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了麥粒腫 千萬別揉搓擠壓

眼皮上長個紅色的“小疹子”——麥粒腫,民間也叫“針眼”,不論是大人還是兒童,都容易忽視,誤以為是上火、長痘什麼的。但事實上,這種不起眼的小疹子嚴重起來可能會引起感染,甚至有生命危險,千萬大意不得。

今天,我們就請醫生來講講,這小小的“針眼”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又存在如此大的隱患,應該如何預防。

文/記者 汪燕妮 龔小莞

通訊員 朱焱輝 王一軍

圖/小牛

案例

兒童

用手揉搓後 眼睛腫得睜不開

近期,廈門市兒童醫院接診了一名8歲男孩,叫小翔(化名)。他患了麥粒腫,起初他父母都沒在意,還認為只是上火。沒想到幾天後,小小的麥粒腫竟長成了一個大膿包,小翔用手揉搓,結果眼睛開始流膿,有腫痛感,等到眼睛腫得睜不開並伴有低燒症狀時,他父母這才警覺,趕緊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廈門市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楊暉檢查發現,因為被過度搓揉,麥粒腫發展成了眼瞼蜂窩織炎。

醫院立即將小翔收住院,並進行抗炎治療。

成人

用手去擠壓 小“痘痘”越長越大

今年23歲的玲玲(化名)右眼上瞼長了個“痘痘”,她還以為它只是普通的痘痘,便自己用手去擠壓。沒想到幾天後,“痘痘”越來越大,擴充套件至整個上眼瞼,不僅紅腫得厲害,而且發熱、疼痛。她自己抹了些消炎的藥膏,但沒有什麼效果,只好到陸軍第73集團軍醫院(原174醫院)眼耳鼻喉科就診。

經診斷,玲玲得的是右眼上瞼瞼腺炎,即麥粒腫,也就是俗話說的“針眼”。

提醒

可能反覆感染 不及時治療易留疤

楊暉介紹,麥粒腫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是由於睫毛毛囊附近的腺體被致病菌感染引起的侷限性化膿性炎症,病原體多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具體表現為眼瞼區域性面板的紅腫熱痛,嚴重時還會形成膿腫。

陸軍第73集團軍醫院眼耳鼻喉科醫生邱雪鳳說,麥粒腫最常見於兒童和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和長青春痘一樣,年輕人新陳代謝比較旺盛,腺體油脂分泌也比較旺盛,再加上經常熬夜,過度用眼,吃辛辣油膩或者上火的食物就容易感染。有些老年人本身抵抗力差,或者患有糖尿病、甲亢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群也容易得麥粒腫。

邱雪鳳說,麥粒腫和長“痘痘”一樣,都是因腺體感染引發的,都會紅腫,區別在於,“痘痘”可發生於全身各個部位,而麥粒腫是眼瞼瞼板腺或者眼瞼皮脂腺感染,位置比較特殊,是在眼睛的位置。麥粒腫有可能反覆長,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任之破潰、流膿,最後可能形成疤痕。

搓揉或擠壓 會導致炎症擴散感染

為什麼用手搓揉或用力擠壓之後,症狀會越來越嚴重呢?

楊暉說,雖然麥粒腫常見,且易於治療,但稍不注意就可能會導致炎症擴散感染,引發眼瞼蜂窩織炎或眼眶蜂窩織炎等嚴重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在顱內蔓延,嚴重的還會形成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

邱雪鳳說,有些人自己擠膿,可能會導致區域性炎症的擴散,發展成眼瞼或眶蜂窩織炎,就是眼眶內軟組織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炎症,眼睛周圍很腫很痛,可伴發熱、寒顫、頭痛等症狀。眼瞼及面部血管無靜脈瓣,如果擠壓眼瞼感染部位,可導致細菌進入血管逆向進入到顱內,產生海綿竇炎或者是敗血症,會導致生命危險。

