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常說的九輩祖宗該怎麼稱呼?自己如何自稱?由來一點不馬虎

農村人常說的九輩祖宗該怎麼稱呼?自己如何自稱?由來一點不馬虎

我們在農村生活,有時候會見到潑婦罵街,這些潑婦罵街時喜歡說“你八輩祖宗”。

另外,有時候有些人在外面掙了錢,會回來追祖,同樣也是追到八代祖宗,也就是八輩祖宗。

很多人認為這是個錯誤,因為從古到今,凡追祖,都是九代,也就是九輩,所以農村這些向上抬八輩是錯誤的,應該是九輩。

其實也的確是這樣的,古時候追祖都是向上追九輩,也就是說,古時候有記錄的追祖是九代,對祖宗的稱謂也是到九代,所以說八輩祖宗是表達錯誤,正確的應該是九代。比如《春秋公羊傳·莊公四年》中說:

遠祖者,幾世乎,九世矣。

農村人常說的九輩祖宗該怎麼稱呼?自己如何自稱?由來一點不馬虎

我們弄明白這個問題後,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冒了出來,我們對於父親和兒子,爺爺和孫子這樣的稱呼都很熟悉。比如父親和兒子,這是向上一代的尊稱和自稱,爺爺和孫子,這是向上兩代的尊稱和自稱。

那麼,接著向上呢?一直到九代呢?比如九代始祖該如何稱呼?自己又該如何自稱?

這個恐怕就有一些人不清楚了。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個問題,尊稱和自稱,當然了,我們會適當說一下它們的由來。由於九代太長,所以我們分兩部分來說。

分別是從九代到五代,然後再說從四代到一代。

農村人常說的九輩祖宗該怎麼稱呼?自己如何自稱?由來一點不馬虎

Ⅰ:從九代到五代的尊稱和自稱

遠祖第九代如何稱呼呢?比如我們說到自己遠祖時,也就是第九代祖宗時,該如何稱呼?不能直接說我第九代祖宗吧?他是有個尊稱的,這個尊稱叫“鼻祖”。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要叫鼻祖呢?跟鼻子有什麼關係?其實,鼻字在古時候和自字是通的,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自字時這樣說:

自,讀若鼻。

這也是我們平時說到自己時,多數人都會用手指著自己鼻子的原因。而同樣是在《說文解字》裡,把人生的第一個兒子叫“鼻子”,真正的意思是開始,或者是最初。

由此,人們追祖追到九代,最初的祖宗,開始的祖宗就叫“鼻祖”。當然了,也有說法是人還是胚胎時,是鼻子先成形,所以把始祖叫成鼻祖。但千萬不要把這種觀念認為是現代觀念,比如這裡提到了人懷胎,胚胎先形成什麼就覺得這是現代才有的。事實上,這個說法出自漢朝揚雄的《方言》。

從漢朝開始,人們就開始把九代祖叫成“鼻祖”,他的實際意思是最初、開始、創始。比如我們現代常常說某個人是某領域的開山鼻祖,來由就在這裡。

九代祖稱“鼻祖”,那自己的自稱該是什麼?有人說該是鼻孫,其實並不是,因為自己並不是最初或者開始的孫子,這裡用鼻並不合適。正規的自稱是“耳孫”。這裡的耳指的是“遙遠”的意思,出自《爾雅·釋親》,意思是遙遠的孫子。

八代祖的尊稱是“遠祖”,也叫第八世高祖。遠祖的意思是許多代以前的祖先。那麼,自稱是?該叫嗎?並不是的,它無法跟前面用的字等同起來,正確的自稱是“雲孫”。這裡之所以用到雲,在古漢語中以形,意思是盛或者多。比如說到某個人振臂一呼時,天下雲集響應。這裡用到,不是助詞、不是代詞,也不是動詞,而是形。

