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康熙為什麼要包容他們

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年僅24歲的清朝順治皇帝英年早逝,順治在臨終前傳位於年僅八歲的第三子玄燁也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由於康熙年幼,因此順治臨終時給康熙留下了四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順治去世之後年幼的康熙繼位,就由這四位輔政大臣輔政,但四人中索尼年老;蘇克薩哈曾經依附於攝政王多爾袞,受到同僚排擠;遏必隆是努爾哈赤的外孫,清朝開國功臣額亦都之子,是靠家族榮譽才官至高位,他為人庸庸碌碌,唯唯諾諾,並無太大主見,因此四輔政大臣中逐漸就形成了以鰲拜為首強大的政治勢力。

鰲拜權勢日盛,當時朝中很多大臣都依附於鰲拜,也因此鰲拜的權勢地位逐漸威脅到了康熙的皇權,康熙後來逐漸長大,就決心剷除鰲拜,收回皇權。

康熙八年(1669),康熙在索尼之子索額圖的幫助下,聯合少年侍衛一舉擒拿了鰲拜,康熙擒鰲拜也標誌著鰲拜的政治勢力徹底被瓦解,可是鰲拜被抓之後,他只是被康熙判了終身圈禁,就相當於拘留起來,鰲拜的親屬中除了弟弟穆裡瑪被處死之外,其他的子侄都只是受到輕微處分,幾乎沒有太大影響。

而依附於鰲拜的領侍衛內大臣兼大學士班布林善卻被康熙處死,其子孫接受牽連,罪魁禍首鰲拜都能被康熙寬恕,那為什麼黨附鰲拜的班布林善卻受到了比鰲拜還嚴厲的懲罰呢?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班布林善的血統身份很敏感,這是康熙所不能包容的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鰲拜姓瓜爾佳,而班布林善姓愛新覺羅,所以班布林善的身份和血統很敏感,他是皇室血統,他對皇帝不忠,遠比鰲拜這個外姓大臣對皇帝的威脅大得多。

班布林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孫,他是努爾哈赤第六子塔拜第四子,他有著嫡系的皇室血統,以血統關係而論他還算是順治的堂兄,也是康熙的堂叔,班布林善身為皇室宗親還與權臣結黨,這在任何皇帝那都容不下。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班布林善的父親塔拜是努爾哈赤眾多兒子中比較平庸的一個,塔拜沒有太高超的能力,他也沒為清朝開國立下過功績,所以塔拜的爵位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只是三等輔國將軍,在皇太極時代去世,到了順治時期塔拜才被順治追封為輔國公。

在老爹塔拜去世後,班布林善襲爵為奉國將軍,後來清軍入關,班布林善率軍跟隨多爾袞追擊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立了一些軍功,憑藉這些軍功班布林善才在順治時期晉升為了輔國公爵位。

在清初時期,清軍定鼎天下打了很多仗,而且清朝更樂於啟用皇室宗親,很多皇室宗親都能撈到不少軍功,從而晉封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而塔拜和班布林善父子只獲得了輔國公爵位,可以看出父子二人對清朝開國沒有立下過太大的功績。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到了順治時期,班布林善除了有個輔國公爵位之外,也沒有其他官職,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班布林善也就步上了老爹塔拜的後塵,無職務權,守著一個低階的輔國公爵位庸庸碌碌的過完一生。但班布林善他不甘心啊,作為努爾哈赤的孫子,他不想這麼平凡的過完一生,他也想嘗試一把權力的滋味。

直到堂弟順治英年早逝時班布林善迎來了人生轉機,雖然順治臨終時遺命四大臣輔政,但是順治的老媽太后孝莊心眼多啊,她很擔心年幼的康熙繼位是主少國疑,輔政四大臣畢竟是外姓大臣,因此孝莊在康熙繼位後,以康熙的名義任命班布林善為領侍衛內大臣。