診療

輕症滴抹眼藥 重症得切開排膿

邱雪鳳說,一旦長了麥粒腫,要儘快到正規醫院眼科就診,早期輕微症狀的治療,滴抗生素眼液和塗抗生素眼膏,再配合熱敷,就可控制感染;症狀較重者,還需口服抗生素;若感染嚴重,發展成眼瞼蜂窩織炎、海綿竇炎、敗血症等,就要馬上住院,接受全身靜滴抗生素等治療。

楊暉提醒家長,孩子長了麥粒腫之後,切記不可搓揉或擠壓。手部帶有其他細菌,擠壓後,容易形成眼瞼蜂窩織炎、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建議到正規醫院處理切開排出膿液,大約一週左右就可康復。

預防

注意個人衛生 清淡飲食多鍛鍊

楊暉說,兒童預防麥粒腫,首先要適當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其次要注意保持眼睛區域性的清潔衛生,避免致病菌的入侵;第三,在飲食方面,要避免吃過於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綠色蔬菜和水果,補充蛋白質。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由於兒童抵抗力較低,如果在人多的地方玩耍,回家或回到教室時,要注意手部衛生,勤洗手,避免細菌的侵襲。

成人如何預防麥粒腫呢?邱雪鳳說,預防麥粒腫,首先要注意用眼衛生,手不乾淨時,千萬不要揉眼睛,不然接觸到的細菌可能感染眼睛;其次,毛巾清潔不到位,或者泳池的水不乾淨都有可能導致感染,因此一定要保持毛巾清潔,泳池的水若不乾淨,最好不要下水游泳;此外要儘量避免熬夜,少吃火鍋、辛辣油炸食品等容易上火的東西。

連結

得了麥粒腫

不妨試試中醫方

廈門思明瑞來春中醫門診部主治中醫師陳清陽介紹,中醫學認為,麥粒腫常與外感風熱、熱毒上攻或脾胃溼熱等因素有關。其主要病位在眼瞼,基本病機是內外邪熱相搏,客於胞瞼,凝滯氣血,灼傷血絡。而西醫學認為,麥粒腫是指眼瞼腺體組織感染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即瞼腺炎。

中醫有不少治療麥粒腫的方法,陳清陽醫師主要介紹了下面的外燻、外敷及耳尖放血方法。

外治燻眼法

在田風鳴、張成運主編的《中國奇方全書》中,收錄了麥粒腫的外治燻眼法:蒼朮10克,白芷、薄荷、金銀花各6克。將上述藥加水200毫升,蓋嚴煎沸後取汁,置小口玻璃杯內燻眼,不斷做瞬目動作。每次燻10~20分鐘,每日燻3~5次。藥液可重複使用。

溫敷眼方

①蒲公英、金銀花各15克,薄荷、白芷、防風各10克,水煎,用紗布或者乾淨毛巾蘸取溫敷。

②蒲公英30克,菊花15克。(兒童量酌減,體質偏實熱者蒲公英可加倍,脾胃虛寒者可加大棗3枚,生薑3片),水煮頭煎代茶飲,二煎燻洗患眼,每次洗15~20分鐘,日2~3次。

耳尖放血

耳尖放血消腫快,特別是對未成膿的眼瘡很有效,第二天腫粒多會明顯縮小乃至消散。建議找專業醫師施針為好。

方法是:取一枚醫用針頭,用濃度為75%的酒精對耳尖面板進行消毒,然後對準其耳尖(兩側耳尖均要)迅速刺入1~2 毫米,隨即拔出針尖,用手指擠壓耳尖軟組織放血。

1。在膿頭未形成之前可作熱敷,以促進化膿,輕的炎症可在熱敷後完全消失。

2。一旦膿頭出現就應及時切開排膿,不要等到自行破潰,這樣可以減少患者的疼痛,並可縮短療程,切忌用手擠壓。

3。區域性可滴眼藥,一般使用0。25%氯黴素眼藥水即可,如分泌物多,用利福平眼藥水效果好。小兒入睡後可塗金黴素眼膏。

4。不要用髒手揉眼睛,以免細菌進入眼內引起感染。

(記者 白麗)

作者:白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