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出閣,嫁妝中必備一把剪刀一條繩子,真相不寒而慄

經常看歷史小說的朋友應該經常能看到這麼一副畫面,敵軍打進城來,城內的縣官將府內的親人召集過來,每人賜一杯毒酒,待眾人都喝下後,再拿出早已準備的白綾,往房樑上一搭,一腳踏上小方凳,登高之際慷慨激昂賦詩一首,說完脖子往白綾裡一伸,雙腳蹬開小方凳,然後身死族滅。

古代女子出閣,嫁妝中必備一把剪刀一條繩子,真相不寒而慄

這種場面在宋末和明末兩個時期尤為多見,畢竟番邦來犯,亡國滅族之際,作為漢家股肱之臣計程車大夫階層怎能苟活於世。其實這些個文人的心理也好理解,凡是圖個名聲,一生殉國多好聽。這些個文官,國破家亡之際,文不能出謀劃策退敵軍,武不能上馬持槍殺蠻夷,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賺取這點名聲了。

但是有朋友就要問,那你自己死就好了嘛,幹嘛來拉上妻兒老小。其實這也不怪這些個弱小的文官們,在古代社會,男人就是家裡的頂樑柱,梁塌了,屋簷下的人豈能獨活,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另外,如果自家的妻兒老小不隨自己去,還苟活於世的話,其實也是在玷汙家族門楣的名聲,畢竟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屬品。

古代女子出閣,嫁妝中必備一把剪刀一條繩子,真相不寒而慄

但是這種思想並不是自古有之,在漢唐時期,家中女眷就很少跟著男人殉節。這事很大程度上跟當時朝廷的開明程度有關,漢唐時期朝廷很少標榜貞潔烈女,對不幸喪夫的家庭往往鼓勵女眷改嫁。

然而到了宋代,程朱理學進入歷史舞臺以後,氣節這個東西就開始大行其道了。並且影響著後世的華夏子孫。到了明朝,文人的思想被牢牢地禁錮在四書五經裡頭,三貞九烈這些觀念就被深深的烙在中華民族的骨髓裡。滿清入關以後,滿清皇室為了嚴格控制漢人的思想,將明朝那一套發揮的登峰造極。

古代女子出閣,嫁妝中必備一把剪刀一條繩子,真相不寒而慄

據統計,史書中有明確記載的貞潔烈女,唐朝47位,兩宋43位,明朝陡增五六倍達276位,到了清代,這一風氣大有遍地開花之勢,前幾朝總和都趕不上清朝,達5603位。

可見明清兩代的三綱五常之風是多麼盛行,當政者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模範烈女,鼓勵女子為夫守節、以死殉節,到處立牌坊、建祠堂,貞潔烈女的數量儼然成了一地道德高尚與否的重要指標。然而,牌坊立起來了,祠堂建上去了,官員的政績提上去了,但苦了那些一輩子守寡的女子們。

古代女子出閣,嫁妝中必備一把剪刀一條繩子,真相不寒而慄

和平時期倒也罷了,只是忍受寂寞清貧之苦。一旦碰上戰亂,女子若是被敵軍活捉,對整個家族而言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因為古人們都心知肚明女子們將要受到怎樣的折磨,即便被捉女子真的完完整整的回來了,也沒有人相信她還是清白之身,此時的女子本身就是家族的一大汙點。所以當女子嫁入官家的時候,在她的陪嫁物品中,往往藏著一把剪刀,若是出遠門或是碰到危難,這把撿到不是給你禦敵,而是讓你了卻餘身的。

古代女子出閣,嫁妝中必備一把剪刀一條繩子,真相不寒而慄

古代女子出閣,嫁妝中必備一把剪刀一條繩子,真相不寒而慄

對於古代女人而言,嫁入官家後,必須準備好三件事,一是備好一條繩子,二是藏好一把剪刀,三是認清家中深井的位置。繩子是用來上吊,剪刀是用來自裁,深井是用來投水,這三樣東西是保留夫家顏面的最後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