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號制度下,皇帝稱呼中的“祖”和“宗”有什麼講究?

廟號制度是古代中國,尤其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維護彰顯其正統性的一種手段。

對皇帝的不同稱呼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我們對古代皇帝的幾種不同的稱呼。

第一,

以廟號稱之,

如漢太祖劉邦 ,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簡單理解就是稱呼中帶祖、宗兩字的都是廟號尊稱。

第二,

以諡號稱之

,如漢武帝,隋文帝,通俗理解就是帶帝字就是諡號尊稱。

廟號制度下,皇帝稱呼中的“祖”和“宗”有什麼講究?

第三,

以年號稱之

,這個主要集中在明清兩朝代,如嘉靖、萬曆、康熙、乾隆。

廟號制度的發展

首先,廟號是什麼?

皇帝死後是有機會被供奉在太廟內的,後世皇帝或者子孫在祭祀的時候,對某位皇帝在太廟位置的稱號叫做廟號。

廟號制度起源於商朝,周朝廢除,漢朝開始重新啟用

西周周禮制

天子七廟,也就是身為天子家,祭祀的太廟裡最多也只能放置七代祖先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朝,明朝朱元璋建立,將天子七廟改為了

天子九廟

,也就是可以供奉九位祖先。

廟號制度下,皇帝稱呼中的“祖”和“宗”有什麼講究?

所以,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有建廟立號的資格,

廟號實際是是對死去皇帝一生政績和功勞的評價,如果生前沒有比較突出的政績,死後很有可能進不到象徵皇帝正統的太廟裡

。這是廟號制度一開始設立的初衷,而且在漢朝很好地維護了這種廟號制度的威嚴。

縱觀東西兩漢,也總共才有七位皇帝入選太廟

,享有廟號,接受後人的祭祀,然而漢亡之後,經過兩晉以及南北朝時期的混亂,廟號不再具有神聖的威嚴性和嚴格性,到

隋唐以後,更是幾乎每一位皇帝都享有廟號,並一直持續到清朝

廟號稱呼的不同

廟號制度下,皇帝稱呼中的“祖”和“宗”有什麼講究?

廟號的稱呼也有不同,既有承

“祖”

字,也有承

“宗”

字,

祖有功而宗有德

是確立廟號的基本原則,通俗理解就是開國之君或者有突出貢獻者,功甚大,所以尊“祖”。後世君主均稱“宗”。

隋唐以後,幾乎所有的皇帝都能享有廟號,廟號似乎有所貶值,但其中尊稱祖的卻少之又少,僅限於開國之君和有重大貢獻之君,基本上維護了當初廟號設立的原則。唐朝享祖稱號的只有

唐高祖

;宋朝也只有

宋太祖

;元朝有

元太祖

鐵木真和

元世祖

忽必烈;明朝有兩個

明太祖

朱元璋和

明成祖

朱棣;清朝最多,

清太祖

努爾哈赤,

清世祖

福臨,

清聖祖

玄燁。唐以後,開國之君稱太祖已經成為定勢。

廟號的確立

除了稱祖稱宗有不同,每位皇帝所配廟號前的稱呼也有不同,也就是中間那個字有所不同。中間字的確立及制定是在皇帝死後由後世皇帝來審議並確定的,

評價濃縮為一字概括

。雖只有一字,但意義卻很大,

字眼裡透出的褒貶之義也非常明顯。

西漢配享廟號的四位皇帝都是有突出貢獻的,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詢,中間三字

太、世、中都是極具正面意義的評價

,後世的如唐太宗之太,宋仁宗之仁,元世祖之世,清聖祖之聖,清高宗之高都是如此。

廟號制度下,皇帝稱呼中的“祖”和“宗”有什麼講究?

還有一種情況如唐玄宗之

,宋英宗之

,明英宗之

,清德宗之

都是

半褒半貶

同樣,相對立的,

唐僖宗之僖,明熹宗之熹,清恭宗之恭就是十足的貶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