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黎萱為什麼不資助黎姿

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編者按:最近,泰國有這樣一則新聞:據曼谷路透電,泰國軍事法庭近日宣佈撤銷一名85歲歷史學者侮辱王室的控狀。此前,這名學者因為質疑400年前,泰王納黎萱陣斬緬甸王子的真實性而受到控罪。

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泰國85歲歷史學者蘇拉克(Sualak Sivaraksa)

一個年逾古稀的歷史學者竟然會因為質疑一位歷史人物的事蹟而被控罪起訴?這個聽上去有點誇張了,但這就是泰國人對於歷史上英雄人物的態度!那麼這位納黎萱王到底是位什麼樣的人物呢?

納黎萱王被奉為泰國史上最偉大的英雄王之一,他最突出的功績莫過於光復了大城王朝,將暹羅人民從緬甸東籲王朝的統治下解放出來,並數次擊敗前來討伐的東籲大軍,甚至一度反攻至東籲的首都漢達瓦底。除了贏得獨立以外,納黎萱還把暹羅東部邊界擴張至高棉,攻下了高棉首都洛威科。為了突顯他的武功,泰國方面甚至有意誇大他的個人武勇,比如塑造了其在騎象單挑中陣斬緬甸軍主將明基蘇瓦王子的故事。納黎萱王的一生,已經在泰國王室的牽頭下被拍了一部整整六部的系列電影《納黎萱傳奇》。

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電影《納黎萱傳奇》,是泰國電影史上投資最多的作品

拋開今天泰國人的崇拜不談,但是歷史上的納黎萱王的形象真的是像電影中描述的那樣偉大、光輝和正義嗎?其實從當時的歷史來看,納黎萱的統治並不為人稱頌。

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納黎萱國王的銅像

首先是他的家世上位的過程多少有點不太光彩。納黎萱的父親摩訶坦馬拉賈提羅闍(也就是電影《暹羅王后》中的皮仁王子)。他是泰國曆史上鼎鼎有名的素可泰王朝後裔,本是深受大城王國器重的彭世洛王,拱衛暹羅的西北部重鎮,但在緬甸東籲王朝的一代雄主莽應龍的大兵侵攻下,抵抗無果而投降。他把年幼的納黎萱送到了漢達瓦底充當人質,充當起了為緬軍攻打自己同胞的急先鋒。納黎萱父子的這段投敵經歷,在當時暹羅人的眼裡真是怎麼也談不上高尚,更不用說納黎萱在成年之後,曾經數次代替父王出征鎮壓暹羅各地蜂擁而起的抗緬軍隊。這可就不像電影中所表現的那樣,在緬王面前為了爭取暹羅人民的獨立自主而奮勇抗爭了。

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電影中,在漢達瓦底充當人質的少年納黎萱已經表現出了偉光正的光環

其次,納黎萱的武功並沒有維持多久。納黎萱逝世以後,他多數征服成果都迅速喪失。主要原因就是在他在位期間為了抵抗緬軍實行的三光清野策略,以及其後的連年征伐,其實都極大地透支了光復不久的大城王朝本就脆弱的基盤,使他的繼任者根本無力維持他的擴張政策。同時,為了獲取對外戰爭所需的人力資源,納黎萱在出兵攻打伊洛瓦底三角洲和柬埔寨的時候,都對所經過地區的平民採取了殘酷的掠奪。從民生的角度看,這位英雄王的政績實在是乏善可陳。

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再次,就是納黎萱個人的暴虐性格了。當時的暹羅史料稱,他在位期間公開處決了多達八萬人。平時不管在宮中還是其他地方,納黎萱王都會隨身攜帶武器,隨時斬殺任何犯錯誤的下屬,令臣下不寒而慄。葡萄牙人記錄更是堅稱,他曾經將“20名葡萄牙人投入盛滿椰子油的大鍋中烹殺”,納黎萱“黑王子”的綽號,正是由此而來。雖然具體的情節可能有所誇大,但基於多方史料的共同印證,基本也能說明,這位納黎萱在對待自己的臣民上,確實有著相當嚴厲而殘酷的一面。

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古代暹羅的處刑場面

可以說,一個如此不受臣民愛戴的黑王子之所以能夠成就赫赫武名,靠的絕非只是一腔熱血,而是其優異的軍事才能、冷酷的殺伐決斷以及對時局的敏銳判斷。除此以外,在他成功的背後,與明王朝的關係,同樣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阿瑜陀耶

明王朝所賞賜的印信,是暹羅國王得以在周邊國家中樹立威信的重要憑證。比如早在阿瑜陀耶第一次淪陷於莽應龍率領的東籲王朝大軍後,國王王馬辛特拉提羅闍就曾遣使北京上表說印信被劫,自己正面臨著“暹羅部領數十國,非天朝印不得調兵”的窘境。獲得明朝方面的支援,尤其是得到本地華人社群的援助,對於納黎萱的霸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正因為如此,在日本侵略朝鮮的壬辰戰爭期間,納黎萱曾主動表示要出兵協助明王朝“潛師直搗日本,牽其後”,為的就是積極維繫與明王朝的外交關係。

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電影中無端杜撰了一個臥底在暹羅為高棉竊取軍事情報的明朝人,實在和史事不符

除了賞賜印信以外,明王朝也在與緬甸的邊境戰爭中,為納黎萱的復國行動間接提供了支援。萬曆十一年,緬王南達勃因令王叔卑謬王德多達亞馬紮和王弟清邁王瑙塔亞明紹分率東西兩路主力大軍,進犯中緬邊境,卻遭到了明朝方面的兩大名將劉綎和鄧子龍的反擊。其中劉綎所部更是勢如破竹,一路追擊到了阿瓦(今緬甸曼德勒省),併成功誘使緬王重臣阿瓦王德多明紹叛緬歸降。為了應付北部邊境的嚴峻局勢,南達勃因令王子明基蘇瓦留守王都,自己動員了十萬大軍親征阿瓦。正是這一次的軍事行動,使緬甸的王都漢達瓦底出現了空虛,給納黎萱的復國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正如《琉璃宮史》所載,“當獲悉漢達瓦底王親征阿瓦後,納黎萱突然決定停止前往阿瓦,將軍隊折向漢達瓦底進發。”

這文章可不能傳到泰國!暹羅納黎萱國王全靠大明支援才成為大帝?

▲後來在與納黎萱王的交戰中陣亡的緬甸王子明基蘇瓦

而且,在當時周邊諸國,包括暹羅人民自己,都對納黎萱抱以很多負面評價的時候,明朝人卻對這位表現忠順的屬國王子之功業給與了肯定的評價。根據《東西洋考》記載,嗣王納黎萱“整兵經武,志在復讐”,擊退了東籲王朝的進犯,使東籲王朝“不敢復窺暹羅,暹羅由是新雄海外”,儼然是一副成功上演了王子復仇記,並將國家帶入強盛的英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