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沙治沙,基建狂魔的沙漠治理新途徑(三)

前文提到先硬化後綠化,以沙治沙的設想,其思路是:大量建設光伏發電場,一方面給沙漠降溫,一方面提供治沙所需要的能源,利用這些能源,在沙漠中打井,抽取地下水,用水和沙子製成磚坯,用電爐燒製沙磚,用沙磚硬化沙漠地面,從而壓住沙漠的流動,避免大風揚沙的形成。

這是一條和傳統的綠化治沙方法完全不同的道路,其特點是在無法改變氣候環境的情況下適應環境,治理效果能夠長久保持,透過綜合開發,產生持續的經濟效益。

在實施這一治沙模式時,應該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分別是統一規劃問題、技術保障問題、資金來源問題、綜合開發問題。

一、統一規劃問題。

首先是城鎮網點的規劃,沙漠是處女地,沒有或者幾乎沒有居民點,而改造後的沙漠,為了實現綜合開發,必須有足夠的人口來支撐各項經濟活動,這就必須提前規劃好未來的城鎮佈局。在這個佈局中,要考慮城鎮之間的距離,中心城市與周邊城鎮之間的關係,城鎮的產業佈局,每個城鎮容納的人口數量,所需面積,所需水資源數量,能源需求數量等因素,城鎮佈局規劃,是整個規劃的基礎。

規劃的第二部分是網路的規劃,這個網路包括路網、電網和通訊網。路網包括機場、跨越主要城鎮的鐵路幹線和高速公路,最重要的是連線所有城鎮之間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電網要結合光伏發電站的建設統一規劃,發電、變電、儲電、輸電,要根據沙漠電站的發電能力,城鎮規劃的用電需求,統一規劃,同時還要做好與現有電網的銜接。通訊網路規劃要根據城鎮規劃做好局點規劃,根據路網規劃做好線路規劃,根據產業佈局做好覆蓋規劃,同時與現有網路做好對接,不同運營商之間做好共建共享。

規劃的第三部分是水網的規劃,是規劃的重點。沙漠中不缺陽光和空氣,唯獨缺水,解決水的問題,是從根本上治理好沙漠的靈魂。建設之初,可以抽取一部分地下水,但長期在沙漠生產生活,靠地下水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必須對沙漠補水。水網建設,應該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是在沙漠以外最近的地方尋找水源,比如流入沙漠的河流上游,修建水庫。第二是與路網建設同時建設地下輸水管道,透過管道輸水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滲漏,管道埋深應該在冬季凍土層之下,以保證常年輸水,輸水採用自流與人工提升相結合的方式,提升所需的動力,同樣來自光伏發電。第三是收集沙漠中的地表水,沙漠硬化過程中,透過適當的表面放坡和水管收集,將降落在地表的雨水收集到地下水窖,水窖與城鎮供水系統相連,加以利用。第四是做好水資源的充分利用,採用近乎瘋狂的節水措施,城市供水要建設兩套供水系統,一套是飲用水系統,供應首次用水,價格要高一些,而且要限量供應。另一套是生活用水系統,供應汙水經過處理後產生的重複利用水,用於洗衣,洗澡、搞衛生和城市綠化等,水價可以便宜一些。當然在建設水網的同時,還必須從產業結構方面加以限制,原則上不發展沙漠農業,生產的水果蔬菜自產自銷嚴禁外運,嚴禁高耗水產業和行業,居民們也要養成節水習慣,讓每一滴寶貴的水,都用於人民的生活需要。

規劃的第四部分是產業佈局規劃,具體的規劃肯定應該服從國家發展整體戰略規劃,這裡提幾條原則性的建議:一、堅決限制沙漠農業的發展,減少水的消耗。可以在沙漠邊緣地區適當種一些蔬菜水果,但以滿足當地需求為主。二、工業產業以高耗能、不耗水、用人少、自動化程度高的產品加工業為主。也可以適當建設服務周邊省市的物流園區。三、可以建設大型影視基地,賽車場,賽馬場,發展文化體育產業。四、結合沙漠特色,建設娛樂設施,發展沙漠旅遊產業。五、可適當建設軍事設施。六、探索其它適合沙漠缺水環境的產業。

二、技術保障問題。

重點應該解決好沙磚的強度、沙磚的防老化、硬化地面的防洪、廢水的回收利用等問題。

以沙治沙的關鍵是利用燒結成形狀的沙子壓住流動的沙子,因此沙磚的強度是關鍵問題,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一個是使用什麼材料做粘合劑,最好是能夠在沙漠就地取材,設想是挖掘沙土以下地下粘土。二是加多大的壓力成型才能達到理想的密實度,達到不滲水、不蒸發的效果。三是燒製的溫度和時間是多少,才能讓磚塊徹底燒結,達到理想的強度。前文提到的幾何尺寸,只是一種設想,實際運用中要根據實際情況設計不同尺寸和形狀,比如路面下面就沒有必要使用底座,而是用兩層面磚效果更好。這些工作,需要專門的研究機構攻關完成。

