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致敬還是抄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賣貨就這麼香嗎?

大家好,這裡是每天都想買東西的阿V

相信前段時間大家無論是在微博還是朋友圈,都被吳亦凡那張揹著個巨型玩偶的走秀圖給刷了刷屏,即使第一眼感覺可能有點詼諧,但不得不感嘆玩還是LV會玩。

Kris / Via Google

在網民關心Kris揹著玩偶究竟累不累還有那個假Virgil究竟是何方人也的時候,一些關於“抄襲”的聲音已經開始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一波波出現。

Kris微博瘋轉的假Virgil / Via Weibo

大秀落幕後不久,比利時設計師 Walter Van Beirendonck 便直接開撕,在Ins上向Virgil開炮,並且列出了種種“證據”,直指 Louis Vuitton 這次大秀抄襲自己以前的設計,還說要告Virgil上法庭。

WVB在其Ins曬出證據 / Via Google

最為詬病的就是裡面的玩偶元素,無論是玩偶的位置還是大小,Virgil這次的 2021SS 和Walter的 2016AW 真的實在是太像了。

隨著輿論的發酵,Virgil最後親自出來澄清其靈感來源於 Louis Vuitton 2005年春夏系列的秀場圖,繼續著自己的3%設計方式,Kanye也出來力挺好兄弟。

LV 2005春夏 / Via Google

Kanye發推支援Virgil / Via Twitter

但說實話,Louis Vuitton 2005年的秀場圖,玩偶就只出現過1次,還是模特抱著而已。況且如果將Virgil與Walter的秀場圖都換成純色背景,只剩穿著衣服的模特,個人認為他們就像在走同一場秀(暫且撇開系列來說)。是致敬還是抄襲,答案自己判斷就好。

左: WVB 右: LV / Vig Google

除了 Virgil 這次的事件,近來的各時尚大牌也真的是翻車不斷。也不知道是不是想避免 Virgil 那般出位,一些品牌開始將目標放在話語權難以在同一層面的學生作品上。

Bottega Veneta

Bottega Veneta不久前便因為涉嫌抄襲英國聖馬丁設計學院畢業生Niccolo的作品而吵得沸沸揚揚。

Niccolo在ig直接聲討BV,稱自己在求職的時候應其要求,將作品集發給Bottega,到最後不僅沒有得到工作機會,反而還看到自己的珠寶系列idea出現在Bottega的2021系列中。

而Bottega挪用的idea正是下圖中的織帶元素,將編織網包裹石頭製作成為配飾,兩者的創意還有成品相似度顯然是非常高的,不少網友已經開始自動自覺站隊了。

Niccolo 發出自己的製作過程 / Via Google

但其實這種創意早在三四十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那時候火出天際的Tina Chow(國際知名模特)就將這種編織捆綁類飾品戴出了熱度,和Niccolo的作品相比下來,難道我們就可以說Niccolo挪用了Tina Chow 的Idea了嗎?

Tina Chow / Via Google

當然,我不是在為Bottega 洗白,個人認為“拿來主義”固然可恥,但有些東西真的早就有人在做了,就像一件條紋Polo,Ralph Lauren出了,Lv也能出,Prada照樣可以。

Tina Chow 時期已經出現 / Via Google

不過說回這件事,Niccolo剛給Bottega發作品集沒多久,他們就在2021的度假系列上釋出了成品出來,這麼個耐人尋味的時間節點,能造成抄襲風波也不意外。

Balenciaga

無獨有偶,最近從 Too Cool 到土酷的 Balenciaga 也是爭議連連。早在被網友群嘲的七夕事件之前,就已經陷入了挪用風波。

出事地點就是其官方IG / Via Google

先簡單捋一捋這個風波,在一次柏林藝術大學展中,Balenciaga的人覺得設計師 Tra My Nguyen 的作品很不錯,便立即找到她並以“公司招人”的藉口表示想要看其更多作品。

