的陶瓷碎片為什麼會引起這個外國人的興趣。直到一年後倫敦新聞畫報發表了三個整版普郎瑪在水吉的考察圖片,轟動了世界以後,才發現這些黑釉陶瓷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是皇帝把玩的珍品。被崇尚中國文化的日本人尊為國寶。那麼,這些古代黑釉陶瓷是怎樣出入宮庭,漂洋過海,又為什麼在我們的文明記憶中被遺忘近千年呢?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福建省的名字是唐代從福州、建州兩個地方的第一字合併而來的,歷史上這兩個城市曾經輪流或者同時成為福建地區的首府。在宋代建州設立了省一級的行政單位,轉運史和提舉常平使,還有當時全國四大官方鑄幣廠之一的建州豐國監,但更為重要的是,這裡的窯口還製造一種從布心百姓到達官顯貴甚至連皇帝都推崇備至的黑釉茶盞。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建窯作為學術問題進行研究是從解放以後開始,福建省博物館考古隊至少進行過三次大的考古發掘,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最大規模的就是1989年和1992年,大致上我們可以看到,建窯從唐五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生產瓷器,但是在晚唐開始的時候它燒的是青瓷,大致到了唐五代的末期或者是北宋初期的進候建窯開始全面生產黑釉瓷,黑釉瓷生產的高峰在北宋中晚期,到了南宋時期它仍然保持一個高的生產勢頭,南宋晚期到南宋末期的時候黑釉瓷生產開始走向衰弱。大致在南宋末期到元代初期開始生產青白瓷。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水吉鎮,建窯蘆花坪遺址。歷史上隸屬於建州,而得名建窯。因為生產黑釉陶瓷聞名於世,也有烏泥窯的稱呼。透過考古發掘,在這不大的山坳裡,曾經分佈著幾十條龍窯。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建窯窯址的總面積有十三萬平方米左右,135米的龍窯一次性可以燒製十萬件建盞。在宋代建盞燒製的頂峰時期,水吉鎮成了一個龐大的制瓷中心。而與別的地方不同的是,這裡幾十條龍窯燒製的瓷器幾乎都是器型單一的茶盞。為什麼宋代的茶盞需求量如此巨大?宋人對茶的喜愛究竟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呢?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在文史界有這麼一種說法,唐詩是酒,宋詩是茶。也就是說唐詩沒有不寫酒的,而宋代的詩詞裡沒有不寫茶的。在宋代朝廷會派出重臣到建州的北苑御茶園監製充滿傳奇色彩的御茶龍團鳳餅,當時的大詩人陸游和蔡襄都曾經是這裡的管理者。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皇帝一盅茶,百姓三年糧。做一斤的龍團鳳餅需要耗工四萬,這樣的茶完全有可能是中國茶史上最為昂貴的一款茶。而和他相匹配的只有同樣產自古建州的黑釉茶盞——建盞。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描述時間經常會用“一盞茶”做為單位。那麼“一盞茶”到底是多久呢?按照當時的計算方法,一天有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這樣計算起來“一盞茶”的時間應該是現在的十分鐘。那麼古代的人為什麼需要這麼長的時間來喝一盞茶呢?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因為古代人喝茶是有一個過程的,因為團茶在沖泡前需要炙熱,其實就是現在的烤。烤完後需要碾,還必需碾細。然後需要羅篩,篩完後把像麵粉狀的茶粉裝進茶盒裡,然後用銀勺或者竹勺舀到茶盞裡,然後進行點鬥。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宋代的飲茶方式和現代有很大的區別,在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皇帝趙佶親手書寫了一本關於茶的專論《大觀茶論》,對北宋時期整青團茶的採製、品質、鬥茶風尚都有詳細記述。其中“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便是他對茶盞選擇標準的概括。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黑在古漢語中與“玄”寓意相通,在道家看來一切顏色都是從玄黑中生長出來的,是他們精神的體現。唐代以後的文人選擇黑色作為色彩表現的主流。而宋代飲茶、鬥茶採用黑釉茶盞則是審美與實用的一種自然結合。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宋代對於黑釉茶盞的鐘愛,形成一種廣泛的審美潮流。的鼎盛時期生產黑釉的瓷窯遍佈中國,包括大名鼎鼎的龍泉窯、吉州窯、景德鎮窯都在仿造,為什麼建窯出產的黑釉茶盞在幾百年來始終得到人們的青睞呢?不管當時的宋徽宗也好,當時的蔡襄也罷,宋代的文人學士都對黑釉茶盞的評價很高,都認為在黑釉瓷裡是建窯燒得最好,品質最高。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建盞的胎體主要是黑色的,他的含鐵量很高,一般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更高的有可能達到百分之八。他的釉色溫潤而且表面帶有燒製時所產生的天然花紋,這些和當地特殊的土質有關。

陶瓷行業經常說,原料是基礎,燒成是關鍵。當地找得到原料,而燒成是人為來控制的。而燒成技藝中最核心的一個是溫度,一個是氣氛,古代工匠完全靠眼睛和經驗來控制溫度和氣氛。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輕工部要求福建省把失傳近千年的建窯恢復起來。當時的輕工研究所建盞恢復小組查閱有關的檔案和資料,發現所有的技藝都失傳了。建盞也被大家認為是吃飯用的普通瓷碗。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建盞燒製過程中,溫度達到1200度時,鐵就分解成氧化亞鐵和氧氣。溫度不同,氣氛不同,必定會影響到釉的表面效果。對於這樣溫度不均勻的窯來說,應該會產生很多不同的效果,就是人們常說的“窯變”。建盞胚體的配方,釉水的厚度要求非常嚴格。燒成溫度、氣氛範圍非常狹窄。因此,每一個建盞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在現代最先進的電窯內也控制不了。

建窯--一段被遺忘了近千年的窯火

公元1979年一個集中了中國陶瓷業精英的團隊,恢復了失傳了近千年建盞中“兔毫盞”這一個品種,在隨後的幾十年內鷓鴣斑、柿紅釉、烏金釉、虹彩釉等相繼被恢復,但是在建窯出產的黑釉茶盞中更加稀有和珍貴的曜變未被攻克,目前在中國還沒有發現一個儲存完整的曜變茶盞,如果你想見到它,就要到日本去等待幾年一次的展覽,如果你能見到它,也許就會明白,那個近千年前曾經屬於我們的文明留下了一種怎樣平淡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