第二個問題是沙磚的耐久性,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鋪設的地面,如果用不了多久就風化了,那是肯定不能接受的,至少也要保持一百年。風化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風蝕,二是太陽暴曬和寒冷冬季,引起的熱脹冷縮形成的風化,三是水蝕。對於沙漠氣候來講,主要是前兩種。對於風蝕,可以透過減小地面的坡度,減少迎風面風阻來加以避免,像修梯田一樣,地面的高差變化透過過渡坎牆來實現,把風的破壞力集中到過渡坎牆上,過渡坎牆可以用石材或混凝土修建,增加使用壽命,即使有所損壞,也不需要大面積維修。熱脹冷縮是個難題,在硬化後的地面上建設光伏電站,解決了一部分問題,沒有建設光伏電站的地面,是否可以考慮塗上白色反光材料,反射太陽光,減少地面的溫度上升?這個問題作者本人還沒想好,可在實踐中摸索。

第三問題是防洪問題,這個問題看似有點滑稽,沙漠中連水都沒有,哪來的洪水?其實不然,一個是沙漠中雖然缺水,但並不等於不降雨,另一個是隨著沙漠電站的建設,和對沙漠的不斷補水,沙漠的氣候就會逐步變化,雨水也會逐漸增加。沙漠硬化之前,雨水全部滲漏到地下,現在硬化了,可能不大的雨水也會形成區域性洪水,而我們硬化的地面下是鬆軟的沙子,洪水很容易沖毀硬化的地面。所以在建設之初地面適當放坡,一定要預留水溝,結合水窖系統,同步建設,做到有組織排水蓄水,避免區域性的沙漠洪水造成的損失。

第四個問題是廢水的回收利用。前文中已經提到,沙漠城鎮中的供水採用雙管道,一個供應飲用水,一個供應再生水。這還不夠,汙水回收也應該採用雙管道,衝馬桶的糞便水單獨走一套管道,單獨處理,這部分廢水不再用於二次供水,直接用於灌溉。在節水的同時確保達到供水的衛生標準。

除此之外,在沙漠中供水、供電、通訊、交通等其他方面 ,當然也會存在很多有沙漠特點的技術問題,但這些問題專業部門肯定有解決辦法,在此不再贅述。

三、資金來源問題。

沙漠治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應該上升為一種國家戰略。

初期的投入,應該納入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由國家投資。包括:1。成立以沙治沙研究院,對技術問題進行研究和試驗。2。成立跨省區的沙漠治理綜合規劃設計院,對沙漠進行勘探設計,整體規劃,並在過程中加以管控。3。投資進行路網、水網、電網、通訊網的建設。4。投資進行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5。投資進行光伏發電廠的建設和沙磚廠的建設。這些投資,在房地產調控的大背景下,可以有力的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

治理初具規模後,可以多方吸引投資。一是制定政策,吸引民間投資,允許在統一規劃的限制下,民間投資進行沙漠治理,得到的土地,投資者可長期(比如100年)無償使用。二是給各經濟強省強市是劃分治理區域,由各省市投資治理,各省市透過遷移佔地大戶企業,騰籠換鳥的方式,收回資金。遷入新區的企業,產值和稅收仍然歸原省市所有。三是可以考慮發行沙漠治理債劵,在全國募集資金。

治理後期產生經濟效益後,資金則可以透過資本運作的方式,持續加以解決。

四、綜合開發問題。

一是重點發展光伏發電,適當發展風力發電,這個是不能動搖的。即可以為沙漠改造和生產生活提供動力,還可以有效降低沙漠的溫度和風速,具有雙重效益。即使發出的電量當地使用不完,併入電網輸出,也不能動搖。

二是按照產業佈局規劃,發展加工、倉儲、文體、旅遊等行業,隨著人口的增長,發展服務業。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內地的生產生活方式,一定要適應沙漠地區兩多一少(土地多,能源多,水少)的特點,發展有沙漠特色的沙漠經濟。

三是開發沙漠地區的地下資源,沙漠被固化後,沙丘不移動了,空中也沒有飛沙走石了,我們可以在沙漠中從容的勘探和開發地下的礦產資源,增加沙漠治理的經濟效益。

四是隨著環境的改善,逐步開展沙土改良,進行沙漠綠化,進一步改善沙漠的生態環境。

五是治沙工程產業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體系,打造多隻專業的施工隊伍,構建一條成熟的治沙產業鏈。然後走出國門,去給中東那些有錢沒地的土豪國家治理沙漠,那將是一件多麼賺錢的業務呀!

結束語:治理沙漠是人類的夢想,中國人是基建狂魔,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誰能夠實現這個夢話,除了中國人,還會有其他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