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萬元的HIFI入耳式耳機,是不是“智商稅”?玩了6年告訴你

動輒萬元的HIFI入耳式耳機,是不是“智商稅”?玩了6年告訴你

上半年,森海塞爾釋出了萬元旗艦IE900,而其實,入耳價格過萬在HIFI小圈子已經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如果開啟某寶,別說萬元入耳了,兩萬元,甚至三萬元的入耳耳機都有,就看你有沒有這個銀子購買他們。

動輒萬元的HIFI入耳式耳機,是不是“智商稅”?玩了6年告訴你

如果稍微懂一些發燒耳機的朋友肯定會笑了,頭戴耳機其實標個萬元也就算了,因為大振膜下耳機潛力很大,但入耳式空間非常有限,振膜小,因此能發揮得空間也很有限,入耳式耳機賣這麼誇張的價格,簡直就是“智商稅”。那麼事實,到底是不是很多人覺得那樣,動輒過萬的入耳式耳機真的是“智商稅”,騙騙有錢玩家的呢?

動輒萬元的HIFI入耳式耳機,是不是“智商稅”?玩了6年告訴你

最初呢,筆者還認為,入耳式耳機能賣得超貴,和它能塞進很多動鐵單元是有關係的,動鐵單元可以完善的頻響有限,因此廠家喜歡堆單元來堆出更完整的頻響,讓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來。而且單元越多,分頻就越難完成,起初的確是這樣的。筆者聽的入耳式耳機不下60只,光是單單元動鐵就估計不下6-7只,市面有名的“小四”音特美ER4,到之後貼吧流行過的白菜價的傑士X10i,到高度風賣到2800一隻的單單元動鐵EQ-8,Fitear的F111,和Final Audio家賣到行貨5000多的FIBASS,包括QDC賣1000多的海王星,我都自費購買把玩過。我敢說,動鐵耳機,同價位,基本是不存在更多單元敵不過少單元的,尤其是單單元限制太大,素質非常有限。

動輒萬元的HIFI入耳式耳機,是不是“智商稅”?玩了6年告訴你

多單元就是另外一個世界了,隨著單元的增加,聲音的密度、厚度、解析都有增進的機會,除非調音非常非常爛,例如UE的UE900,索尼早期的XBA-4系,還有鐵三角非常吃搭配的IM-04外,基本多單元動鐵的聲音素質都會好於單單元和少單元的耳機。

動輒萬元的HIFI入耳式耳機,是不是“智商稅”?玩了6年告訴你

那麼你肯定會問了,那種賣到2萬多的,單邊就十幾個單元的耳機,就真的牛逼嗎?素質來說的確是的,但調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堆砌單元的目的是調出更加完善的聲音,卻未必能美化耳機的聽感。然而堆砌單元成本並不高,開啟某寶可以搜DIY的耳機店鋪,讓他們幫你堆一副耳機,五單元、六單元、十單元,隨便訂,甚至可以做圈鐵混合、靜電混合都行,也只需要千把塊,撐死不會超過4000塊一般。有些店鋪是支援押金試聽的,筆者聽了一下,還真可以,單說素質,肯定是碾壓那些過去的廠牌耳機的,例如什麼IE80動圈、什麼W4R,解析、聲場、高音上延和低音下潛都是碾壓的,它們可以打的應該是5000甚至價位甚至更高的次世代廠牌旗艦,IE800S、AKT9IE、謝蘭圖等。

既然DIY多單元的耳機,素質差距和大牌耳機沒這麼多,那為什麼賣這麼便宜?那差距在哪?

