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十日清軍入關不封刀屠城80萬人,幾百年後國人才知真相!

中國每個封建王朝的末期都離不開社會動盪、戰苦練練、亂賊橫行和民不聊生的結局,素有“最硬”朝代之稱的大明,到了末年亦是如此。

由於百姓們平靜安逸的生活質量無法得到滿足,所以部分地方力量就開始蠢蠢欲動,黨派之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一波又一撥,這使得明末的發展情況極不樂觀。

揚州十日清軍入關不封刀屠城80萬人,幾百年後國人才知真相!

其中,清軍的勢力是當時最為強大的,在它連續不斷地打壓之下,明朝還是走向了滅亡的道路,朱氏子孫的政權開始逐漸瓦解,清朝便正式接盤,開啟了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新篇章,歷史又將迎來新的命脈。

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在皇太極的帶領下,清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徹底打敗了明朝餘孽所遺留下來的軍隊,順利佔領了中原。

在清軍入關揚州之後,就曾下達過這樣一條命令:十日不封刀,並對揚州進行屠城。

揚州十日清軍入關不封刀屠城80萬人,幾百年後國人才知真相!

但是這件事的真相當時並未知曉,一直連同戰火被封存了起來,直到百年之後的今天,國人才對揚州屠城這件事的真相有所瞭解。而整起事件的罪魁禍首就是身為清朝裕親王多鐸了。

為國誓死守住一座城

關於揚州屠城這件事也被後人稱之為“揚州十日”,早在1645年,清朝就帶了整整十萬人馬一路南下,當他們到達揚州城的時候,卻遇見了他們的宿敵——明朝守將史可法。

他一心只想守住明代留下的江山社稷,在清軍攻打揚州城的時候,還用自己的鮮血寫下了一封信用以告知明帝現在的揚州城危機四伏,請求朝廷能夠派兵增援。

揚州十日清軍入關不封刀屠城80萬人,幾百年後國人才知真相!

可當時的明朝早已是自身難保,面臨著四處都是清軍的境地。於是史可法只能選擇孤身作戰,靠著城內僅有的一萬名士兵對抗城外的十萬清軍,他誓死要捍衛揚州城!

強大的清軍力量沒有讓史可法有過一絲害怕,但二者終歸是力量懸殊,也難逃戰敗的命運,一開始清軍也不想開戰,減少自身不必要的傷亡,於是他們就打算能夠勸降史可法。

但史可法卻是個有名的忠義之士,他怎麼可能為了自己可以苟且偷生,而去背叛自己的國家呢?終於在5月20日之前,揚州城還是被清軍強行打開了大門,一下子就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史可法也在這場戰役中壯烈犧牲,以身殉國。

揚州十日清軍入關不封刀屠城80萬人,幾百年後國人才知真相!

死傷眾多氣急敗壞後開始屠城

在清軍拿下了揚州城後,自己也是元氣大傷,手底下計程車兵也是死傷眾多,在從明軍手中奪下揚州城後,清軍有點高興得得意忘形,慘遭明朝殘餘勢力的偷襲和攻擊,這令清軍的將領們感到十分氣憤,於是默許自己的部下可以對揚州城進行大規模的屠殺,沒過多久,揚州城就已是血流成河,屍堆成山,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死城。

據後來的統計,在清軍的這場大規模屠殺中,殺害的人數可達八十餘萬。

日本的揚州十日記帶來了真相

這真是一段黑暗的歷史啊,但是這八十萬條人命居然在清朝的史書上只是輕描淡寫,這也難怪清朝的這場罪行會隨著戰火被淹埋如此之久。

揚州十日清軍入關不封刀屠城80萬人,幾百年後國人才知真相!

另外,清朝是十分忌諱寫它的不好的,為此還特地發明了一種叫做“文字獄”的刑法,多少文臣武將以一字之差就被下了大獄,哪怕只有一字不得聖心,就會為自己引得殺身之禍,所以導致時至今日國人對於清軍血洗揚州城這件往事瞭解甚少,根本原因就是在於所能查明的歷史記載實在是太少了,只能是各說各的罷了。

不過好在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把日本的《揚州十日記》帶回到了中國研究,後來發現上面清楚地記載了當時發生的一切,自此以後,清軍屠城的真相才被世人一點點熟知。

小結

“揚州十日”事件也為國人敲響了警鐘,在我看來,清軍完全不應該殺害那一個個鮮活無辜的生命,同時還應驗了那句老話“落後就要捱打”,強者自會受到尊敬,而弱者只會招來侵略和羞辱。

揚州十日清軍入關不封刀屠城80萬人,幾百年後國人才知真相!

即便我們今日已然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大國裡,但是仍不應該忘記過去發生的苦難,懂得把所遭受的這些轉化為發展的力量,只有自身強大才是真正的硬道理。才能有資本和對手進行較量,向他們展示自己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