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出14票,擊敗曾贈,德格娜憑什麼?

《導演請指教》進入到了第二階段。

這是製片人工作室對戰的階段,首組出場的是德格娜和曾贈,她們分別代表方勵工作室和郝蕾工作室,作為同班同學的德格娜和曾贈,這一次同組競技,最終德格娜以14票的優勢取得勝利,擊敗了曾贈。

高出14票,擊敗曾贈,德格娜憑什麼?

而就在第一階段,德格娜還因為短片被批而感到委屈淚灑舞臺,如今卻從哭到笑,受到了全場的表揚,而曾贈第一階段憑藉著《愛情》獲得了全場最高票,如今卻大不如之前,當然知道了背後的原因,就自然能夠明白這樣的結果。

高出14票,擊敗曾贈,德格娜憑什麼?

曾贈的短片改編自自己的真人真事,都是自己小時候經歷的,熟悉曾贈導演的都知道,其個人畢業短片作品也是取材於自己的故事,更是獲了獎,不過這一次顯然失利了,整部短片都是聚焦於個人情感,沒有激烈的戲劇衝突,而這就像一段潛藏在腦海中的記憶,就像曾贈所說是自己必須要拍的,不管結果怎樣,所以最終這是一種自我的表達,並沒有讓更多人共情。

高出14票,擊敗曾贈,德格娜憑什麼?

反觀德格娜的短片《巴德瑪》,雖然表面看上去一片平靜,但是卻暗流湧動,極富生活氣息的講述,卻展現了宏大的關於生活、民族、文化的課題。

高出14票,擊敗曾贈,德格娜憑什麼?

作為蒙古族導演,德格娜很好地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傳統,作為影二代,德格娜的父母都是蒙古族導演,拍攝的大多數都是民族片,到了德格娜這裡依然是如此。

儘管德格娜脫離蒙古族已經很久,但是與生俱來的敏銳性,讓她能夠捕捉到民族電影的精髓。

在這部《巴德瑪》中聚焦了很多對矛盾,但是並不會讓人厭倦而感到生硬,因為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展現。

而這背後卻展現的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流行之間的碰撞。

影片的開頭巴德瑪與方勵的一段對話,揭開了全片的主題,當然也是伴隨著巴德瑪一天的癥結,中間巴德瑪前去和馬頭琴手探討,是又一次碰撞,最終在結尾處巴德瑪放棄了現代了所有的東西,而回歸到了本真的自我,展現出了長調的魅力。

首尾呼應,三段式的結構,看似簡單,但是中間又加入了更多生活化的東西,而每一處都是一次傳統與現代的碰撞,隱喻式的表達,讓這部短片不僅具有深度還有廣度。

高出14票,擊敗曾贈,德格娜憑什麼?

短片中不止一次展現廣袤的草原,不管是遠景,還是俯拍,在廣闊的景色中間,人永遠都置於中位,從機器轟鳴到歌聲嘹原,這是現代到傳統的轉換,唯有傳統的民族的才能穿透這廣袤的草原,不受時空的限制,這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在短片中間環節,有著駱駝受傷是否要淘汰的討論,另外還有景區開發帶來的牧場縮減,巴德瑪一家不得不買草的困擾,還有巴德瑪和老公之間的關係問題。

高出14票,擊敗曾贈,德格娜憑什麼?

對於駱駝受傷來說,困擾巴德瑪的是是否要淘汰,面對不同人得到的觀點是不同的,對於景區經營者來說是想要讓它淘汰,這是為了經濟利益,而對於醫生來說,是不要淘汰,這是從人道方面考慮,而對於巴德瑪的老公來說,是自我的代入,這隻受傷的駱駝就像他自己一樣,也是有著傷,處於被淘汰的邊緣,所以巴德瑪的老公就想盡辦法去挽留這隻駱駝。

從為妻子買皮衣到帶著駱駝出來練習走路,此時的駱駝和巴德瑪的老公已經合二為一,與此同時,這也在改善著巴德瑪夫妻二人的關係,從最後巴德瑪的那會心一笑就可以看出來。

高出14票,擊敗曾贈,德格娜憑什麼?

鏡頭方面,有著兩個視角,從人類看駱駝和從駱駝看人類,表現出了脫落那種對生存的渴望,想要被人類善待,在最後當巴德瑪的老公拿著錢遞給駱駝時,脫落的扭頭,更是一種高階的表達,動物的靈性在此刻被淋漓盡致地展現。

對於巴德瑪的老公來說,他看上去是一個酒鬼,腿還有點瘸,就像那個受傷的駱駝一樣,時刻被嫌棄著,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但是從行為上,可以看到他是一個善良之人,一個有故事之人,這背後必然有著道不盡的故事。

受傷的駱駝沒有被淘汰,但是也成為了巴德瑪夫妻的潤滑劑。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牧民的生活正在被現代旅遊業蠶食,從逐水草而居到不得不定居,不得不買草,他們的生活本身也是面臨著壓力和轉型。

而這些其實都是關乎淘汰的主題,背後也是現代與傳統的抗爭,在這不斷碰撞之下,一切關係都在發生著變化,當然短片展現出了巴德瑪自己的選擇,堅持原始的長調,留下駱駝,和老公好好生活,繼續逐水草而居。

高出14票,擊敗曾贈,德格娜憑什麼?

當然不可否認,這樣理想的背後還有著現實的殘酷,還是有著牧民要購買草,要淘汰駱駝,要適應現代文明,因為要生存要發展。

德格娜這一次跳脫出了上一次的束縛,完全打開了民族題材的境界,不再拘泥於個人情感,而是有著更為深度和廣度的探討,傳遞著對傳統文化的擔憂,有著對現代文明的對抗,當然又有著細膩的個人情感表達。

所以這部短片獲得了全場的誇讚,也最終擊敗了曾贈。