差距在調音。

動輒萬元的HIFI入耳式耳機,是不是“智商稅”?玩了6年告訴你

筆者主力的耳機是Fitear的TOGO!334,是一副很老很老的4單元耳機了,當時可以賣到行貨過萬的價格,如今來聽,素質已經不夠了,但調音依然非常叫人敬佩,播放音樂的時候,只會將你的注意力牢牢鎖定在人聲上,沒錯,334詮釋流行歌曲的時候就是這麼極致,甚至為此犧牲了樂器的光澤感,用334聽古典是極為悲慘的,毫無空曠感和解析感,但人聲就是一副毒器……而強調這種模擬味道十足的調音日系牌子,就是Fitear有,鐵三角還不是那個味兒。

某個DIY耳機的調音師跟我聊到,他也覺得非常奇怪,無論是森海塞爾、AKG、索尼還是鐵三角,他們的入耳旗艦,一定不是三頻均衡的,其實調整出一個三頻均衡的耳機並不難,但是三頻均衡也就意味著毫無特點,大牌並不會如此調音。因此你去聽現在的旗艦,N5005,有著AKG獨到的清新味道,索尼IER-Z1R,有著非常非常濃郁的低音聽感,森海塞爾IE900更加偏向HD800S的那種中正大氣,但你除非在一些小眾品牌裡,基本是找不到完全均衡的耳機。我聽下來也確實如此。

但問題又來了。

動輒萬元的HIFI入耳式耳機,是不是“智商稅”?玩了6年告訴你

DIY耳機店,也根據你喜歡的聲音調啊。比如你想要濃郁的人聲,貼近耳朵的那種女毒,對於一個精通聲電的師傅來說,並不難,你甚至能讓他照著某隻耳機的聲音去調音,甚至可以往大耳的聲音去調把聲場撐得很開,出不了多少錢,應該就能調出你喜歡的風格。所以,大牌的風格雖然固定,但你確實花不了太多的錢,就能買到類似的聲音。

那麼就會奇怪了,到底這麼高的價格,到底買了什麼?

動輒萬元的HIFI入耳式耳機,是不是“智商稅”?玩了6年告訴你

首先,品牌溢價是肯定的。大品牌大都有嚴重的溢價。隨便舉例,索尼的IER-M9,五單元動鐵,的確索尼的單元是自己開發的,研發的技術含量肯定不低,但臺灣廠商達音科的SA6,六單元,從結果來說,這個3800元左右的六單元動鐵最少也是M9一個水平級別的,只會更好不會更差,但價格卻將近差了一倍……如果你願意去找一個新出來的品牌,那它可能8單元都賣不到5000塊,但根據經驗,它的素質不可能輸給五單元的絕大多數動鐵耳機。

動輒萬元的HIFI入耳式耳機,是不是“智商稅”?玩了6年告訴你

再者就是小眾心理。HIFI入耳在這個無線耳機逐步普及的時代,基本就是小眾中的小眾,受眾極少,他們關注的是極致的聲音,奢侈的外表,帶來的那種與眾不同的感覺。因此堆單元加錢的這種理念也會輕而易舉地接受。你看HIFI品牌耳機,往往不是隻出一款十單元耳機,而是給個五單元的型號,六單元的型號,八單元的型號,然後給旗艦安排十單元,各種技術全部用上去……實際上聲音可能不會差太多,但溢價卻足以翻倍……簡單說,就是賺小眾人群的錢。就跟以前8848手機一樣的,你覺得90%的人都不會買8848,寧可買翻折屏手機的,但10%的老闆買了8848,他們就回本了,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最後就是二手市場掉價嚴重。

當年旗艦,什麼IE80、SE535那波的,基本現在只能賣500塊左右,不值錢,兩萬多的旗艦,賣掉可能就不剩九千,入耳式耳機的掉價跟品牌本身有關,國產基本是折半掉價的,國際品牌價格維持會好一些,但總體掉價是非常嚴重的。

所以超高價位的耳機,過個半年十個月,折價嚴重,外加DIY耳機你可以自己試聽一下對比下耳機的素質,還有誇張的品牌溢價,針對小圈子人群的“收割”,你差不多可以感受出,超高價位的入耳式耳機,是不是“智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