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造5個“天眼”:它到底有啥用?我們是發現了什麼?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國貴州群山環抱中有一個面積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的“

大鍋

”——中國花費20年設計建造、耗資11。5億人民幣的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俗稱“中國天眼”。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並且在未來20年內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堪稱

國之重器

中國再造5個“天眼”:它到底有啥用?我們是發現了什麼?

當你在驚歎中國天文有這麼一口“大鍋”時,科學家的雄心不止於此。天體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武向平不久前表示,

還要再建設另外5座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讓它們和“天眼”組成一個巨大陣列,領先世界50年。

一個不夠,還建5個,這大手筆真是沒誰了。難道我們發現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中國天眼發現外星人了?

如果外星人在那裡,用射電望遠鏡收聽它們可能是找到它們的好方法。這也一直是地外文明搜尋(SETI)和突破聆聽(Breakthrough Listen)計劃等專案的使命。而無線電可能是兩個文明跨越星際空間進行交流的最簡單方式,但要想收聽數光年外的它並非沒有挑戰。

中國再造5個“天眼”:它到底有啥用?我們是發現了什麼?

儘管宇宙中的許多物體都會產生無線電,但與我們每天周圍的無線電訊號相比,它們相對微弱(如果你把手機放在火星表面,那將是太陽系最響的無線電訊號)。一方面是訊號源太過遙遠,而且大多數無線電訊號源不是很集中。另一面則是無線電波會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而逐漸衰減。因此要想找到外星訊號,我們需要更大的望遠鏡。

其實中國天眼自2016年建成到完成除錯後就沒閒過,截至2021年5月,已發現脈衝星逾370顆。雖然迄今為止,還沒有探測到真正的外星文明訊號,但在快速射電暴(FRB)領域取得突破進展。

中國再造5個“天眼”:它到底有啥用?我們是發現了什麼?

比如中國天眼憑藉著超大的觀測孔徑和超高的靈敏度,在2019年8月到10月的47天時間裡,連續探測到“FRB 121102”發生1652次爆發,而且有時甚至高達每小時 117 次,遠超之前任何重複 FRB 的記錄。

FRB是宇宙一種瞬態電波脈衝,爆發時間僅數毫秒,但能量比同一時期5億個太陽釋放的能量還要高,目前人類發現的FRB訊號源頭都來自銀河系外。而科學家對FRB 121102這次如此密集的爆發進行了分析對比,其原因排除了外星人、黑洞和磁星造成,猜測可能與恆星的形成有關。

中國天眼乾啥用的?

在普通人眼裡,中國天眼最富吸引力的一個作用可能是搜尋外星文明。但事實上,尋找外星生命只是中國天眼的順帶工作,它的重點工作於尋找脈衝星。

中國再造5個“天眼”:它到底有啥用?我們是發現了什麼?

那什麼是脈衝星呢?一般情況下,8到25個太陽質量的恆星在超新星爆發後,恆星剩餘物質在引力作用下坍塌成一顆中子星。而中子星裡有一種極其特殊的表現形式——兩端磁極發出輻射、半徑僅10公里作用、自轉速度極快的脈衝星。其中目前人類已發現的脈衝星中,自轉速度最快的僅需1。39毫秒。

那天眼找到了脈衝星用來做什麼呢?脈衝星的能量密度、磁場強度和訊號週期是人類科技可能永遠無法達到的水平,但科學家可以探索脈衝星的形成和演化,進而觀察宇宙。不過這些都是比較“虛”的,其直接簡單的作用就是製作“地圖”——利用數量眾多的脈衝星製作脈衝星星表,可建立一個跨度數百甚至數千光年的脈衝星導航系統。都說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沒有導航你怎麼去?

中國再造5個“天眼”:它到底有啥用?我們是發現了什麼?

雖然脈衝星發出的訊號非常強大,但穿越數千光年傳到地球時,訊號已變得極其微弱了。據估計,地球所有的射電望遠鏡近70年來接收上千顆脈衝星輻射能量總和還翻不起一頁書,可想而知地球接收的脈衝星有多弱了,因此我們還需要更大口徑、更強的射電望遠鏡。

此外,有了中國天眼,可以提高我國的深空測控能力,可將深空通訊資料下行速率提高100倍,這就意味著,未來的火星登陸還是其他太空探索計劃可以有更精確的控制。除此之外,還有暗物質、黑洞、星際分子和中性氫的觀測,提高我國天文學水平;高解析度微波巡視,可起到國家戰略雷達作用等等……

60億,小意思了!

其實武向平院士說出還要再建5座中國天眼時,網上有些人認為純屬浪費。說句不為過的話,我們種花家這60億還真浪費得起,這是一個經濟大國的底氣。以前軍方有嚴重的火力不足恐懼症,但科學家也有科研不足恐懼症。如果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國就攻堅什麼半導體、光刻機,現在又會是怎樣的局面呢?應該不會被卡脖子了吧?

中國再造5個“天眼”:它到底有啥用?我們是發現了什麼?

而中國天眼的建成,得益於天文學家南仁東先生。作為世界上天才且鼎鼎大名的天文學家,為了建造FAST,幾乎將整個人生都搭進去了,22年如一日地在深山老林裡默默的工作。可惜的是,天眼建成不到一年,他就走了。對於真正的科學家來說,他們不怕吃苦,他們怕的是有限的生命裡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如果天眼在20年前就建成,南仁東先生在世界天文學領域又會達到怎樣的高度?

中國再造5個“天眼”:它到底有啥用?我們是發現了什麼?

開頭說天眼領先世界20年,實際上可能沒有那麼久,因為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quareKilometreArray,SKA)準備要建了。建成後的SKA可稱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將位於非洲和澳大利亞,建設工期預計10年,預算大約為23億美元,由包括中國在內的14個國家承擔。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是單口徑的,而SKA是綜合孔徑的。SKA並非單臺望遠鏡,而是一個望遠鏡網路,由2500面直徑15米的碟形天線以及250組低頻和中頻孔徑陣列組成。天眼的優勢是比較靈活,但SKA有更高的靈敏度和解析度,可以說是各有千秋。

中國再造5個“天眼”:它到底有啥用?我們是發現了什麼?

但不管怎樣,中國天眼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優勢會一直在(如果其他國家不建更大的),再加上新建5座形成陣列,相信在未來數十年內,絕對可讓我們的天文水平更上一層樓。而且不謙虛的說,能不能找到外星人,就看天眼了。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給它點個贊(三連擊)!更多動物知識、科學趣聞,請關注【和光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