領侍衛內大臣其實就是負責皇帝的安保,整個皇宮的侍衛全都歸領侍衛內大臣管理,別看這個官職只是侍衛首領,但是權力地位卻非常重要,因為在清初時期領侍衛內大臣有資格參與議政王大臣會議,

政治權力

還是非常大的。所以孝莊讓皇室近親班布林善出任領侍衛內大臣就是為了能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制衡輔政四大臣。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結果孝莊的一片苦心被班布林善辜負了,康熙繼位之初,康熙年幼,主少國疑,孝莊畢竟是老邁的女流之輩,所以鰲拜的政治勢力藉此機會強勢崛起,在康熙初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基本都是由鰲拜把持,甚至六部大臣權力也都被鰲拜所掌控。

輔政四大臣中,索尼年老已經遏制不住鰲拜;蘇克薩哈之前曾經黨附過多爾袞,一直受到同僚排擠,他雖然敢在這種情況下與鰲拜抗爭,但他不得人心,政治勢力遠不如鰲拜龐大;遏必隆毫無主見,比較中庸,他根本不敢與鰲拜對抗,也只能附和鰲拜,所以鰲拜一時之間權勢滔天。

而班布林善很快就認識到了這個局面,他如果敢與鰲拜對抗的話,恐怕已經到手的領侍衛內大臣職位都會被鰲拜拿下去,而他認為孝莊畢竟是年邁的女流之輩,康熙又正當年少,所以他認為只有依附鰲拜才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因此班布林善成為領侍衛內大臣之後,非但沒有成為孝莊心目中期盼的能制衡鰲拜的皇室宗親,反而成了鰲拜的黨羽。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班布林善在依附鰲拜之後,很快在鰲拜的提攜之下,班布林善以領侍衛內大臣的身份又兼署了秘書院大學士之職,一時之間班布林善就成了朝廷之上權力地位僅次於鰲拜的大臣,班布林善透過鰲拜獲取了權力,這種行為怎能不讓康熙非常厭惡和憎恨。

清朝自順治親政之後,順治吸取了他年幼時多爾袞攝政專權的教訓,因此順治開始打壓皇室宗親手中的權力,杜絕皇室宗親的野心,畢竟對皇位威脅最大的還都是血統純正的皇室宗親嘛。

遍觀清朝歷史也會發現,從順治之後的清朝歷代皇帝對宗室親王極為信任和重用得非常少,清朝皇帝只信任和重用極個別的比較忠心謙謹且有能力的宗室成員,比如順治時期的安親王嶽樂、康熙時期的康親王傑書、雍正時期的怡親王胤祥等等。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因此像班布林善這樣沒有太大能力,還沒有太多軍功的皇室宗親很難出頭,而他為了獲取權力,依附於權臣鰲拜,也凸顯出了他的權力慾和野心,所以像他這樣的皇室宗親,康熙怎能繞過他?

再者鰲拜之所以被康熙免除一死,其實也和他立下大功無數有關,鰲拜即使權臣也是清朝的功臣。

鰲拜戰功赫赫,對皇太極和順治都有救命和擁立之功

鰲拜是清初開國功臣費英東的侄子,他自幼就跟隨費英東為清軍效力,鰲拜自幼在戰場上就驍勇善戰,他在戰場上非常喜歡衝鋒陷陣,因此當初鰲拜深得皇太極喜愛和器重。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在松錦大戰中,鰲拜更是捨生忘死,在戰場上救了皇太極一命,因此鰲拜對皇太極有救命之恩。

鰲拜在清朝入關前幾次大戰役中都立下過很大軍功,攻克皮島,松錦大戰等戰役鰲拜都是作戰英勇,可以說在入關前鰲拜就已經是清朝戰功赫赫的大功臣了。

皇太極去世後,其弟多爾袞意欲奪取皇位,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爭位,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也是軍功赫赫,政治勢力不小,因此豪格與多爾袞爭位一時之間陷入僵局。