相信到這裡大家都猜到接下來發生什麼事了,與上面提到的BV事件類似,Tra My Nguyen透過郵件傳送的不久之後,便看到了Balenciaga竊取了自己的創意。

Tra My Nguyen 作品/ Via Google

挪用的正是 Tra My Nguyen 的碩士作品,她將越南常見的各種外套“疊穿”在摩托車上,以此詮釋關於越南的女性摩托車文化。

Tra My Nguyen 作品/ Via Google

而Balenciaga這邊,同樣是摩托車,同樣是層層堆疊的衣服,甚至連拍攝的手法都如此相似,但我想說,除了像以外,還真沒有一點能比得上原作。

Balenciaga涉嫌抄襲作品/ Via Google

幸好Balenciaga這次不是把這種堆疊用到製作成衣上(Nike此前曾發售過相似服飾),要不然已經可以預料到會有什麼事發生。

Nike以前釋出的系列 / Via Google

即便是如此的像,Balenciaga 也還是輕輕鬆鬆在那無所不能的社交媒體上找到自己的“靈感來源”,對 Tra My Nguyen 繼續採取不聯絡不負責不迴應的三不原則。

抄襲與致敬這兩個詞在時尚圈裡早就是非常微妙的存在,他們的邊界極其模糊,在原創貧乏的當下,藉著致敬的名義去光明正大地進行再設計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左: Balenciaga 右:宜家 / Via Google

如果各位有興趣,直接去Ins上搜Diet Prada就能看到各種疑似抄襲的例子,但千萬不要全然相信它PO的帖子,畢竟Diet Prada有時候就是簡單地“看圖說話”,背後相關的成衣系列還有製作工藝完全沒有提及。

Diet Prada / Via Google

不過時裝史上也不缺成功向前輩致敬的案例,就拿 Tabi Shoes 來說,Jean Paul Gaultier早在四十年前就以其為原型做了一雙鞋,之後他的愛將 Martin Margiela 在前者的基礎上做了個高跟版本便打造了紅到現在的分趾鞋。

Jean Paul Gaultier Tabi / Via Google

Margiela 後面改造的Tabi / Via Google

只是無論如何,致敬都不應該成為美化抄襲的工具詞,穿越時空對大師表達敬意和狸貓換太子完全是兩回事。

時尚界的抄襲,說到底是很難根治的,或者實際一點,它就是沒辦法解決的。凡是服飾中的抄襲,不是你說外觀看起來很像就真的能構成法律定義上的侵權。一般來說,一件衣服只要改動位置超過3個,基本就拿他沒辦法了。

圖1: 左 Joseph 右 Comme des Garcons

圖2: 左 Bonnie Cashin 右 J。W。 Anderson

撇開維權難度不說,為什麼我們鮮少看到鬧上法庭的抄襲風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潮流分秒變換的這個時代,你還沒來得及維權成功就已經少賺了一大筆錢。

況且,當下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時裝屋的設計,被中低端或者是快時尚品牌“借鑑”,然後迅速引起新的潮流,而頂級時裝屋的受眾也隨之擴散到大眾市場,從中受益。甚至有時候,抄的賣得比原版還好。

Zara 此前多次捲入抄襲風波 / Via Google

可能有人說,抄襲就是設計師的大忌,把自己名聲做爛,何必呢。但是,反觀被人說得最多的3%理論者Virgil Abloh,即使分分秒秒都在被質疑,卻就是時尚界爆款製造機的存在,只是他身上的固有標籤讓更多路人僅僅選擇去看他借鑑的那一部分而已。

Virgil給Lv帶來的變化是肉眼可見的 / Via Google

End

虛假的致敬固然可恥,但在資訊量爆炸的社交媒體上,單憑“看著像”就被帶節奏給各個品牌各個設計師套上Copy Cats的稱呼,真有點不太厚道,希望在所謂的各種致敬風波面前,各位都能有屬於自己的看法,也但願在時尚界中能湧現更多的創新設計,而不是一味的互相借鑑。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