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出來的慢節奏!

平日習字,喜好二王。遍臨其帖,雖僅得皮毛,誕生在自樂。書寫煩悶之時,便潦草塗畫,偶有一日墨跡成竹葉形貌,遂涉獵國畫,以《芥子園畫傳》入門。有書有畫,興致來了,便到處塗鴉。而能集書畫於一體,不分主次的要數摺扇(團扇大多隻適合單面寫字或作畫)。翻翻資料,發現扇子“大有來頭”!

扇出來的慢節奏!

扇子最早被稱為“翣”,並不做扇風之用,而是一種禮儀工具。古代皇帝高官出行的儀仗中都有大障扇,用來遮蔽風塵顯示威風。後來才轉變為引風納涼、娛樂、欣賞等生活用品和工藝品。

古代的扇子種類很多,但只有摺扇和團扇為文人所垂青。這與扇面的價值密不可分。扇面上或題字或作畫,王羲之為老婦題六角竹扇,楊修與魏太祖“畫扇誤點成蠅”,一時傳為佳話。

扇出來的慢節奏!

扇子是文人墨客的“懷袖雅物”。賦詩飲酒、閒坐清談,手持搖扇,高談風雅。“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說的就是周公瑾的風流儒雅。扇子夏天使用,入秋便被收藏起來,又被賦予了恩情短暫、人情易變的寓意。“常恐秋節至, 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 恩情中道絕。”趙飛燕姐妹得寵後,班婕妤備受冷落。寂寞空閨,佳人唯有團扇做伴,怎能不觸景生情?後來納蘭容若也用過這一典故入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但人生永遠不會只如初見!扇子在夏日為人們祛暑納涼,但百姓卻只能在烈日下勞作。“夏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剝削者的嘴臉展露無疑。

扇出來的慢節奏!

摺扇流行,始於明代。永樂帝在扇面上題詩賦詞,分贈大臣,成為時尚。後文人效仿,互贈題字摺扇,以表情意。摺扇扇面尤以蘇工為貴,做工精美,薄如蟬翼。扇面題字應筆法熟練,做到“胸有成竹”。避免上端疏朗下端擁擠,可用隔行法。真草篆隸無所不寫。近現代,京津滬地區更盛“鬥扇”之風,能得一把好扇尤為不易。

扇面作畫,山水樓臺,草蟲花鳥均可入畫。山水以寄情,花鳥以娛心。《書繼》中載“政和間,徽宗每有畫扇,則六宮諸邸競皆臨仿一樣,或至數百本。”宋元兩代團扇畫已經廣為流行,一方面文人與繪畫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另一方面是皇帝對扇面的重視。扇面書畫已經達到了頂峰。盛極一時的兩宋期間創作了一批不朽的畫作。如《枇杷山鳥圖》《梅竹寒禽圖》。流傳下來的這些傳世名作大都已經被收進了博物館。

扇出來的慢節奏!

扇面書法和扇面作畫都是扇面的藝術作品。扇面上寫字作畫要比平時的書畫難。扇面上高低不平,行筆不易,扇面的特殊形狀又給創作加大了難度。但高超的藝術家總能根據扇面的特點進行別有心裁的創作,使其作品倍增風韻。

扇子確有其獨特的魅力,也有著自身發展的歷史,代代相傳,影響至朝鮮、日本等地。可惜時至今日早已沒落,電扇空調取而代之。快節奏代替了慢節奏,扇中的文化也為人們所遺忘。

夏日驕陽似火,但心靜自然涼。品一碗香茗,扇一襲清風,有書為伴,享受的是內心的安寧,拋卻的是俗世的喧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