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尷尬的Awkwafina

不再尷尬的Awkwafina

圖片來源:Vogue, by Bella Newman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叄裡河

作者:吳錦清

1月6日,第7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落下帷幕,亞裔演員奧卡菲娜(Awkwafina)憑藉影片《別告訴她》獲得音樂/喜劇電影最佳女主角,成為金球獎歷史上首個亞裔影后。

奧卡菲娜出生於美國紐約,是一位中韓混血。她的曾祖父是中國移民,曾開了一家叫做“林氏餐館”的粵菜餐廳,也是法拉盛最早的中餐廳之一。因為母親早逝,所以她從小由父親和祖父母撫養長大。

雖然出生於傳統的移民家庭,但奧卡菲娜並非像想象中那樣“乖乖”長大。雖然從小學習古典音樂,她後來對嘻哈和搖滾產生了濃厚興趣。

主修新聞和女性研究的她還給自己取了個奇特的藝名“Awkwafina”,出自英語單詞“Awkward”,這個自黑式的名字聽上去既笨拙又諷刺,倒是契合長時間來亞裔在好萊塢的處境。

2012年奧卡菲娜寫了一首說唱歌曲My Vag,用歌詞反擊美國社會對亞裔女孩溫順的刻板印象。這首歌一上線就突破了百萬點選,但她卻因此被老闆開除。之後她又聯手亞裔演員Margaret Cho推出了被稱為“美國亞裔女性主題曲”的新歌《Green Tea》,再次對種族刻板印象進行反擊,展示了亞洲女性不一樣的一面。

就是這樣不願被禁錮被代表的奧卡菲娜在一片“白色”的好萊塢闖出了一片天地。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2018 好萊塢多樣性報告》顯示,2016年,在1352位好萊塢電影演員裡,亞裔只有42位,連白人演員的零頭都不到。而從電影角色的種族來看,亞裔只佔3。1%,別說比不上白人,連非裔的 12。5% 也遠遠不如。

在好萊塢這個意識形態屬性極強的地方,為數不多的亞裔演員能扮演的角色也非常有限。甚至在早期,亞洲角色多為反面,而且通常“洗白”由白人出演。簡單來講,亞裔要麼只能為白人故事服務,要麼只能演繹刻板印象。

因首部全亞裔演員為主角的情景喜劇《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而爆紅的亞裔男演員蘭德爾·帕克(Randall Park)在職業生涯早期就曾無數遍扮演醫生。他說,雖然這些角色並不冒犯,但只要你回頭看看演了多少個醫生就會發現,這就是他們看待我們的方式。

在好萊塢,亞裔演員的角色很少能反映出他們的實際經歷和想法。

所以2018年上映的全亞裔影片《摘金奇緣》顯得很珍貴。要知道上一部主要由亞裔演員參演的美國電影,已經是 1993 年的《喜福會》了。《摘金奇緣》改編自美籍作家關凱文的小說《瘋狂的亞洲富豪》,雖然中國觀眾並不買賬,但這個亞洲故事在美國特別是亞裔聚集的城市受到了熱烈歡迎。

這部投資3000萬美元的電影在全球獲得了2。36億美元票房,讓美國人一下子看到了亞裔觀眾的消費能力,也改變了亞裔主演電影不賣座的老想法。一時間,媒體紛紛報道亞裔影片將成為好萊塢電影的新趨勢。儘管這部片子在一定程度仍是在演繹美國主流社會對於東亞新移民富裕多金的主觀判斷。

在其中飾演女配的奧卡菲娜自己的人生,都可以分成“摘金奇緣前”和“摘金奇緣後”兩部分。電影大爆後,亞裔演員的工作機會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奧卡菲娜說,有亞裔演員來找我說,在《摘金奇緣》前她連一次試鏡都沒有,現在每天都在試鏡。

就連蘭德爾·帕克也得以在《兩大無猜》(Always Be My Maybe)如願以償地演了個只想做個修理工的亞裔啃老男 — 一個很多人的印象裡不會與東亞移民掛上鉤的角色。

