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 鋁佔錳位,無鈷更美

一、導讀

作為鋰離子電池中最有前景的正極材料之一,富鋰層狀氧化物卻存在庫侖效率低、容量和電壓衰減等問題。這與其結構中的

Li@Mn6

超結構單元高度相關。因此,透過調整和修飾富鋰錳基中的Li@Mn6超結構單元是提升其電化學效能的關鍵手段之一。

二、成果背景

近日,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Modifying Li@Mn6 Superstructure Units by Al Substitution to Enhance the Long-Cycle Performance of Co-Free Li-Rich Cathode

”的文章。透過Al取代Co成功設計了一種無鈷富鋰層狀氧化物—Li[Li1/4Mn1/2Ni1/6Al1/12]O2

(LMNA)。

結合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SXRD)、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和x射線吸收光譜(XAS),作者發現引入的Al離子佔據了Li@Mn6超結構單元的4g (Mn)位點,進一步導致Li@Mn6超結構單元的鋰離子被Ni2+部分取代。改進的Li@Mn6超結構單元分散了TM層中額外的Li離子,打破了聚集的Li-O-Li結構。抑制了長迴圈過程中的相變,體現了優異的長迴圈穩定性,在1C下迴圈500次後,容量保持率達到91。4%。

三、關鍵創新

1)透過Al取代Co成功設計並製備了一種新的無Co富Li層狀氧化物

Li[Li1/4Mn1/2Ni1/6Al1/12]O2

2)系統揭示了Al取代對區域性結構和電化學效能的影響;

3)LMNA組裝得到的鋰金屬電池具有優異的長迴圈穩定性,在0。1 C下迴圈100次後容量保持率為91。8%,在1 C下迴圈500次後容量保持率為91。4%

四、核心資料解讀

「學術」 鋁佔錳位,無鈷更美

圖1 Al取代對晶格結構的影響 @ Wiley

使用

C

2/

m

空間群的單斜層狀結構模型對SXRD圖譜(

圖1a

)進行精修,發現Al不佔據4h位點,並且在2c位點也僅有很少的佔位(~0。02)。

圖1d

中的HRTEM影象進一步證實了Li層中幾乎沒有TM或Al的佔位。如

圖1b,c

表示,Ni在2b和4g位點佔據比例為0。4和0。05,約80%Ni佔據在2b位點,即

Li@Mn6超結構單元中心Li的位點,導致了Li/Ni的混排

。Al傾向於佔據4g位置,對應著Li@Mn6

超結構單元

中Mn的位點。因此,Li@Mn6

超結構單元

轉變為(Li/Ni)@(Mn/Al/Li)6,從而透過改變了其氧化還原活性,對電化學效能造成極大的影響。

「學術」 鋁佔錳位,無鈷更美

圖2 Al取代對區域性化學和結構的影響 @Wiley

圖2

所示,與LMNC相比,LMNA的a1/a2值增加,這意味著Al取代後,Ni在表面和體塊的價態均降低。Al取代後,Ni-Al距離大於Ni-Co距離,Mn-Al距離小於Mn-Co距離(

圖2c

)。在修飾後的Li@Mn6超結構單元中,Ni2+將位於Li+中心位置以平衡區域性電荷,使得Li+在TM層中的分佈更加均勻。Al在NaAlO2和Al2O3中分別由4個氧原子和6個氧原子配位,LMNA的吸收邊向高能方向移動,表明LMNA中的Al-O鍵更強。LMNA和Al2O3圖譜相似,表示了Al在LMNA的八面體位置(

圖2e

)。與LMNC相比,LMNA的光譜發生了低能位移,這反映了Al取代對氧陰離子晶格的影響。這通常被認為是Al取代後結構穩定性較好的原因(

圖2f)

「學術」 鋁佔錳位,無鈷更美

圖3 LMNA電化學效能 @Wiley

圖3a、b

顯示相比LMNC正極,LMNA正極的電壓衰減得到了明顯改善。材料的倍率效能有略微的提升(

圖3d

)。在小倍率(0。1 C)下,LMNA與LMNC迴圈100圈後的容量保持率分別為91。8%與81。5%,且LMNA初始容量較高;在大倍率(1 C)條件下,LMNA與LMNC迴圈500圈後的容量保持率分別為91。4%與55。8%。說明Al的引入對Li@Mn6超結構單元的修飾後,穩定了材料結構,提高了迴圈穩定性。

「學術」 鋁佔錳位,無鈷更美

圖4 充放電過程中電極結構變化 @Wiley

當<4。45V時,充電過程中Li脫出,對應的(003)峰持續向低角度偏移。當>4。45V時,由於O氧化還原的靜電斥力減弱,(003)峰位幾乎保持不變,甚至略微向高角度移動。(104)峰與Al(200)峰重疊,放電至2。0 V時呈現低角度移動趨勢。(113)晶面峰位移動情況與(003)相反,表明ab平面上變化趨勢與c軸上變化趨勢相反。

圖4f,g

表示了LMNC和LMNA的精修晶格引數a和c。Al取代後的Li@Mn6超結構單元在初始迴圈中減小了沿c方向的變化程度,使層狀結構趨於穩定。

「學術」 鋁佔錳位,無鈷更美

圖5 LNMA還原相變TEM分析 @Wiley

圖5

表示了兩種材料迴圈過程中結構變化。兩種材料在首圈迴圈後都會在表面一部分尖晶石相,然後隨著迴圈數的增加,LMNC表面的尖晶石相會逐漸發展到體相,發生了較為明顯的層狀-尖晶石相轉變。而LMNA表面的尖晶石相則不會擴散到體相,而是轉變為了一層穩定的鹽巖相,保護了層狀結構。在文章的支撐資訊中顯示了LMNA的二次粒子同樣具有更好的結構穩定性。

五、成果啟示

透過Al取代Co成功設計並製備了一種新的無Co富Li層狀氧化物

Li[Li1/4Mn1/2Ni1/6Al1/12]O2

,初始過渡金屬層中的Li@Mn6超結構單元部分轉變為(Li/Ni)@(Mn/Al/Li)6, Li離子在TM層中的分佈更加均勻,保持了體相穩定的層狀相結構的同時,也獲得了一層穩定的鹽巖相表面,從而表現出了非常優異的迴圈穩定性。

作者:AJie

編審: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