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王母娘娘瞭解一下:成群結隊,披頭散髮,沒事就大喊大叫

傳說,古代西域有西王母,是掌管崑崙的神仙。而相關傳說的來源,最早見於《山海經》。三目巨人梳理了一下,整部《山海經》,有三個地方提到了西王母。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勝遇,是食魚,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野生王母娘娘瞭解一下:成群結隊,披頭散髮,沒事就大喊大叫

我把這段文字翻譯出來。再往西350裡是玉山,這裡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長得像人,長著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齒,善於長嘯,它主管天上的災難和五種戾氣。這裡有一種動物,長得像狗,身上有豹子的花紋,長著牛角。這種動物名叫狡,它的聲音就像狗叫,誰見到這種動物,他國內必然大豐收(字面意義如此)。這裡有一種鳥,長得像長尾野雞,渾身紅色,名叫勝遇。這種鳥以魚為食,它的聲音就像金屬敲擊。如果有人見到這種鳥,國內必然會發大水。

《山海經·海內北經》:西王母梯幾而戴勝,其南有三鶄烏,為西王母取食。在崑崙虛北。

還是翻譯出來。西王母坐在臺階上,戴著美玉。它的南邊有鳥名三鶄烏,專門為西王母獲取食物。地點在崑崙山北面。

野生王母娘娘瞭解一下:成群結隊,披頭散髮,沒事就大喊大叫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有曰崑崙之丘。有神處之,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這一段是最著名的、引用最多的,還是翻譯出來。西海的南面,流沙的邊緣,赤水的前面,黑水的後面,有一座大山,有名叫崑崙之丘的小山。這裡有一個神,長著人臉、老虎的身子,身上有白色花紋。神的下面環繞著弱水形成的深潭,潭水外面有炎火山,把任何東西放上去都會燃燒。這裡有一種人,戴著美玉,長著老虎的牙齒、豹子的尾巴,住在山洞裡。這種人名叫西王母。這一座山什麼東西都有。

野生王母娘娘瞭解一下:成群結隊,披頭散髮,沒事就大喊大叫

綜合以上資料,三目巨人得出幾點結論。

一、西王母身體大概長得像人,但並不是人,住在山洞裡。而且不止一個,是一群,或者一個物種,一種動物。

二、西王母不只是崑崙山才有。我們知道上古時期中國分為五服(具體是禹、夏朝時期),五服之內是中國,五服之外不屬於中國。《山海經》分為海內經、海外經和大荒經,海內是國內,海外是國家周邊,大荒是距離國家很遠的地方。以上資料前面兩處是國內,第三個是大荒。國內和大荒都有西王母。國內的一處在中國西部,一處在北部。國外的在中國西方。

三、三個出產西王母的地方都名叫崑崙,但並不是同一個地方。而且三座崑崙都是小山丘,不是今天的崑崙山。虛是“墟”的古字,小山的意思。丘也是小山的意思。三座山丘同名,可能跟都出產西王母有關。

野生王母娘娘瞭解一下:成群結隊,披頭散髮,沒事就大喊大叫

四、西王母是名字而不是稱呼,“名曰西王母”,就是這種動物的名字叫西王母,和鳥名三鶄烏、勝遇,動物名勝遇是一樣的,根據讀音來記錄的,不能做字面分析。附帶說明,後人把鶄字拆開,於是西王母身邊有了“青鳥”,成為西王母的信使。

五、西王母這種動物在當時的確被神話了,認為它們主管災難戾氣,可見這是不祥之物。

然而後世對“西王母”三個字望文生義,逐漸演化成了神,而且成了崑崙神系的主宰,還成了玉皇大帝的老婆。不過這個王母娘娘的形象並不好,她阻止牛郎織女會面,大家都很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