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趙昚不顧一切推行北伐,提拔支援張浚

軍隊有了,裝備要跟上。說裝備,南宋軍隊的裝備也是種類繁多,數不勝數,有著各方面的想不到。賬單上寫的每一項都會讓皇帝抓狂。漢人的軍隊歷來都由國家來武裝,不像遊牧民族那樣,戰馬、刀槍、弓箭、盔甲,甚至糧食全都自備。讓趙昚抓狂的是恐怖的支出,單說鎧甲這一項就足夠讓人崩潰了。宋制標準鎧甲披戶護臂要五百零四片甲葉,每葉重二錢六分;甲身用三百三十葉,每葉重四錢七分;戰裙用六百七十九葉,葉重四錢二分;頭盔主體重二斤十二兩,頭盔護甲用三百一十葉,葉重二錢五分;全身共用甲葉一千八百二十五片,另有串線重五斤十二兩五錢一分。這是多麼精細的工藝,之後的製作基數是三十萬套以上……這還只是鎧甲一項而已,配上刀槍,還有弓箭,得是什麼數字啊?

宋朝:趙昚不顧一切推行北伐,提拔支援張浚

都有記載。一把戰刀是三千三百錢;一把手弓兩千七百錢;一支手箭七十四錢;一支弩箭六十五錢;一隻戰鼓六千五百錢;一副軍帳六萬九千八百錢;一副鎧甲四萬零一百錢;一副擋胸一萬七千三百錢。這些的基數要遠遠大於三十萬,以弓為例,通常是趕製一百萬張。要讓萬病叢生、剛剛死裡逃生的帝國迅速運轉起來,服從剛登基的兒皇帝支援北伐,這個命題不大好做。為了成功,趙昚決定從多方面著手。先樹立偶像。當年紹興北伐時的名將只剩下了吳璘與張浚。吳璘—先算了吧,那麼只有張浚,立即召見他。張浚被請入臨安,除樞密使外,還加封江淮東西兩路宣撫使,統領兩淮前線諸路軍馬。這滿足了張浚平生的願望,他當年不惜搞出淮西軍變來,快要奪得的全面指揮權終於到手了。

宋朝:趙昚不顧一切推行北伐,提拔支援張浚

趙昚還破格加封張浚為少傅,進封魏國公。這相當於提前給出死後追封了。宋朝有制度,除皇室成員外,外姓大臣只有位列使相以上才能進封國公,且只能以小國、次國、大國的順序次遞進封。張浚在紹興時期解職削爵前是右相和國公,屬最初一級的小國,而魏國公是頂級的大國爵。未有尺寸之功,先官升兩級。這還不夠,對張浚的支援必須要體現在政策上。作為新上任的兒皇帝,趙昚非常清楚這個國家是誰的,於是他去找爹。趙構。趙構現在每天在望仙橋悠然自在,已經修煉到了八爪大章魚的境界。他坐在屋子裡逍遙,觸角牢牢地吸附在帝國的每個角落裡,時刻監管全域性。

宋朝:趙昚不顧一切推行北伐,提拔支援張浚

趙昚得不到他的支援,一切都名不正言不順,並且不孝順。話說每個月總有幾天,趙昚要去看他爹,最近他去時總會情緒激昂,對爹講帝國最新的可喜變化。而爹的反應卻是淡淡的,彷彿不關心,彷彿很放權,彷彿真的退居了二線。趙昚不甘心,終於在某天下定決心跟爹講:“俺要北伐!俺是說最近—立即北伐!”卻不料爹突然間勃然變色,清晰地對他講:“大哥,待老夫百年後汝再行此事。”除非我死了,不然你別想挑事,搞什麼北伐!當天趙昚神情恍惚地出了德壽宮,一路上他想了很多,北伐是不討喜的,做下去很可能會導致皇位不穩,至少也會被人罵不孝順……可是不做呢?之前三十五年間凝結了宋朝皇室數不清的屈辱,甚至是漢文明有史以來最大的屈辱,任何一個稍有血性的人都無法忍受,何況是他趙昚!

宋朝:趙昚不顧一切推行北伐,提拔支援張浚

趙昚有著巨大的榮譽感,這種感覺很可能來自他的血統,源自於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驕傲的血脈。但也可能是他天生的獨有個性,在兩宋十八位皇帝裡,唯他驕傲到了敏感的地步。為了尊嚴,他能去做任何事。他思前想後,決定不顧一切推行北伐,而這就要更加強硬地支援張浚。從這時起,趙昚堅定地站在了張浚的身後,他先是寫了一篇《聖主得賢臣頌》送給張浚,給張浚定性。接著在皇宮深處的內祠中立下了張浚的生辰牌位,每次宣召張浚議事前,先要到祠堂裡恭敬參拜一番,然後才會召張浚入宮。這叫“示以不敢面詰”。這是亙古未有之禮遇。傳到了外界,說什麼的都有。有的人讚歎趙昚不愧厚德載物如大地,於國難當頭時,比當年周文王禮遇姜子牙做得更到位,宋朝必將因此中興;有的人搖頭哀嘆,這都是什麼事啊,張浚何許人,有過啥建樹,難道是富平之敗、淮西軍變嗎?憑這些都能成中興之賢臣,受不世之禮遇……這皇帝傻到底了。

宋朝:趙昚不顧一切推行北伐,提拔支援張浚

傳到了趙構的耳朵裡,當爹的心裡一哆嗦。這是真要重用張浚啊!為了他自己最後這段生命的舒服著想,是必須得做點什麼了。先是製造輿論,平緩矛盾。趙構很清楚政治鬥爭有時像兒女們的婚事,父母越是反對、越是壓迫,越能逼著倆孩子走到一起。如果和緩些,還有可能讓雙方互相看到對方的缺點,從而散了。趙構決定不逼張浚。他找來張浚的兒子張栻,動情地追憶了和張浚幾十年間結下的“深厚”友誼:“孩子,你父親最近如何,吃得怎樣,臉色好嗎?你媽媽呢……哦,她去世了。真遺憾,時間過得太快了,當年你父親再婚時還曾經找我諮詢意見,轉眼你都這麼大了。回去帶話給你父親,我很想他!”

宋朝:趙昚不顧一切推行北伐,提拔支援張浚

“……朕與卿父,義則君臣,情同骨肉。卿行奏來,有香茶與卿父為信。”這次會見之後,外界一片譁然,嚴重懷疑當年淮西軍變張浚下臺後,趙構的那句“寧至覆國,不用此人”誓言的真實性。趙昚非常興奮,這在他看來是重大轉機,他爹開始支援他了,開始給政策了。在又一次的見爹日,趙昚以張浚為話題,展開了新一輪的北伐建議。他以為一定可以和爹產生共鳴,由認同張浚開始,轉為認同北伐。卻不料這一次爹的話是這樣的:“兒子你要長點心,認真仔細地觀察臣子做事。比如張浚,他常備一個記事本,凡有士大夫拜見他,都會記在本子上,私下許諾以後予以舉薦。到了軍隊裡,他又拿國家的金銀財寶分給手下士卒,以籠絡人心。不知官職是誰的,金銀又是誰的!”

宋朝:趙昚不顧一切推行北伐,提拔支援張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