這時候也是鰲拜與索尼等忠於皇太極的重臣堅決反對多爾袞,他們都放言即使豪格不能繼位,他們也只支援皇太極的後人繼承皇位,堅決不會服從多爾袞的。正是鰲拜與索尼等人的堅持,多爾袞被迫改立年幼的順治繼位以便於操控。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因此鰲拜對順治繼位也是有擁立之功,如果沒有鰲拜和索尼等人的帶頭堅持,豪格最終鬥不過多爾袞,那麼皇位就會落到多爾袞手中,所以沒有鰲拜的堅持,也就沒有順治繼位,更何談後來康熙繼位了。

而且順治臨終時以鰲拜等四人為輔政大臣,而鰲拜也堅決執行順治遺詔擁立了年幼的康熙繼位,也算是對康熙繼位有擁立之功,因此飲水思源鰲拜對康熙繼位是有著很大功勞的。

再者鰲拜其實並非是奸臣,他只是一介莽夫的權臣而已,蘇克薩哈與鰲拜爭權失敗,被鰲拜整死,後來康熙恢復了蘇克薩哈的名譽,但蘇克薩哈真的是忠臣嗎?

其實蘇克薩哈和鰲拜爭權,只是恰好鰲拜勝了而已,蘇克薩哈被他弄死了。假如蘇克薩哈和鰲拜爭權獲勝,鰲拜被蘇克薩哈除掉,那麼康熙下一步要除掉的就是蘇克薩哈了,這不關乎他們倆誰好誰壞,主要在於康熙親政之後,輔政大臣的權力威脅到了皇權,因此康熙必須將這些威脅拔除。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所以康熙雖然剷除了鰲拜及其黨羽,但鰲拜未必是奸臣。後來鰲拜被康熙所擒之後,康熙命令王公大臣商議鰲拜罪名,這些王公大臣自然知道康熙是想除掉鰲拜,所以給鰲拜定出了三十條大罪,並建議康熙將其處斬棄市。

當鰲拜知道自己要被處斬棄市時,鰲拜堅持要面見康熙,並在外面高喊“愛新覺羅負我”,康熙知道之後立即命人押鰲拜面見。鰲拜見到康熙後一句話都沒說,只是默然地將自己的上衣脫掉,隨即鰲拜露出了滿身傷痕,這些傷痕是鰲拜為了救康熙的祖父皇太極和為清朝開國南征北戰而留下的,康熙看到這些之後就默然不語,最終康熙和鰲拜兩人相對默然片刻,康熙對外宣佈免除鰲拜死刑,將鰲拜革職並褫奪爵位,終身圈禁起來。

而且康熙在晚年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對鰲拜做得太過分了,他晚年又恢復了鰲拜的名譽,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鰲拜被圈禁去世44年之後,康熙下詔為鰲拜平反,恢復了鰲拜名譽,並讓鰲拜的子孫繼續承襲爵位。

到了雍正時期,雍正更是親自祭奠鰲拜,並追諡鰲拜為“超武”,將鰲拜的一等公爵位命名為一等超武公,並允許鰲拜後人世襲罔替一等公爵位。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這些都說明鰲拜即是功臣也是權臣,但是鰲拜沒有篡位之心,他只是想專權,只不過他的專權威脅到了康熙皇權,因此康熙必須除掉他,但是康熙也不希望被後世冠上誅殺開國功臣的惡名,所以最終康熙又給鰲拜平反,恢復了鰲拜生前待遇。

班布林善和鰲拜不同,他對權力有慾望,那就是有野心的表現

這麼相比之下,班布林善沒有鰲拜對大清開國的大功,也沒有太強的能力,還有著皇室近親的敏感身份,不往狠了收拾他那還收拾誰呢?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曾經演繹過班布林善想圖謀皇位,藉助鰲拜和康熙拼得兩敗俱傷自己好趁機撈取漁翁之利。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雖然歷史上的班布林善未必有電視劇中那樣想謀取皇位的野心,但他想攀附鰲拜獲取權力也證明了他對權力的渴望並不小。康熙不怕皇室宗親荒唐糊塗,他更怕的是這些皇室宗親對權力有著極大的野心和渴望,這也是讓歷史上所有皇帝都忌諱的地方。