在談起《別告訴她》時,導演兼編劇王子逸說,人們首先會問“這是部中國電影還是美國電影?”原本有投資人想改動某些情節使人物形象看起來更白人化,但王子逸堅持不改動任何細節,即使這個半自傳式的故事永遠不會被呈現。最終她找到了願意讓她做主的製片人,拍攝出這部能角逐奧斯卡的電影。

《摘金奇緣》、《別告訴她》之類亞洲故事的“爆發”不是偶然,而是無數亞裔共同努力的結果。《時代》雜誌報道,在過去十年,許多亞裔進入好萊塢,成了演員、經紀人、製片人,或者直接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他們在幕後互相支援互相努力,希望讓亞裔演員講述亞洲故事,確保自己社群的聲音不被好萊塢忽略。

近年來,這個佔美國總人口 5。6% 的族裔快速壯大,越來越多亞裔特別是ABC和新移民一改老一輩“永久外國人”的刻板印象,不再甘當邊緣人物。除了好萊塢,在政治領域,亞裔的身影也越來越多。

在美國曆史上,亞裔因為其文化個性一度被忽視。但近十年,特別是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任命了幾位華裔高官之後,亞裔參政熱情有所提高,他們希望得到更多的政治話語權。

從參與政治競選的情況看,據NBC新聞報道,在10年前亞裔國會議員只有不到1%。而臺灣移民後代楊安澤(Andrew Yang)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整理亞裔總統候選人的天花板。

不過,更多的還是草根亞裔以成本更低、傳播更快的Youtube、播客、部落格等網路渠道來參與各種社會話題。

尼爾森戰略社群聯盟副總裁馬里科•卡彭特(Mariko Carpenter)告訴CBS,在好萊塢,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於你的人脈,政治同樣如此。這也就是為什麼移民難以在這兩個地方獲得成功。但網路平臺降低了壁壘。

負責收集和釋出有關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社群人口資料的 AAPI Data 負責人 Karthick Ramakrishnan說,亞裔美國人草根進步運動在 2010 年之前也就是奧巴馬時期就開始了。同時,在2015年之後,亞裔的進步運動越來越分散,轉向了以無人領導但以青年為主力的數字組織模式。

面對傳統媒體上亞裔聲音的缺失,亞裔年輕人開始寫部落格、錄播客、在Youtube上發影片,對種族歧視、經濟不平等、移民改革、心理健康等和亞裔相關的話題展開討論和反擊。

更重要的是,這些非正式媒體平臺也促使傳統媒體發生改變。紐約時報、NPR等媒體聘請亞裔記者、作家撰寫亞洲相關文章。還有些媒體直接推出了亞裔垂直類目,比如赫芬頓郵報亞洲之聲(HuffPost Asian Voices)、NBC 亞美(NBC Asian America)等。

在最近十年裡,隨著ABC的成長、新移民的到來以及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亞裔不再擁有“難民後代”、“唐人街中餐廳長大”這種簡單標籤,而是開始被重新定義。他們利用自己的工作和網路媒體全面參與到美國政治和文化中。

在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後,奧卡菲娜說:“我告訴過你我真的有工作啦,爸爸。”

《紐約時報》報道,在美國前 20 大城市,中餐館數量已經從 2016 年的 7。3% 下降到了2019 年的 6。5%。雖然關門的中餐館越來越多,但老一輩移民卻很高興。因為下一代受到了良好教育,他們不必接班餐廳,正在從事自己選擇的、喜歡的工作。這些年輕的亞裔,身份正在發生轉變,正在從父母的廚房或者收銀櫃臺後面走向前臺,走進主流。

參考資料:

Hollywood Diversity Report 2018, Five Years of Progress and Missed Opportunities

The Decade in Asian America

https://www。nbcnews。com/news/asian-america/decade-asian-america-n1108581

Crazy Rich Asians Kicked Down the Door。 Now Asian Americans Are Fighting To Stay in the Room

https://time。com/5622913/asian-american-representation-hollywood/

Why Hollywood is setting its sights on Asian Americans

https://www。cbsnews。com/news/crazy-rich-asians-why-hollywood-is-setting-its-sights-on-asian-americans/

Chinese Restaurants Are Closing。 That’s a Good Thing, the Owners Say。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24/upshot/chinese-restaurants-closing-upward-mobility-second-genera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