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知名詞人裡誰的官最大?

北宋知名詞人裡誰的官最大?

圖|源網路

文|杜衡記

原本想寫一篇關於北宋官制的文章。因為不論是當時看《清平樂》,還是最近讀一些關於北宋的書籍,總是不得不停下來,去研究一下那些有點陌生的官職名。

平章事、樞密使、三司使、參知政事、通判、太尉等等等等,到底是什麼官?誰大誰小?和我們熟悉的宰相、大學士、尚書、侍郎這些官職如何對應?

北宋知名詞人裡誰的官最大?

電視劇《清平樂》中的朝臣劇照

不瞭解清楚這些,那對某個北宋人物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和所負職責的理解,就會打一些折扣。

但真的要寫,就發了愁,因為這非一篇文章所能。作為“文人治國”的北宋,在官制上有這樣三個特點:

一是喜歡相互

制衡

,二是喜歡

分權

,所以就折騰出了許多官職來。比如北宋省一級的行政區:路,就是四權分立:安撫司、轉運司、提點刑獄司、提舉常平司。

這是導致北宋“三冗”中“冗官”的主要原因。又因為政出多門,辦事效率低下,也成為了北宋對外禦敵能力弱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是因為宋朝官制調整了好幾次,大的改動北宋有三次,南宋有兩次,比如宋神宗的“

元豐改制

”。所以同樣的官職名,在北宋的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的職權性質。

最後還是決定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來寫,並且以北宋詞人為切入點,而詞人的選擇就延續《

15分鐘記住北宋九帝和九位文人

》這篇文章,以范仲淹、晏殊、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這五位為例。

首先回答最初的那個問題,哪位詞人的官最大?

答案是

晏殊

王安石

,分別在宋仁宗和宋神宗年間任“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位同

宰相

宰相是中國古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大官,我們都熟悉並理解,但為什麼不直接叫宰相,而要起那麼複雜拗口的一個名字呢?

這裡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宰相”的定義和發展歷史。

首先,宰相

並不是一個官職名稱

,而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

統稱

,也是一種

制度

。所以如果你說某人直接擔任了宰相一職,多半會被人挑毛病;但如果你說任何朝代的那個權力最大的官是宰相,卻又完全沒有錯。

宰相是一種統稱和制度,而“

丞相

”,就是具體的官名了。但兩者很容易搞混。

丞相可以說是宰相制度裡,最早的具體官職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並在秦朝建立了丞相制度,中國大一統後的第一個皇帝的第一個丞相,是李斯。

北宋知名詞人裡誰的官最大?

電影《秦頌》裡的秦始皇和李斯

丞相制度從秦朝延續到了漢朝,比如“挾天子”的曹操,便是曹丞相。

丞相制度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

“一人獨大”的相權,對皇權的威脅

。雖然秦朝設左右丞相,漢朝也有御史大夫為丞相副職,但這個問題始終存在。

所以到了唐朝,就有了著名的“

三省六部制

”,將相權一分為三,相互牽制,三省的最高長官都稱為宰相。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官職名,就源於唐朝。

這個名稱裡出現了“中書”、“門下”、“平章事”三個詞,所以不得不一一解讀一下。

中書和門下,指的是

中書省

門下省

,這兩個部門再加上

尚書省

,便是“三省”。這三省之間的關係如何?職權上孰強孰弱?不同朝代,或者同一朝代的不同時期,都有所不同。所以只能大致總結一下設立的初衷。

北宋知名詞人裡誰的官最大?

中書省是最名正言順的中央最高行政機關,長官為

中書令

,可稱為首席宰相,掌握了國家的“

出令權

”,就是頒佈最高行政命令。

門下省,顧名思義地去理解,就是“皇帝門下”,原是皇帝的侍從機構。門下省長官叫

侍中

,這個部門不僅可以和中書省一起共議國事,還有

政令稽核權

尚書省,便是執行政令的全國行政機構彙總之處。最高長官為

尚書令

,後稱尚書僕射,下設六部二十四司,每部設尚書,副職為侍郎。“六部”我們都比較熟悉,就不展開了。

由此可見,最易產生矛盾,或者引發扯皮的,就是中書省和門下省,因為一個有出令權,而另一個卻是稽核權。

為了分權,上述這些問題是不得不承受的“煩惱”,但時間長了,或者兩省矛盾太激烈,皇帝又會受不了。所以唐太宗設立了“

中書門下

”體制,把三省長官合署辦公,辦公地點稱為“政事堂”。於是,三位宰相:中書令、侍中和尚書令的名稱統一成了“

同中書門下三品

”,因為他們都是三品官。

終於說到“平章事”了…平章,意為評議辨別,決斷處理,所以從字面意思來看,最初的設立就是為了疏通矛盾,提高效率的。

平章事原是“同中書門下三品”的下一級官,但唐朝皇帝對合署辦公的宰相們又不放心起來,於是開始重用平章事,慢慢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便獲得了實權。