農村人常說的九輩祖宗該怎麼稱呼?自己如何自稱?由來一點不馬虎

七代祖的尊稱是“太祖”,我們看這個詞在古漢語中就常見了。我們在電視或者小說裡也會經常看到,比如某太祖什麼的,他有創立基業的意思。也就是說,前面兩代是純尊敬的,但到了七代祖太祖的時候,開始有事蹟或者有傳說。

所以,太祖在歷朝歷代都是個最高級別的廟號,歷史上第一個用太祖廟號的是商太祖成湯。

而在太祖面前,自稱是“乃孫”,這裡的乃是個代詞,意思是你、你的。意思就是你的孫子。我們看上面兩代時,用的是耳和雲,而到了這一代,用乃來代指你,你的,就是指明你的孫子。

六代祖尊稱是“烈祖”,這其實是個美稱,多指以前自己家族中建功立業的祖先,就是美化的意思。當然了,它也是個廟號,比如蜀漢烈祖劉備、曹魏烈祖曹睿。

這多是後代發跡後追尊的,這裡的發跡指的可不是什麼發財,而是那種成王立帝似的發跡。

和烈祖對應的自稱則是“弟孫”。這裡用到弟子,千萬不要理解成哥哥弟弟的弟,它在這裡特指的是“悌”,兩個字在古時候是通的,悌是孝悌,這是個謙稱。

五代祖尊稱是“天祖”,這裡的天有至高無上的意思,比如古人說君於臣,子於父,妻於夫,皆曰天是也。

與天祖對應的自稱是“來孫”。這裡用來,其實是名詞過去和現在的意思,也就是現在的孫子或者後輩的意思。

農村人常說的九輩祖宗該怎麼稱呼?自己如何自稱?由來一點不馬虎

Ⅱ:從四代到一代的尊稱或自稱

四代祖稱“高祖”,這個是人們追祖時最容易體現在最高位的一類,同時也是一個至高的廟號,比如漢高祖劉邦。與之對應的自稱是“玄孫”。其實從自代起,人們對於自稱已經熟悉了,比如四代自稱玄孫。但其實它還有個別人都不太用的詞是“元孫”,意思是第一、居首位的孫子。

這裡的玄孫其實也是,和我們理解的玄妙、玄奇是不沾邊的。

農村人常說的九輩祖宗該怎麼稱呼?自己如何自稱?由來一點不馬虎

三代祖稱“曾祖”,這個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現代也常用到。它的真實所指其實就是隔兩代親屬。而在自稱上大家也非常熟悉,就是“曾孫”,這個不用過多解釋了,仍然還是隔代的意思。

二代稱“祖父”,也就是爺爺,在古代,其實還有另一個意思是王父或者大父。從祖父開始,進入三代血親範疇,也就是容易追到,甚至是同堂的三代血親。但包括的有祖父和外祖父,這都屬於三代血親。

古代如果犯罪誅內外三族,是可以誅到外祖父這一代的。

與祖父對應的自稱是“孫”,也就是孫子。其實我們漢字的魅力正在此處,我們從孫這個字形上,也能判斷出它的一些意思,大家對這個比較熟悉,故不再多說。

一代就是“父”了,也就是父親,爸爸、爹。與之對應的是,這是人倫中最重要的關係,古代說父為子綱,是關聯最深的。與之對應的自稱是“”,不再贅述。

農村人常說的九輩祖宗該怎麼稱呼?自己如何自稱?由來一點不馬虎

Ⅲ:由此,我們就介紹完了向上九代的尊稱和自稱。其實我們在農村還經常聽到有人罵“十八輩”,這裡的十八輩指的不僅僅是向上十八輩,而是上九輩,加上自己後,下八輩。

  而農村都講究“五服”,其實五服也就是古代所說的“九族”,就是一個人,從他上四代高祖開始,到他下面玄孫這一代,中間還有自己這一代,一共九族人,被稱為五服。

  古代犯罪所說的誅九族,其實誅的就是五服之內的血親。

  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我們今天不說這個。另外,我們今天所參考的主要資料是收錄於《漢書·藝文志》中的《爾雅·釋親》篇。輔助資料有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揚雄的《方言》、西漢戴聖的《禮記》。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