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強迫百姓穿上滿族衣服,乾隆真的準備允許臣民穿漢服嗎

現在滿族的旗袍經常作為我國的傳統服飾在世界上亮相。不可否認,旗袍也是我國中華民族的瑰寶,也代表了一段歷史和文化。但是作為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服才是最傳統也是最具有特色的服飾。它的存在歷史非常悠長,從黃帝時代一直到明末清初。

我曾問過一位服飾專家,到底什麼是漢服,什麼算漢服,什麼又不算漢服。他告訴我從服飾專業的角度很難判定,因為漢服普遍認為是始於黃帝時代,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是不斷創新,不斷演變,不斷變化的,直到明末清初這個趨勢才被打破。

清朝強迫百姓穿上滿族衣服,乾隆真的準備允許臣民穿漢服嗎

它源遠流長,在不同時代都會增加不同的元素。有的是勞動人民自己新增的,更好的方便於生產生活。有的是統治者強制加入的,為了劃分階級區別,比如周禮就將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如果單說漢服的變遷,未免班門弄斧。今天說說的是漢服最後的時光。

明末,吳三桂引滿人入關,導致清廷一統中國。入關之初,多爾袞就迫不及待的釋出了第一條剃髮令:自今佈告之後,京師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行剃髮。若規避惜發,巧辭予辯,嚴懲不貸。此後,馬上不失時機的頒佈了易服令。

後來由於局勢未穩,這道命令無疾而終。不過隨著清軍進入江南,統一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順治二年,清廷又頒佈“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直隸各省,限旬日盡行剃完。若規避惜發,巧詞爭辯,決不輕貸”

清朝強迫百姓穿上滿族衣服,乾隆真的準備允許臣民穿漢服嗎

即使在遙遠的廣州,清軍剛一進入,第一個告示便是張貼剃髮易服令: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如果說前期的命令口氣還稍微溫和,那麼後來口氣更為嚴厲,執行更為堅決。直接吼出:“不隨本朝制度剃髮易衣冠者,殺無赦。”

漢族人的傳統觀念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不能輕易損毀的,剃髮令遭到了很堅決的抵制。同時,漢族人一直為自己的傳統服飾而自豪,甚至用衣服的左衽右衽來分別夷狄和華夏。易服令同樣傷害了漢族人的民族自尊心。

但是清廷根本沒有通融的餘地,先後在江南造成了江陰八十一日、嘉定三屠等慘案。最終野蠻征服了文明,清廷取得了勝利。滿清統治下的中國就只有三種人可以穿漢服了:一是戲子,二是死人,三是滿族高層。

清朝強迫百姓穿上滿族衣服,乾隆真的準備允許臣民穿漢服嗎

很多人會奇怪於滿族人為什麼會穿漢服,其實這並不新鮮。後來的皇帝就不用說了,哪怕是前期的幾位皇帝,也對漢服情有獨鍾。甚至一度有傳言乾隆皇帝要恢復漢服。

雍正就曾經穿過漢服,現存故宮博物院的《雍正行樂圖》中,描繪了雍正皇帝化身各種身份的場景:如彈琴的高士、乘槎的仙人、採菊東籬的陶淵明、獨釣寒江的老漁翁等等。其中很多圖畫中,他都穿著漢人衣服,一如田間老翁一般。

清朝強迫百姓穿上滿族衣服,乾隆真的準備允許臣民穿漢服嗎

他的兒子乾隆也不遑多讓,他也留下過穿著漢人服飾的多張圖畫。除了頭上的髮型是金錢鼠尾以外,穿著打扮是活脫脫的鄉間紳士,宛如明朝的閒雲野鶴一般。

更為驚訝的是,在清末民初的徐珂收集編著的《清稗類鈔》中曾經提到,乾隆希望改滿洲衣冠為漢服。後來因為守舊勢力的不屈阻撓,終究未成。(在宮,嘗屢衣漢服,欲竟易之。一日,冕旒袍服,召所親近曰:‘朕似漢人否?’一老臣獨對曰:‘皇上於漢誠似矣,而於滿則非也。’乃止。)

後來發現,同時期的清代士子筆記和朝鮮燕行使的筆記裡也有記載。但是,我認為這並不能盡信。首先,《清稗類鈔》的史料來源本身就是清人的文集、筆記、札記、報章、說部。雖然有些觀點與當時有符合之處,但其中謬誤也不少,作為稗史,更近於小說,可信度不高。

清朝強迫百姓穿上滿族衣服,乾隆真的準備允許臣民穿漢服嗎

更為重要的是,依據更為可靠的正史,乾隆本人是一名堅定的抵制漢服者,他曾經明確贊成清太宗說的話:“我國嫻騎射,以戰則克,以攻則取。往者巴克什、達海等屢勸朕易滿洲衣服以從漢制。朕惟寬衣博鮹,必廢騎射,當朕之身,豈有變更。若廢騎射,寬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後食,與尚左手之人何以異耶。朕發此言,實為子孫萬世之計也。”

這段話明確記錄在《清太宗實錄》之中,,乾隆閱讀之後,當即表示 “自當永遠循守而勿替” 並且告誡八旗子弟“憚我後世子孫,庶鹹知滿洲舊制,敬謹遵循,學習騎射,嫻熟國語。”乾隆對文化控制得非常死,文字獄達到頂峰,一共有130多起,佔據清朝的大部分。對於這樣的滿族皇帝,我不覺得他會起改易服飾之心。

參考資料:《清太宗實錄》、《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