因為像鰲拜這樣的外姓大臣再怎麼專權,他始終不是皇室嫡系,他就算將來篡位也是不得人心,而班布林善不一樣,他是愛新覺羅氏,他是康熙的堂伯父,他是努爾哈赤的孫子,他有著嫡系的皇族血統,所以他這樣的人一旦有了野心,對皇位的威脅遠比鰲拜要大得多。

因此班布林善雖然只是在康熙六年(1667年)首輔索尼去世之後才開始黨附鰲拜,到康熙八年(1669年)鰲拜及其黨羽被康熙清除,他只依附了鰲拜兩年時間,確切的說他依附於鰲拜的時間並不長,但他卻是鰲拜黨羽中下場最慘的一位。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因此在鰲拜被擒定罪圈禁之後,康熙又命王公大臣議定班布林善的罪名,最終班布林善被議定出二十一宗大罪,而且這些罪名都很嚴重,可以說是罪罪當誅,班布林善也本應被處斬棄市,康熙故意對外以示寬仁,念其為皇伯父之尊,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孫,將其處以絞刑留全屍。同時康熙還下旨削除班布林善宗籍,並將班布林善的子孫革除皇室嫡系的標誌黃帶子身份,廢除他的子孫宗室身份資格。

相比於鰲拜只被圈禁,除了弟弟穆裡瑪之外,其餘的子侄輩都基本沒受太大的影響,班布林善可以說和鰲拜最終結果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鰲拜的後人一直到晚清時期還享受著爵位待遇,而班布林善的子女從皇室宗親淪為了平民,甚至一度改姓為班,怕受到牽連而隱姓埋名的生活。

後來直到乾隆時期,乾隆開始了大規模為宗室成員平反,乾隆雖然沒有為班布林善平反,但是卻恢復了其後人的宗室身份,只不過班布林善的後人從原來的皇室嫡系的黃帶子身份被變成了皇室旁系的紅帶子身份,而且都只是閒散宗室,這樣一來班布林善後人的待遇就比鰲拜的後人差遠了,不過好歹倒是恢復了宗室身份,有總比沒有強。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寫在最後

班布林善作為皇室近親,卻權力慾極大,為此還黨附鰲拜,這使得康熙更加厭惡和憎恨班布林善,他作為皇室近親,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勾結權臣鰲拜,就足以讓康熙警惕和猜忌,所以康熙必須處死班布林善,用他殺雞儆猴,震懾其他的皇室宗親。

而且班布林善也是自尋死路,他根本看不清形勢,索尼雖然生前沒能遏制住鰲拜,但是他臨死前將了鰲拜一軍,索尼臨死前主動提議四輔政大臣還政康熙,也就是讓康熙親政,所以索尼去世後康熙已經在名義上親政,雖然實權還掌控在鰲拜手中,但是康熙肯定會對鰲拜採取措施,只是早晚問題。

康熙最後能饒鰲拜一命,為何卻將只是依附鰲拜的班布林善處死了?

當時很多皇室宗親都已經對鰲拜敬而遠之,就怕惹禍上身,而班布林善卻為了權力不顧身份敏感而依附於鰲拜,這豈不是作死的行為。可以說班布林善的政治敏銳性太差了,在這種情況下還主動攀附鰲拜,康熙不把他整死都對不起他這感人的智商。

班布林善就是典型的開局一副好牌,硬是被自己玩毀了,明明是皇室近親,可以富貴幾代人的待遇,最後被自己玩的家破人亡。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

文/小島知風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