到了宋朝,就成為了正式的宰相一職

所以這個名字雖然複雜而拗口,但卻真真切切地體現出了中國古代皇帝,對宰相一職的複雜心理:

集權,有危險;分權,效率低

。最後,扶植一個新勢力監督你,限制你的權力,但久而久之,能控制宰相權力的人,自然就獲得了更大的實權,成了新的宰相。

中國古代很多官職名稱,背後的故事基本都是上述這個邏輯。

比如

尚書

。我們看《清平樂》的時候,發現有尚衣、尚食這些稱呼,說白了就是皇帝的傭人,負責皇帝衣食住行的某一塊。最早的尚書其實也是一樣,是幫皇帝管理書籍的,很小的一個官職。

漢武帝

為了控制丞相的權力,開始把許多事情交給貼身、聽話又有些文化的尚書來處理,久而久之,最終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官職名稱。

還有比如清朝雍正皇帝建立的“軍機處”,最初也是一個為了“西北用兵”而設的臨時機構,但最終卻架空了內閣大學士,成為了總攬軍政大權的最高權力機關。

第二個要介紹的北宋重要官職就是“

參知政事

”,晏殊和王安石在拜相(同平章事)之前,都任過這個職位。另外,

歐陽修

范仲淹

的歷史最高官職,也是參知政事。

參知政事簡稱為“

參政

”,名字一聽就不那麼大氣,有點“秘書”和“助理”的味道。但也同樣符合上述的“副手變老總”的邏輯。

這個官職在唐朝就有,但宋初並沒有。後來因為趙普一權獨大,引起了太祖趙匡胤的戒心,便嘗試為趙普設定副手。於是在964年趙普拜相之際,就有了參知政事,位同

副宰相

幾年後,參知政事開始與宰相於政事堂同議政事,而到了太宗趙光義年間,又命參知政事與宰相輪班知印,於是在帝王的“制衡之術”下,“副手”越來越和“老總”平起平坐。

而到了晏殊、范仲淹、歐陽修所處的宋仁宗時期,參知政事的職權和禮遇也達到了巔峰,甚至在一些特殊階段,是名副其實的宰相。

宋朝還有一個官場稱謂:

宰執

,是宰相和執政官的合稱。可以理解為“

宰相團隊

”。

能被稱為宰執的,除了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和參知政事,還有

知樞密院事(簡稱:知院)

同知樞密院事

,就是樞密使和樞密副使。

(是不是感覺宋朝的官名特別喜歡玩文字遊戲…)

樞密院是最高軍事機構,

宰相主政,樞密主兵

。但北宋主兵的往往不是武將,而是文臣。所以晏殊當過樞密使,歐陽修和范仲淹也都任過樞密副使。

當然也有武將當樞密使的,比如狄青,可惜只當了四年,就被諫官不斷彈劾,最後仁宗給了他一個“同平章事”的加銜,離京出判陳州。加銜就是虛銜的意思,是榮譽,但沒有實權。

北宋知名詞人裡誰的官最大?

電視劇《清平樂》中的狄青

還有一個任過樞密副使的著名人物,就是

包拯

。民間喜歡稱包拯為“包丞相”,其實應該是“包宰相”,因為北宋並沒有丞相一職,但樞密副使確為宰執,是“宰相團隊”的一員。

包拯擔任過的另外一個重要職位是“

三司使

”。三司指的是鹽鐵、戶部、度支三個機構,所以是北宋總攬財政收支的重要部門,三司使因此也被稱為“

計相

”。

最後說一下

蘇軾

,最高官職是

禮部尚書

。雖然北宋能被稱之為“相”的官職很多,但都與蘇軾無緣,“文人治國”的北宋時期,蘇軾應該算是最懷才不遇的一位。

他的弟弟蘇轍在官場就相對平順一些,最高任過“

尚書右丞

”,那是在宋神宗元豐改制之後,參知政事這個官職已經被取消,尚書右丞即為

副相

之職。

北宋知名詞人裡誰的官最大?

電視劇《清平樂》中的蘇軾、蘇轍兄弟

但兄弟二人最終都逃不過新舊法之爭的波及,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親政,

章惇

拜相,支援新法,貶斥舊黨。

四年後,蘇轍被貶至雷州(廣東),同期,蘇軾也第三次遭貶,去了比廣東更遠的地方:儋州(海南)。

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中曾這樣描述:

據揣測說,蘇氏兄弟被貶謫到這個地方,是因為他倆的名字與地名相似(子瞻到儋州,子由到雷州),章惇覺得頗有趣味。

這就是北宋後期的政治生態,複雜龐大的官制,名目眾多的職位,一波又一波的“宰相”,但皇帝或者實權者的一念之間,皆有可能化為浮雲。

轉載請註明出處:杜衡記

學語文。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