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告訴我們三國人才有多難得

《三國演義》裡,徐庶與劉備告別前,特意拍馬而回,不是回心轉意,而是推薦自稱“臥龍先生”的絕代奇才諸葛亮,在劉備面前誇讚孔明的才氣之高,不但自己比不上,就連管仲、樂毅也比不上。

劉備聽後,立馬就帶著兩個小弟去臥龍崗求諸葛亮出山,也就是傳說中“三顧茅廬”的故事。這演義裡,寫了一顧、二顧、三顧茅廬的詳細過程,情節非常精彩,可謂引人入勝。當然,也說明了劉備一方面求賢若渴,一方面求賢遇到了些許困難。

三顧茅廬,告訴我們三國人才有多難得

比如一顧茅廬時,劉備敲門後見到的是童子,而孔明出門了,就在回來路上遇上了孔明的好友崔州平,隨意交談了幾句。崔州平就預言了天下大勢已定,請孔明出山扭轉乾坤,是徒費心力的。張飛看不過眼,就批評崔州平是腐儒。

劉備二顧茅廬時,書中又安插了一些情節,比如酒店二人對飲唱歌、孔明的弟弟諸葛均在草堂上唱歌、岳父騎驢吟誦《梁父吟》,彷彿臥龍崗是一個人間仙境一般,不是一般人待的地方。雖然每次劉備看到有人,就心心念著“此真臥龍也”,不過每次都撲空。

三顧茅廬,告訴我們三國人才有多難得

到三顧茅廬時,劉備見孔明在午睡,就在孔明家門外站立了幾個時辰,方才見到傳說中的“臥龍先生”。由此可見,在當時要想求一名有才能、有名氣的賢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作為軍閥領導者,要拿出足夠的誠意和耐心,或許能打動對方為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顧茅廬,告訴我們三國人才有多難得

當然,我們這裡重點討論,為何當時人才是那麼地難得?我覺得有三方面難處。

難處之一,是賢者獨善其身,躲避亂世。諸葛亮、崔州平等人甘願在山林做一名隱士,白天耕作、夜裡讀書,無非就為了躲避亂世、求得一個平安穩定的生活。像諸葛亮《出師表》裡說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說出了在農村時候的內心想法。

從曹操的詩作裡,也可以想見當時戰亂給百姓帶來了妻離子散、痛苦不堪的生活,比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說明了當時人們渴望和平安安定的生活,也說明了戰爭的殘酷、血腥,才造成了不少飽讀詩書的人放棄了理想、抱負,轉向山林求一片安靜快樂的天地。

三顧茅廬,告訴我們三國人才有多難得

難處之二,是人口大量減少、南北分佈不均造成的人才稀少可貴。

首先,連年戰爭,不僅使百姓流離失所,莊稼荒廢,人口減少,還使得不少文人謀士因政治牽連、軍事迫害而喪命,就連日常的讀書教育都很難維持,那麼當時能培養多少讀書人,其中又能培養出多少個像荀彧、諸葛亮這樣的曠世奇才?答案是少之又少,如同海底撈針一般。

三顧茅廬,告訴我們三國人才有多難得

其次,當時的南北人口分佈是極其不平衡的,北方的人口總是要遠遠多於南方,而劉備恰恰處於南方的襄陽,能找到馬良、徐庶這樣的人才實屬不易,況且諸葛亮一家是從山東避難遷徙而來,所以能發生三顧茅廬的故事,是上天對劉備的眷顧。

難處之三,在於曹操、孫權幾乎網羅了天下大部分的人才,對劉備來說所剩無幾。

曹操自創業起就非常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先是招攬了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賈詡,後來又聘用了司馬懿、崔琰等人,可謂星光璀璨,人才濟濟。而孫權也不甘示弱,從張昭、張紘、顧雍等文臣,到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武將,都是一代接一代,後浪推前浪,人才輩出,源源不斷。

三顧茅廬,告訴我們三國人才有多難得

反觀劉備,從創業初到三顧茅廬,一直是關羽、張飛、趙飛跟著,而文臣孫乾、簡雍能力一般、才能更一般,根本就不是經天緯地的曠世奇才,當然還零星閃過像徐庶這樣的賢士。

所以,劉備也有自知之明,當前最緊要的頭等大事,就是上門求賢,死皮賴臉地求得高人幫助。結果,也如他所願,孔明來了後,劉備如魚得水,從此開啟輝煌的人生階段,直至自封“漢中王”,達到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